毛燏数着演示厅天花板上的声学扩散体。一百二十八个六边形凹槽,每个深度在3到5厘米之间精确变化。三天来,她和高野司几乎住在录音室里,完成了《不合拍的共振》的算法演示版本。此刻台下坐着回声音乐的高管和几位重要客户,空气中飘散着昂贵香水和皮革座椅混合的气味。
“接下来请欢迎我们的算法顾问毛燏博士,和音乐总监高野司先生。“项目负责人逢彦的声音在音响系统中回荡。
毛燏的手指在西装裙上轻轻敲击质数序列——2、3、5、7——这是她新的镇定机制。高野司站在她身旁,银发在舞台灯光下像一团冷火,左手对她做了个微小的手势:拇指和食指圈成“OK“,这是他们这两天开发的非语言信号,表示“我在这里“。
演示进行得异常顺利。毛燏的算法将高野司的音乐理念转化为可视化的声波干涉图案,屏幕上跳动的几何图形与音乐完美同步,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视听体验。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观众席爆发出真诚的掌声。
“太精彩了!“逢彦激动地上台,“这种将数学精确性与艺术直觉结合的方式,正是我们公司追求的方向。“
庆功宴设在公司顶楼的露天酒吧。毛燏站在角落,捧着一杯气泡水,看着人群中的高野司游刃有余地与客户交谈。两年时间让他学会了这种社交技能——得体的微笑,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流畅的商业措辞。但毛燏能看出他的疲惫——右肩比左肩低3毫米,眨眼频率比平时快每秒0.2次。
“你该去休息。“当高野司终于脱身来到她身边时,毛燏轻声说。
高野司摇摇头,银发扫过眉骨:“再坚持一小时。“他端起香槟喝了一大口,“你表现得很好。我都不知道你能做这么流畅的公开演讲。“
毛燏看向窗外的伦敦夜景:“只是把内容分解为可预测的模块。“她停顿了一下,“你教我的。“
高野司的眼睛亮了起来。两年前,正是他建议毛燏将社交场合当作由固定模块组成的系统来处理,而非不可预测的混沌。
“记得我们——“
“高野司先生!“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突然插入,“精彩的演示!我是环球音乐的阿瑞,有兴趣聊聊合作吗?“
高野司向毛燏投来抱歉的眼神,但不得不跟随那位制作人离开。接下来的半小时,毛燏看着他被各路业内人士包围,香槟一杯接一杯。他的银发在人群中时隐时现,像月光下的海浪。
“他不该喝那么多。“一个女声在毛燏身旁响起。是小安,高野司的老朋友,现在在回声音乐做录音师。
毛燏疑惑地看向她。
“酒精会干扰他的药物。“小安压低声音,“舍曲林,和你以前吃的一样。“
毛燏的手指猛地收紧,玻璃杯发出轻微的咔响。高野司在服用抗抑郁药?那个永远阳光灿烂的银发少年?
“你不知道?“小安惊讶地挑眉,“自从你们...那件事后,他情况很糟。有段时间甚至无法演出。“
毛燏的视线模糊了。她想起高野司手腕上那些伤疤,想起他说的“那时候太痛了“。她一直以为只有自己承受着分离的痛苦,从未想过...
