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嘉靖皇帝眉毛一竖。
“皇上,依老臣看,今天正是元宵佳节,四方来朝,万民俱在,咱们不如将这些倭寇直接拉到午门来斩首示众,以示我大明朝之威!”严嵩大声道。
倭寇为害东南日久,让身为内阁首辅的严嵩颜面上十分无光!
这一回虽说大功劳是包悟来的,可推荐包悟来到浙江祭海的是他严嵩,在东南主持大局的是他严嵩的得意门生胡宗宪。
便是这两点,也足以使严嵩面上有光了。
身为首辅多年,严嵩自然知道在普通百姓的眼里是如何看自己的。
虽然他可以不在乎,但是好名声总比坏名声要好!
如今,只要将这些倭寇在万众瞩目之下斩首示众,这便是他身为内阁首辅的巨大功劳!
嘉靖皇帝眉头微皱。
在嘉靖皇帝的心里,对倭寇更加是恨之入骨。
他一直自比汉文帝,可是汉文帝当年也是有文有武,两手抓,两手都硬。
对于嘉靖皇帝来说,东南的倭寇便如同呼在他圣主脸上的一块牛屎,而如今,这块牛屎终于落到了他的手里。
只不过,今天嘉靖皇帝的心情不错,不想杀人……
“皇上,以我看,今天乃是元宵佳节,不宜见血啊!再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倭寇凶恶,这些年来,祸害我大明朝东南,血债累累,今日既然浙江献俘的人来了,不妨……”包大农眨了眨眼,看了看楼下熙熙攘攘的百姓们,继续道:“我倒是觉得,不妨直接让浙江来的押解队伍押解着那些倭寇,就在此处游街示众,一来叫天下的百姓们都看一看,即便强横如倭寇,只要犯了天子之怒,也是死路一条,这是长咱们大明朝人的志气,再让那些该死的倭寇看看我明朝是如何的物华天宝,让他们知道和我们大明朝对抗,根本就是死路一条!”包大农口若悬河道。
“不错不错,还是包小友的主意好!”嘉靖皇帝哈哈一笑。
今天的心情实在不错,便是嘉靖皇帝,也不想煞了今天的风景。这些倭寇如今已是案板上的肉,要打要杀,也不急在一时!
命令传了下去,而黄锦站在了城楼之上,尖着嗓子喊道:“倭寇凶顽,为祸东南,今日上赖皇上洪福,东南大胜,浙江捕获倭寇数百人押来京师献俘,今日奉皇上旨意,将这群顽徒游街示众,以示我大明朝天威赫赫,远不可犯!”
声音远远地传了出去,随着声音所到,人们顿时陷入了一片安静。
倭寇距离京师遥远,可是在民间的传说之中,那是无异于饿鬼一般的匪徒,据说极为凶恶。可是没有想到,身在京师,居然也能亲眼看到这些恶匪?
可见大明朝到底是天朝上国,不可侵犯啊!
在短暂的寂静之后,人群中爆发出欢呼之声!
嘉靖皇帝站了起来,来到城墙边,朝着狂热的百姓们举手示意。
这一刻,身为大明朝的皇帝,嘉靖深感荣幸,同时又感觉有一副重重的担子压在了自己身上。而台下的百姓们,也从来没有如此以身为大明朝的百姓而自豪。
在往常的岁月里,他们是百姓,是农夫,是商贾,要面对的官府,是地主,还有凶恶的衙役。
可是在这一刻,他们同时拥有了同一个身份和同一份荣誉。
那是身为大明朝国民的荣誉!
在万众瞩目之下,远处马蹄声特特响起,一只队伍出现在了大家的视线里。
当先一人一身戎装,身上铠甲鲜明,骑一匹高头大马,顾盼自雄,正是徐文长。
他的身后,跟随着一千名雄赳赳,气昂昂的明军士兵,这些士兵分为两列,肩扛长枪,目光坚定,跟在徐文长的背后。
而在这两排士兵的中间,是五百辆囚车,车里装着五百名凶神恶煞的倭寇。
街道两旁的百姓们瞪大了眼睛望着那囚车里的倭寇。
这些倭寇虽然衣衫褴褛,眼睛里却是露出道道凶光,四处扫视,让人不敢逼视。
“原来这就是残害东南多年的倭寇,果然都是些凶悍无比的亡命徒啊!”京师里的百姓们世代生长在天子脚下,什么时候见过这等凶悍的贼人。
直到这一刻,这些百姓们才真真切切地知道,在遥远的东南,有多少大明朝的热血男儿在疆场上奋力拼杀,与这等凶残的倭寇拼杀。
而最终,这胜利终于是属于大明朝,属于在场的每一个人!
“大明朝威武!”
“倭寇去死!”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的欢呼之声。
囚笼之中,以二泉春二郎和半天风为首的倭寇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恐惧的神色。
多少年来,这些倭寇纵横天下,视明军为无物,只以为自己乃是天下最精锐的武力。
可是这一路北来,路上经过无数的村庄田野,无数的通衢大府,这些倭寇终于明白,自己虽然可以逞凶一时,可是在大明朝这个庞然大物面前,不过是螳臂当车!
即便可以获得一时的胜利,也绝不可能最终获胜。
至于什么裂土分疆,自立为王,更加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旁的不说,便说这大明朝的都城京师,便是自己从来不曾见过的坚城。
更不用说单只这京师,只怕便抵得上倭国全国之人!
服了!彻底服了!
这一刻,不管是二泉春二郎还是半天风,以及一般的倭寇,全都感觉到内心里的绝望!
自己居然惹上了自己根本无法理解的力量!
刚才还目露凶光的倭寇们,在这一刻都低下了头颅。
人群中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如同巨大的波浪一般。随着欢呼声响起,人群中已经有人忍不住落泪了!
这个世界上并不太平,只不过是有人替自己抗下了所有!
“呼!”
一根白菜帮子飞了出来,落在了二泉春二郎的脸上,紧接着是一只烂苹果砸在了半天风的脸上。
整个广场之上,瞬间飞起了无数杂物,雨点一般的落在了倭寇们的头上脸上。
此时此刻,徐文长再也忍不住,两行清泪从他的脸颊上流了下来。
徐文长抬起头,看到了城头之上的嘉靖皇帝。
在嘉靖皇帝身后,是他朝思暮想的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