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第二个锦囊

“胡大人有所不知,这些天是什么日子?是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啊!”包悟来给逼得没招了,简直要开始胡说八道了。

“老君这几日离了兜率宫,去赴王母娘娘的蟠桃盛宴去了,所以这些天里,贫道焚香祷告,却是得不到丝毫启示!”

包悟来一边说,一边流汗,一边偷偷看胡宗宪。

“包天师,下官十分佩服包天师的修为,只是有件事不得不说!”胡宗宪叹了口气,道:“包天师不在行伍,不知下官的难处,如今百姓们群情激昂,都想将倭寇一扫而光,如今总督衙门门口已经出现了揭帖,说什么包天师神机妙算,料敌机先,早已经成竹在胸,胜券在握,一早已经要我胡宗宪出兵,是我胡宗宪胆小怕死,不敢上阵打仗,所以那揭帖里提出要大家上万民书,向朝廷建议换了下官!”

胡宗宪叹了口气,继续道:“不是下官贪恋权位,只是如今咱们粮食也有了,船也有了,兵也有了,这数万军马,一举一动,耗费钱粮无数啊,如果咱们趁热打铁,进攻倭寇,自然是好的,若是推迟下去,一来冷了众多百姓的心,二来那一百八十万两白银用不了几个月,便要消耗殆尽,到时候咱们再想剿灭倭寇,难上加难啊!”

“这个……这个,胡大人说的有理!”包悟来脑门子上汗珠子下来了。

后悔啊!

修道修了这么多年,长生没见,连一个急性子也没修明白。

当初自己就该牙一咬,脚一跺,冒险离开杭州!

念头及此,又想到了传说中的忍者,顿时觉得自己还是挺聪明的。

“以下官看,能不能请包天师再写一道青词,向皇天上帝、太上老君解释明白,请满天神佛通融通融?!”胡宗宪说什么也想不到,自己这辈子居然有一天走后门走到了太上老君的头上。

“呃,既然胡大人如此说,贫道少不得再起一坛斋醮!”包悟来擦了擦脑门子上的汗珠子,送走了胡宗宪,回到了内室。

“天哪,我这是做的什么孽啊!好好的留在京师里不香吗?干嘛好么样的来蹚这趟浑水,如今当真是骑虎难下,进退两难啊!”

“师公,您这是怎么了?”徐文长一身大汗从外面跑了进来,最近,他是全身心投入到了新兵的训练当中。

当年,他曾经在胡宗宪的幕府里担任幕僚,与戚继光等人都是认得的,戚继光等人的练兵之法,他也多少知道一些,再说他与俞大猷两个是师兄弟,俞大猷听说徐文长编练新军,二话不说,调了几百名老兵来给他帮忙。

“你这厮好没良心!”包悟来正郁闷着呢,见徐文长这一副兴冲冲的模样,多时火不打一处来。

“你家师公困守于此,你这厮却每日里往外跑,看我不打死了你!”包悟来寻了根树枝来打徐文长。

“师公莫气!”徐文长笑嘻嘻躲过,笑道:“师公的心思徒孙知道,本来应该早些来见师公,只是这些日子实在太忙!”

凑上前去,道:“师公莫不是为了祭地的事情犯愁?难道忘了恩师还有锦囊在吗?”

“诶呀,怎么将这事忘记了!”包悟来大喜,连忙出了房门,左右看看无人,这次回到房间里,关了房门,低声道:“乖徒孙,不是你险些忘了还有这事,赶紧拿出来我看!”

徐文长从怀里掏出剩下的两个锦囊来,看明白顺序,拿出第二个递给包悟来。

包悟来兴冲冲打开,看了片刻,皱眉道:“和上次倒也差不多,只不过怕是我儿喝多了,他爹我又不会分身术!”

徐文长凑了过去,仔细看了两眼,也是一愣。

原来那锦囊之上话语不多,分别写了三个时间,配了三个地点。

看时间,很近!

看地点,很远!

也就是说,就算包悟来是飞毛腿,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跑遍这三个地方。

更何况,这其中的一处地点居然是在海里,那是一个名叫桃花岛的小岛。

徐文长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这事很奇怪啊!

大明海禁已经很多年了,那等荒僻小岛上根本早已无人居住,而且根据徐文长所知,从宁波出发,要横渡大海,才能到达那个小岛之上,可是距离桃花岛不远的舟山岛上,便是海上倭寇的老巢,要想神不知鬼不觉地到达桃花岛,根本就不可能!

再说,如果恩师的意思是让师公去桃花岛上作法,也未免太危险了些!

徐文长将那锦囊反过来调过去仔细看了半晌,却再也没发现只言片语。

“徒孙,这是何意啊!”包悟来挠着脑袋问道。

上次的经历实在是太过恐怖,可那好歹是在上虞城下,这一回难不成要渡海到倭寇的老巢里去?

