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地中间那个微微隆起的小山包上,胡宗宪顶盔掼甲,罩袍束带。
“大帅,请离开此处!”手下五六员裨将跪地哀求道:“大帅乃是万金之躯,岂可轻易犯险?此处太过显眼,还请大帅回到营帐之中指挥作战!”
“不必多言!”
胡宗宪站起身来,此处距离两军交战之处不足一里地,胡宗宪甚至能看到对面冲来的倭寇脸上穷凶极恶的表情。
“这一战若是胜了,倭寇岂能动我分毫?此战若是败了,我便躲在营帐之中又能如何?”胡宗宪手指前方浴血拼杀的将士,大声道:“我就是要让前线的将士知道,我胡宗宪就在此处,我大明朝虽然广大无边,你我却再也没有可退之处!你们若是担心我的安危,便上前去好好杀敌!”
“是!”
几名裨将眼含热泪。
“来!跟我冲!”一名裨将手舞大锤,率领几名亲兵直冲而上。
本来已经不堪重负的防线在生力军的帮助下终于恢复了稳定。
“兄弟们,大明朝虽大,你我再无可退之处,我们身后就是胡大帅!”那名裨将真臂高呼。
“死战不退!”
四面边声连角起!
一声接一声的呐喊在黑夜之中来回传荡,便是这几千人的喊杀声也掩盖不住。
胡宗宪面无表情,缓缓坐倒,望着眼前这激烈的战事。
“完了,全完了!十年之功,毁于一旦!”胡宗宪面如平湖,心中却是狂澜既起!
今天的事情将会被记载进大明朝的历史,不过当然不是作为光彩的历史。
东南的局势,从今天开始就要彻底崩坏了!
今天的胜负,在久经战阵的胡宗宪眼里已经没有任何悬念。
大明朝在浙江的军队十倍于倭寇,从表面上来看无疑占据绝对的优势。
可是只有胡宗宪自己知道,这些部队里大多是卫所兵,经过一两百年的和平时光,卫所兵已然变成了军官们的家奴,卫所所掌握的土地已经成了军官们的私产!军册上的一个个名字不过是一个个冒领军饷的假名字,实则根本没有那么多人。
而且浙江一省之地,极是广大,每一处都需要分兵驻守,如此一来,每一地的兵力就极为有限。
那些饱受卫所军官敲诈的卫所兵吃不饱,穿不暖,平时缺乏训练,又无必胜之心,一旦上阵,想的第一件事便是如何保命。
而倭寇则不同,他们不但武器精良,武艺高超,更重要的是,他们深入大明朝东南沿海,不需要辎重,全靠劫掠补充给养,不但如此,每一次入寇,每一个倭寇都会抢到大量的金银财宝,正是为此,这些倭寇战斗力极强,求战之心极盛。
直到戚继光和俞大猷二人编练新军后,大明军队在东南面对倭寇时,才一扫颓势。
可是如今,俞大猷所率领的精锐被围困在对面,眼看也是凶多吉少!
胡宗宪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本来他率部来的路上,还存着一点希望,希望俞大猷所部坚持住,等待自己的救援。
可是他一到此处便已经发现,这根本就是一个圈套。
如果倭寇只是单纯的想消灭俞大猷所率骑兵,早就已经得手。
而倭寇之所以要等自己的援兵到了从一起动手,为的就是以俞大猷为诱饵,引诱援军上钩。
而这就更让胡宗宪忧虑。
以前东南的倭寇便十分猖獗,但是一直不能算是大明朝的心腹大患。
原因很简单,倭寇求财,凡是上岸的倭寇,目的就是为了劫掠财富,每次大肆劫掠之后,便退回海外去了。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无论是攻城还是野战,倭寇的目的便只有这一个。
可是这一次!
完全不同了,倭寇居然设下了圈套,主动引诱明军决战!
胡宗宪的眼睛眯了起来。
此时此刻,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阵地前火光照耀,两军阵前拼杀!
倭寇在此处围点打援,以逸待劳。
而自己所率领的一千多名骑兵却是长途跋涉,劳顿不堪。
防御明军所组成的阵地,随着倭寇的进攻越来越小。
…………
在距离胡宗宪不远的另一个包围圈里,俞大猷手持双刀,浴血拼杀!
一名倭寇挥舞大太刀冲杀而来,当者无不披靡。
俞大猷挥刀而上,一步买出,便见当空一道红光劈头斩来。
俞大猷心中一惊,心知这大太刀刀大力沉,只能闪避,不能硬挡,身子一闪,让开这大太刀,左手刀挺刀便刺,那使太刀的倭寇知道遇到了高手,手中大太刀调转不及,只好退后两步。
俞大猷身随刀上,右手刀挥向那倭寇的面门。
你倭寇怪叫一声,弃了手中太刀,一个倒纵,退后两步。
俞大猷得理不饶人,双刀盘旋,当头罩向那倭寇。
这一招雪花盖顶乃是俞大猷的得意之作,眼见这双刀之下便又要多一条恶鬼。
突然俞大猷只觉身子一软,忍不住打了个趔趄,刀便偏了,那倭寇大叫一声,一只胳膊被砍了下来。
那倭寇心胆俱裂,怪叫着逃走。
俞大猷手拄战刀,不住喘息。
来的时候太匆忙,没有携带军粮,被围在此处已经将近一日夜,大战小战便不曾停过,便是铁打的汉子也顶不住了!
俞大猷口中呼哧呼哧直喘,血红的眼珠望向胡宗宪所在的方向。
万死啊!
俞大猷心中悔恨万分。
身为军人,不该为了一己私利而违抗军令,如果当初不是自己为了就师公包悟来而改变了行军路线,就不会遭到包围。
如果不是自己被包围,胡大帅就不会率兵来救一起深陷包围。
今日之事看来绝难善了!
可是自己不但连累了胡大帅,却连自己的师公也没有救出来!
师公啊师公,您老人家不是我大明朝的天师吗?在诸多传说之中,您老人家可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的神仙,是可以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神仙啊!
可是您怎么就成了倭寇的俘虏了呢!
您的本事呢?徒孙现在需要您啊,我大明朝需要您啊,东南半壁的百姓也一样需要您啊!
“包天师,您显灵吧!”俞大猷忍不住大声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