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看谁跑得快

加急文书再快,也很难追得上胡宗宪。

杭州城是整个浙江最重要的所在,如果丢了杭州城,天王老子来了也保不住自己脖子上这颗脑袋。

胡宗宪拎的很清,想的很明白,所以眼下最重要的,便是全力回援,保住杭州城。

在胡宗宪的催促下,整支队伍以最快的速度行军,目标只有一个,在倭寇集中兵力攻陷杭州城之前,赶到杭州城外。

如果可以赶到,内有坚城,外有援兵,说不定还可以打一个里应外合,将进犯的倭寇包围起来,打一个歼灭战。

只是……

行百里蹶上将军!

这道理胡宗宪不是不懂,胡宗宪放眼望去,前天出发时还精神饱满的明军主力,经过这两天不停歇的急行军,已经个个快到了强弩之末。

这样的部队,就算赶到杭州城下,又能发挥多少作用?

胡宗宪不敢想啊!

本来,不打无把握之仗是胡宗宪一直以来的原则,可是如今倭寇把刀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面,那是什么也顾不得了。

大军行进飞快,可还是有几处地方的加急文书送到了胡宗宪的手里。

胡宗宪坐在马上,打开文书,忍不住骂娘。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一支两百人左右的明军?

这到底是从什么地方蹦出来的?

整个浙江所有的能战之兵,全都在自己的麾下了,其余各地驻军,早就接到自己的命令,全部坚守不出,那么这二百人到底是哪跑出来的?除了徐文长和俞大猷手下的那些新兵,可是那些新兵怎么会跑到舟山方向去?又是怎么会出现在宁波城下?

更要命的是,根据快报,这支两百人的明军,分明是在逃命,而且在他们的身后,正有一支五六百人的倭寇追击而来。

而且更奇怪的是,这支倭寇一路之上没有烧杀抢掠,只是玩了命的跟在那支两百人的明军后不停追击,从海面上一直追击道宁波,然后一路直奔内陆而来,进军速度之快,追击意志之坚决,简直超乎想象。

这说明,倭寇是铁了心要将这支两百人的明军歼灭的。

可是问题来了,把这两百人放到整个浙江的大棋盘上来看,根本就无足轻重啊,为什么倭寇要如此不计代价的消灭这支队伍?

看来这一次,倭寇图谋甚大啊!

本来,既然有明军被倭寇追击,胡宗宪身为江浙总督,说什么也要派出兵力支援一下,可是如今,胡宗宪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而且这一支追击来的倭寇到底有什么图谋?是不是倭寇为了分散自己的兵力而故意布置的疑兵?

倭寇以几百兵力深入浙江腹地,这件事怎么看怎么不大寻常!

胡宗宪叹了口气,算了,保命要紧,先救援杭州城吧!

胡宗宪率领手下队伍拼命的赶往杭州城,要趁倭寇攻陷杭州城之前赶到。

与此同时,徐文长心里不住骂娘。

根据之前他对这次军事行动的了解,自己早就应该遇上明军主力才对。可是为啥自己跑了一上午,连个明军的影子也没遇到?

没办法,继续追吧,只要追上了明军主力,自己就算安全了。

在徐文长的身后,二泉春二郎和半天风也是沮丧的要命。

要投降实在是太难了,倭寇自来是以流动作战,行军迅速而闻名的,可是没想到啊,这次追明军,自己玩了老命了,可就是追不上啊!

即便如此,二泉春二郎和半天风都彻底想明白了,除了投降,自己绝无第二条出路,所以一路上,二泉春二郎和半天风两个极力约束手下倭寇,不得烧杀抢掠,见到明国的老百姓一定要温文有礼,临到分别时候还要送上礼物,好好打发,不然万一到了最后,自己进入明军大营投降,却因为民愤太大掉了脑袋,那可实在是太亏了。

不过,在二泉春二郎的心里,还存在着最后一丝不可对人名言的侥幸。

没错,自己是在所有倭寇头领面前屈膝跪地,投降了明军。

没错,自己召集的海贼大会的确是遭到了明军的突然打击,损失惨重。

可是一路行来,自己布置的另外两路奇兵,居然是半点消息也没有。

只要这两路奇兵依旧可以发挥作用,那么整个浙江,必然陷入大乱。

到时候自己也未必便没有机会。

所以如今,追要追,看要看,只有那两路奇兵的消息传来,才是最终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刻。

…………

与此同时,二泉春二郎所给予厚望的两路倭寇,终于出现在了俞大猷和鲁永顺的视线里。

独马关前,俞大猷在茂密的树林里睁大了眼睛。

虽说现在是大白天,可是一来连日阴雨,而来这山上树林茂密,光线实在不怎么好。

可是即便如此,俞大猷揉了揉眼睛,终于确认了自己眼前看到的一切。

独马关下,来了三个人。

这三个人虽说乔装打扮过,可是很明显就是胡乱穿的。

一人打扮成书生模样,背上却背着两捆柴。

另一人似乎是猎户模样,肩上却扛着一把倭刀。

第三个人打扮成和尚的样子,头顶却没有戒疤,手上还拎着一条狗腿。

“奶奶的诶,难道师祖真的显灵了?”俞大猷忍不住舔了舔嘴唇,回头看过去。

还好,这些新兵没别的优点,就是听话,全都鸦雀无声地大眼看小眼地盯着那几个奇形怪状的人。

“看来这是倭寇派出的斥候,在前面探路的!”

俞大猷眨眨眼,打了个手势,将之前招募来的那几个猎户叫到身边,指了指那三个倭寇的斥候。

“回禀大帅,没问题,只不过稍微有些远,最好再放近一点。”几个猎户低声道。

这几个猎户都是附近山里的好猎户,全都是一手好箭法。

“好,再等等,记住,这几个倭寇,一个也不许活着回去!”俞大猷低声交待完,便伏低了脑袋,以免被发现了痕迹。

那三个倭寇的斥候左看看,右看看,只见空山寂寂,毫无人迹,慢悠悠朝前走去,走了几步,却见一棵腐朽大树倒卧在山路的中间。

几个人皱了皱眉,叽里咕噜说了几句话,三个人一起弯腰,去搬动那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