酒吧中央突然响起钢琴声。高野司不知何时坐到了角落的三角钢琴前,脸颊因酒精泛着淡淡的粉色。他弹了几个和弦,然后对着麦克风说:“献给我最重要的合作者。“
熟悉的旋律流淌而出——《火龙果色的月亮》,他们共同创作的第一首完整歌曲,写于毛燏20岁生日前夕。高野司的嗓音比录音里更沙哑,带着微醺的颤抖,但情感更加赤裸:
“在火龙果色的月光下/
我的潮汐退去/
留下分形海岸线/
和一组不完美的和弦...“
毛燏的呼吸停滞了。这首歌承载了太多记忆——录音室的亲密,事后的崩溃,痛苦的分离。各种感官信息如潮水般涌来:香水味、谈话声、玻璃碰撞声...她的视野边缘开始发黑。
“抱歉。“她对小安挤出这句话,然后冲向出口。
伦敦的雨冰冷刺骨。毛燏站在办公楼外,大口呼吸着潮湿的空气。她没有带伞,雨水很快浸透了她的西装外套,头发贴在脸颊上像黑色的海藻。
“毛燏!“
高野司追了出来,银发迅速被雨水打湿。他的外套还留在酒吧,白衬衫很快变得透明,贴在瘦削的身体上。
“回去。“毛燏向后退了一步,“你的客户...“
“去他妈的客户。“高野司抓住她的手腕,“你为什么跑?“
毛燏试图挣脱,但他的手指像镣铐般牢固。两年积压的情绪突然决堤:“因为那首歌!因为...所有的一切!你为什么非要弹那首?为什么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过?“
高野司的灰色眼睛在雨中显得更深了:“我从未假装。是你一直在逃避。“
“我必须逃!“毛燏的声音嘶哑,“那晚之后...我意识到自己会成为你永远的负担。我的问题,我的怪癖,我的...“
“你的天才,你的诚实,你的独特。“高野司打断她,“我全都要。“
雨水顺着他们的脸庞流下,像无声的泪水。毛燏浑身发抖,不知是因为寒冷还是情绪过载:“你不明白...阿斯伯格不是浪漫的'超能力',是每天挣扎着理解别人轻而易举的事!抑郁症不是诗意的悲伤,是连起床都需要巨大努力的战争!“
“我知道。“高野司的声音突然柔软下来,“我读了二十七本相关书籍,记得吗?“他慢慢松开她的手腕,从裤子口袋掏出一个防水袋,“看看这个。“
袋子里是一本小笔记本,纸张已经泛黄卷边。毛燏翻开第一页,看到密密麻麻的笔记:
“阿斯伯格恋爱指南:
1.明确直接的沟通优于暗示
2.感官过载时需要安静空间
3.固定作息和计划能减少焦虑...“
每一页都记满了类似的要点,有些旁边还画着示意图。笔记本最后几页是药物记录——舍曲林50mg,服用时间、效果、副作用...全都详细记录。
“这两年...“高野司轻声说,“我一直在学习如何更好地爱你。不是改变你,而是理解你。“
毛燏的眼泪终于落下,与雨水混在一起。她想起高野司工作室里那本《神经 atypical恋爱关系指南》,想起他准备的无声工作环境,想起他精确切块的寿司...所有这些都不是巧合,而是精心准备的理解。
“我也...学习了很多。“她哽咽着从包里拿出自己的笔记本,“如何识别情感...如何表达需求...“
高野司接过笔记本,翻到某一页时突然停下。那里画着复杂的声波分析图,标题是《高野司的声音频率特征》。
“你...分析我的声音?“
毛燏点头,雨水滑过她的睫毛:“在伦敦的第一年...我太想念你的声音,就尝试用数学建模...“
高野司突然将她拉入怀中。他的心跳透过湿透的衬衫传来,快而有力。毛燏僵了一秒,然后慢慢放松,将脸贴在他的胸口。这个拥抱与两年前那个雨中的拥抱如此相似,却又如此不同——不再有犹豫和试探,只有全然的接纳。
“跟我回家。“高野司在她耳边说,“不是工作室,是家。“
---
高野司的公寓在肖尔迪奇区一栋老房子的顶层,装修简约但温馨。毛燏站在门口,惊讶地发现玄关放着两双拖鞋——一双蓝色,一双灰色。
“一直准备着。“高野司递给她毛巾,“希望有一天你能来。“