想到这里,包悟来浑身打了个寒战。

“依我看!”徐文长沉吟了半晌,道:“徒孙也参详不明白了!”

“呸,要你说这废话!”包悟来鼻子差点没气歪了。

“不过师公你看!”

徐文长指着那几处小字给包悟来看,包悟来瞪着眼睛仔细看,只见那几行小字旁边都有一道墨条,似乎是一把小刀的样子。

“这个?”

“恩师上次的锦囊里写的明明白白,让恩师去覆卮山下祭天,可是这锦囊里虽然有三个地点,却没有祭地的字样,再加上旁边的这几把小刀,所以徒孙是觉得,恩师的意思是要在这三处用兵!”

“嗯,到底是状元,说的有理!”包悟来不由得眉开眼笑。

“徒孙才疏学浅,只能参详到这种地步,再说要调动兵力,必然绕不开胡大人,不如师公就拿这些东西去给胡大人看看,看他到底有什么想法!”

“如此甚好!”包悟来松了口气,虽说这结果远谈不上完美,但是好歹可以交差了。

天意从来高难问!

太上老君就是这么告诉贫道的,而且拒绝多说,我贫道能有什么法子?

你们谁对太上老君不满,不妨自己去问!

胡宗宪去的不远,得到消息立刻跑了来。

包悟来叫人奉茶来,先优哉游哉地喝了两口,才道:“适才胡大人去后,老道正要起坛作法,突然一阵倦意袭来,不由得靠在书桌上小憩了片刻,哪想到一觉醒来,身边便多了这张纸!”

说完,包悟来将手上那张纸递给了胡宗宪。

“想必这就是天意吧!”包悟来背负双手,站了起来,在客厅里来回踱了几步,叹道:“胡大人,以老道所见,这三处定然是十分紧要的所在,若按此用兵,定不会错!”

胡宗宪仔仔细细看了看这三处地方,忍不住皱起眉头来。

胡宗宪看了一眼徐文长。

徐文长很心虚!

那三个地方他都知道,除了桃花岛和倭寇沾点边之外,其余两处,要么在深山老林之中,要么就是远在倭寇势力范围之外,虽说不能百分百确定,可是这两处出现倭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包天师,您可知道这几处地点?”胡宗宪试探着问道。

“不知道,从来没听说过!”

“您可知道这三处地点会发生什么?”

“不知道啊?老君也没和我说啊!”包悟来一推六二五。

“那么包天师的意思是……”

这次包悟来不说话了,直接摇头。

“这特么是标准的一问三不知啊!”胡宗宪也有些郁闷了。

之前他根本看不上包悟来这等人,可是自从上次覆卮山下的事情后,尤其是 经历了杭州城里所发生的一切后,胡宗宪心里还真有些拿不准。

可是看了包悟来现在的模样,胡宗宪彻底丧失了从包悟来这得到上天启示的希望了。

不过!

胡宗宪的眼睛扫过那张纸,突然明白了。

这三处地点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和倭寇离得很远很远,所以……

看来这是包天师给自己选的祭地的地点啊!

只有这样的地点才最安全。

这三处地点里,离倭寇最近的也不过是桃花岛。

本来桃花岛上的倭寇不少,可自从前任杭州巡抚张经率部攻占了双屿港并用大木土方堵塞了双屿港后,舟山在倭寇走私贸易中的地位就一落千丈,连舟山本岛上的倭寇也很少了,更不要说桃花岛!

现在整个浙江,闹倭寇最严重的便是台州。

而这三处地点都离台州很远。

胡宗宪眼珠一转,笑道:“下官明白了,天师的意思是,这三处祭地都是极好的,不过以下官所见,桃花岛荒僻不堪,孤悬海外,交通多有不便,再说此处地在海外,那绝非厚土之地,用来祭海,倒也勉强,若说祭地,有些不大合适!不如包天师在其他两处选择一处,到时本官一定认真准备,加派人手,保护包天师的周全。”

“胡大人误会了!”包悟来赶紧摆手道:“胡大人不见这地图上三把小刀吗?这意思再明白不过了,此三处乃是本次用兵的地点所在啊!”

包悟来眼珠一转,笑道:“说到祭地,贫道这几日来日观天象,夜观星辰,发现杭州城内得天独厚,实在是祭地最好的去处,而这杭州城里最佳之地嘛,便是在这总督府内!”

“什么!”

胡宗宪心里忍不住骂娘啊,你这哪是什么天师啊,分明是个天字第一号的大滑头!

你怕出去祭地危险,所以就直接指定在我这总督府里,谅那倭寇本领再大,也不敢冲进我这总督府里来行凶!

只不过包悟来所说的这三处……

胡宗宪满脸求援的神色看向徐文长,却见徐文长两眼望天,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文长你学坏了啊!”胡宗宪心里暗自念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