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我的朋友,也就是当今圣上,不忍心白用我这个穷人的钱,所以愿意支付一点小小的利息!”包大农嘿嘿一笑道:“其实不多,真的,一点也不多,只有百分之六而已!”
他看着瞠目结舌的一众大人物,笑道:“大家可以想一想,今年皇上跟我借两百万两银子,年息百分之五,也就是说到了明年这个时候,只要还给我二百一十二万两就可以了!而且大家再想想,现在东南战事吃紧,若是不追加钱粮,若是给倭寇缓过神来,到时候明年不知要多花多少银子,而且倭寇肆虐东南,搞的百业荒废,民不聊生,便是少收上来的税,只怕也不止十二万两!更不要说万一蒙古人趁着冬天打了进来,不知要死多少人啊!”
严嵩沉闷半晌,又抬头看了看徐阶。
徐阶叹了口气,看了一眼嘉靖皇帝。
这事不是不行,只不过一则有损皇上体面,二来徐阶担心此例一开,只怕日后会酿成大祸啊!何况这二百万两白银不是小数目,即便今天借了解了燃眉之急,到了明年可是要还的,若说还不上,这事只怕便要十分难看!
“皇上!”
严嵩和徐阶一起道。
这事可是大事,除了皇上谁敢拿主意?
“包小友,看来诸位大臣还有疑虑,你不妨再仔细说说!”嘉靖皇帝心里美滋滋的,如果今天这事成了,自己的日子就好过了,不但窟窿补上了,连自己的朝天观和今年的花灯会都有了着落,而且自己那三十万两的内帑也省了。
“皇上,各位大臣的想法虽然没说出来,但是我都明白,各位大人有疑虑也很正常,所以各位大人不妨听我说!我借给皇上二百万两白银,若是明年朝廷岁入不错,将这二百万两白银加上十二万的利息连本带利还给了我,那自然是再好不过!可如果明年朝廷有事,又想用银子,一时拿不出来,我做朋友的,自然要够朋友,若是追着皇上要债,那可成了什么样子?岂不是太没体面!”
包大农踱了两步,缓缓道:“若是皇上还不上,那可也没什么,只要到了每年这个时候,给我十二万两的利息即可,这本金么,什么时候有钱什么时候还也就是了!”
“什么!”
这话一说出来,所有人都是一副开眼看到了新世界的表情。
不得不说,这种想法实在是太过惊世骇俗!
只要每年拿出六万两银子,就可以借到一百万两银子来救急!
大明朝太仓银的岁入,每年有三百万两!
以此计算,就足以借到五千万两白银!
更不要说,大明朝的岁入大部分都是以粮食的形式上交来的,如果折合成银两的话,大明朝的岁入可以达到两千万两!
若是如此计算的话,就可以借到三万万两数量的白银!
户部尚书的眼睛都直了!
本来大明朝的户部穷得底掉,每年最愁的就是钱从哪来!
户部尚书突然感觉自己是一个拿着金饭碗要饭的乞丐,手里拿着金钥匙,可偏偏不知怎么用!
只不过,宦海沉浮这么多年,户部尚书也明白,这钱没有这么好拿,所以如果可以,自己宁可做一个安静数钱的美男子,至于其余的,交给旁人就好。
想到这,户部尚书的心平静了下来,低眉顺眼,闭目养神,又是一副波澜不惊,稳坐钓鱼台的模样。
“只要皇上一句话!”包大农回过头来,看着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闭目思忖。
昨天包大农说的很明白,这钱分作好几部分,其中有自己的一份!
好事啊!
不但可以解决自己的燃眉之急,而且还可以给自己的内库里增加一笔不小的收入。
“朕觉得可以!”嘉靖皇帝一副勉为其难的样子,点头道:“朕身为九五之尊,居然要出面借钱,实在是汗颜啊,只不过为了江山社稷,朕也顾不了这么多了,毕竟河南河北的百姓还在嗷嗷待哺,东南的冰雪饱受倭寇蹂躏,北边的边城要塞也太久没有整修了,将士们苦啊,今年天寒地冻,要多准备棉衣粮食!”
“准了!”嘉靖皇帝大手一挥,道:“这事便交给包小友全权处置,一个月之内,朕要看到二百万两白银纳入户部的银库!”
“没问题!”包大农的眉毛都快飞了!
无论何年何月,干啥也没有干高利贷赚钱啊!
何况自己投资的绝对是优质资产,没有半点风险。
“两百万两?你有两百万两?”徐阶不信!
这两百万两白银毕竟不是小事,要想在一个月拿出来,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小意思,小意思!”包大农哈哈一笑,转过身来,对着在场的众人道:“各位大人,我知道各位大人都已经好几个月没拿到俸禄了,都穷的很,可是乞丐也有三个富亲戚不是?我这也是为了皇上分忧啊,所以请各位大人帮个忙,回去遇到那有钱的亲戚都打声招呼,只要有钱,都可以来找我包大农,借钱给我,绝对不会亏待大家。就说我包大农这出售的是不记名的契约!只认契约不认人,明年这个时候,只要有人拿着契约来找我,勘验清楚,便支付利息!”
说完,包大农退到了一边。
大家伙的心态都有些不一样了!
为官这么多年,大家谁没点家底啊!
人说十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在场的各位虽然都还算清廉,可是谁家过年不吃饺子,谁家没个几十万两的银子?
这些钱,说出去难听,放在家里难看,搬来搬去麻烦!
大明朝不是没有银号,可是那些银号,要存钱进去,每年还要给银号保管费!
如果真如同包大农所说,借钱给包大农,再由包大农借给朝廷,每年有六个点的利息!
那也就是说,只要自己拿出十万两银子借给朝廷,每年就有六千两的银子入账,如果再加上省掉的银号保管费,每年就有七八千两的进账啊!
至于这本钱!
大家都是聪明人,顿时就想明白了!
要什么本钱,要什么自行车?
最好朝廷永远还不上这笔钱,那也就是说,只要二十年,不但连本带利的都回来了,而且永生永世,每年都有银子拿!
一瞬间,大家都打定了主意,要借钱给包大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