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历史垃圾堆中的宝藏

“不过,印象中那人好像说过,这东西能吃,好种,本来弟子是个医者,于这种地的事情一窍不通,也没当做一回事,今天恩师说起来,才想起有这么一回事!”李时珍絮絮叨叨,没完没了。

其实包大农一个字都没听到。

此时此刻,他的眼里只有这一块——红薯!

这!这真的是红薯啊!

包大农低下头,仔细看着这一小块的红薯。

外观还算完整,因为一直保存完好,除了有些干瘪之外没其他的毛病。

只不过不知道过了多久,还能不能发芽!

包大农简直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

红薯,绝对是改变历史的作物。

尤其对于中国来说,红薯这种作物的出现,对于整个中国来说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

自古以来,汉人就面临这北方游牧民族的巨大威胁,北方的游牧民族一个接一个的从不知名的角落中冒出来,不断南下侵袭中原王朝。

中原王朝虽然在强盛之时可以打败游牧民族,可是在历史上绝大多数时间里,只能进行痛苦的拉锯战。

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广大北方气候寒冷,农作物产量太低,当地的粮食产出难以支撑庞大的军队长期作战。而从后方远途跋涉运送军粮,在古代交通落后的现实下,性价比极低。往往一百斤粮食运到前线,除去路上损失和运粮队消耗的,也不过剩下二三十斤。

这种情况不但出现在中国北方,便是在中国南方也是一样。

当年秦始皇便设立了桂林郡和象郡,统治区域一直延伸到了中南半岛中部,然而始终无法稳固立足。

云贵之间多土司,中原王朝对于云贵的征服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可最终败给了过长的补给线和贫瘠的土地。

便是伏波将军马援这样的名将,也无法稳固立足。

可是,只要有了番薯就不一样了,有了番薯,就省却了长途运输军粮的痛苦,只要有地,不管是平地还是山地,这货都照长不误!

作为最会种地种菜的汉人,只要有一块足够大的,适合耕种的土地,汉人就会如同这番薯一般生根发芽,蔓延开来。

历史上,也正是因为有了番薯和土豆的出现,中国的人口才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

也正是随着番薯的出现,中国西南边疆便牢牢掌握在了中原王朝手中。

可以说,此刻包大农手里放着的不是一株植物,而是整个民族的希望!

番薯不但产量极高,是稻谷的十几二十倍,更为重要的是,这货根本对生存条件就不挑剔,简直是落地生根,不要说原来早已被开发的耕地,便是原来那些根本不可以用作耕种的山地,也一样照长不误,而且收成相当不错!

只要有了番薯,原来根本不适合耕种的土地都可以开发利用起来,原来难以坚守的边关再也不用担心粮食的补给。

只要有了番薯,这种产量高而又皮实的农作物,大明朝就有了希望!

“好徒儿!”包大农激动的不行,一把抱住了李时珍,在李时珍满脸仓皇的表情中狠狠在他脸颊上亲吻了一下。

“不好,完了!难道恩师之所以要资助我,是觊觎我的美色?”李时珍一脸的生无可恋,虽然现在是大明朝,风气开通的很,好多有钱的读书人除了娇妻美婢,还要养几个书童来赶赶时髦,可是李时珍却绝非此道中人。

“恩师,你……”

李时珍眼中满是恐惧,不过好在,恩师似乎没有其他的举动,看起来恩师似乎只是太高兴了!

李时珍心里安慰着自己,但还是忍不住后退了两步。

还是保持一定安全距离比较好啊!

包大农拿过蜡烛,举了起来,仔细观看。

越看便越是高兴,这一包东西虽然不大,可是其中不但有番薯,居然还有几粒葵花籽、南瓜子,还有两块长的如同生姜一般的根茎,一时半会却还看不出来是什么东西。

“徒儿,这些东西,能送给为师吗?”包大农转过头来,朝着李时珍一个劲地抛媚眼。

“呃,恩师!”李时珍不由自主又退后了两步,愕然点头。

“不就是几颗种子吗?至于吗?”李时珍心里冒出了几个问号。

“恩师!”李时珍挠挠脑袋道:“弟子有些想起来了,当初我救了那娃儿之后,他爹为了感谢我,松了一大袋这东西给弟子,弟子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不肯要,后来盛情难却,这才收下了这么一小个,不过当时,那外藩人还煮了一锅请弟子吃,弟子觉得,这东西的味道虽也还算甜糯,然而远不如大米白面来的口感好,而且米面可以有各种吃法,这东西却不是蒸便是煮,吃个一两顿还行,若是天天吃,只怕不好!”

他红了脸扭捏了半天道:“据自己亲自试吃的结果,这东西吃多了会烧心,而且……而且屁很多!”

“屁多好啊,屁多通窍啊!”包大农哈哈一笑,看了李时珍一眼,李时珍顿时觉得多年的痔疮好像在隐隐作痛。

“屁多?屁大点事算得了什么!”包大农哈哈一笑,将那包东西毫不客气地揣进怀里,口中唱着:“地瓜娃,地瓜娃,一棵藤上七个瓜!”蹦蹦跳跳就走。

“恩师这是怎么了?”李时珍在后面远远地跟着,始终不敢靠的太近。

回到包家,牛五鼻青脸肿的早等着了,见到包大农,笑的如同一朵被大象踩过三五十脚的狗尾巴花一样。

“怎么样啊?”包大农今天心情相当好。

“回公子爷,公子爷真是料事如神啊!”牛五一副衷心钦佩的样子道:“小人回家后躺了不到一天,那郭弘经就找上门来了,左右试探,旁敲侧击,小人谨记公子爷的教诲,就是啥也不说,后来这厮急了,扔下了五百两银子给小人!小人这才按照公子爷的吩咐,将那些言语告诉了他,果然他听了喜形于色,高高兴兴去了!”

包大农嘿嘿一笑,道:“这厮回去必然要告诉陶仲文,陶仲文那老狐狸不傻,只不过这次为了打垮我包家,心太急了而已,再过个十几天,我看他怎么哭!”

说罢转身回房,将怀里的种子锁进了箱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