公寓里随处可见音乐的痕迹——吉他架、乐谱堆、墙上挂着的黑胶唱片。但最让毛燏震惊的是书房——整面墙的书架上摆满了心理学和神经科学著作,旁边是一块巨大的白板,上面写满了音乐与数学的转换公式。
“我的作战室。“高野司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有时候半夜想到什么,就爬起来写在这里。“
毛燏走近白板,手指轻触那些熟悉的笔迹。在某个角落,她发现了《火龙果色的月亮》的原始波形图,旁边是复杂的数学注释——她的笔迹。
“你留着这些...“
“我留着一切。“高野司打开抽屉,取出一个铁盒,“你抽过的每包荷花烟的锡纸,上面有你的数学涂鸦。你忘在我家的发绳。你喝咖啡时在杯垫上画的音符...“
毛燏的胸口发紧。这两年她以为自己在独自承受思念,而高野司却在一个个深夜,小心翼翼地保存着所有关于她的记忆碎片。
浴室传来水声。高野司在淋浴,毛燏坐在客厅钢琴前,手指轻轻放在琴键上。这是一架老式立式钢琴,和她第一次在高野司家弹的那架很像。她弹了几个音符,然后不由自主地开始演奏《频率不合拍》——她在伦敦写的那首未完成曲。
“你终于完成了它。“
毛燏回头,看到高野司站在浴室门口,头发还在滴水。他换了干净的T恤和运动裤,银发蓬松地卷曲着,像个大学生。
“刚刚完成的。“毛燏轻声说,“就在这里。“
高野司走到她身旁坐下,肩膀轻轻贴着她的:“再弹一次?“
这一次,高野司加入了简单的和弦伴奏。他们的手臂不时相触,体温透过衣料传递。曲子结束时,高野司的手指轻轻覆上毛燏的:“留下来。不是今晚,是...永远。“
毛燏看着他灰色的眼睛,那里盛满了小心翼翼的期待。她突然明白了,这两年高野司不仅在等她回来,更在努力成为一个能让她安心停留的人。
“我有条件。“她最终说。
高野司挑眉:“什么条件?“
“一、我需要独立的工作空间。二、不参加超过十五人的社交活动。三...“她停顿了一下,“我们要帮助更多像我这样的人。“
高野司的眼睛亮了起来:“比如...开个工作室?专门为神经多样性人群创作音乐疗法?“
毛燏微微睁大眼睛。这正是她最近在剑桥研究的课题——用特定频率的音乐缓解感官过载和焦虑。
“你偷看我的研究论文了?“
“不需要偷看。“高野司笑了,“我们一直这样,记得吗?不合拍却和谐。“
他慢慢靠近,这次毛燏没有退缩。他们的唇在钢琴前相遇,这个吻温柔而坚定,像一首终于找到正确和弦的旋律。
---
三个月后,黄厝海滩的礁石上,毛燏和高野司并肩坐着看日落。伦敦的项目结束后,他们决定回X市创办“干涉波工作室“——专门为神经多样性人群设计音乐疗法和辅助工具。
“第一首作品叫什么?“高野司问,手指轻轻把玩着毛燏的发梢。
“《阿斯伯格的海浪》完整版。“毛燏回答,“用我们当年的demo做基础。“
高野司点点头,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那这个呢?合适吗?“
盒子里是一对银质耳环,设计成声波干涉图案的形状。毛燏认出了那个特定波形——正是他们初遇那天,她在礁石上计算出的最佳声学频率。
“你记得...“
“每一个细节。“高野司帮她戴上耳环,“从你数浪花的样子,到你弹琴时皱眉的角度。“
毛燏轻轻碰触耳环,金属微凉的温度让她确信这不是梦境。夕阳将海面染成金红色,远处一艘渔船缓缓驶过地平线。
“回家吗?“高野司站起身,向她伸出手。
毛燏看着这个银发少年——曾经为她放弃演出,为她学习心理学,为她保留每一片记忆碎片的男孩。她的频率不合拍的爱人,她的干涉波。
“回家。“她握住他的手,从礁石上跳下来。
海浪拍打着岸边,留下一道道短暂的分形图案,很快又被新的浪潮覆盖。但在某个频率上,这些波纹永远定格,成为大海记忆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