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只牛油大蜡将整个房间照的透亮,两张书桌上,徐文长和归有光正自埋头苦读。
两个人谁也不抬头,只是一味读书。
本来,科场乃是二人一生的伤心之处、遗恨之所,纵有文名满天下,少了科场扬名,便如同青楼花魁,美则美矣,见人却始终羞羞答答的。
可如今被恩师所逼迫,又要踏如科场,两人埋藏在心中多年的最后一丝希望和残存的斗志又一次迸发了出来。
胡子已经一大把了!
潇洒已经大半生!
若是这次与那些年轻的娃儿们一起参加科考,却又落榜,这面子可往哪里放?
包大农拄着棍子,在门外盯梢。
眼见自己的两个呆头学生倒也认真,老怀甚慰啊!
这种在门外盯梢的感觉,让包大农找到了当年班主任的快感。
随手拎了把椅子在门口坐下,仰望天上星辰。
星星好多啊!
一颗,两颗,三颗……
迷迷糊糊之间,包大农只觉脸上一阵凉意袭来,猛地睁眼,只见满天星斗早已不见,月亮也不知哪去了,天空中淅淅沥沥下起一阵小雨来。
包大农回头望去,见徐文长归有光两个犹自苦读不休,无比欣慰的点了点头。
“咔嚓!”突然之间,一道闪电划过夜空,半空中爆发出一阵巨响。
远处雷地相接处,爆出一个巨大的火球。
过不多久,只见远远一阵火光冲天。
瞧方向,好像正是紫禁城的所在。
雷击?
包大农喃喃道,突然想起来了,紫禁城作为明清两朝的皇城,曾经数次毁于雷击,光是在明朝,就有两三次之多!
紫禁城的大火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明朝的国运。
嘉靖朝一次紫禁城大火,不仅烧毁了前三殿,还顺带将奉天门、文武楼、午门烧了个精光。
到了后来的万历年间,雷火引发的紫禁城大火,更是不但烧毁了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连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也一并报销。
为了重修紫禁城,本已经不富裕的明王朝国库更加空虚,无奈之下,只好加派赋税,最后引发了明朝末年的民变。
而此刻,紫禁城方向的大火眼看着烧了起来。
…………
同时,在紫禁城中,巨大的雷声惊醒了沉睡中的人们。
“什么事?到底怎么了?”
西苑之中,嘉靖皇帝推开窗户,望着远处的火光面目阴沉!
“启禀主子万岁爷,刚才发生了雷击,天火击中了一间库房,好在那库房离大殿很远,现在宫里的奴婢们已经在扑救了,想来问题不大!”
司礼监秉笔太监陈洪衣冠不整,连鞋也只穿了一只,慌忙禀报道。
“去吧!”
嘉靖帝满脸疲惫的挥挥手,遣退了陈洪,一个人颓然坐倒。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他这些年来,斋醮做了无数,青词写了无数,对道观的赏赐无数,为的是什么?便是希望获得上天的垂青,希望国家昌盛,国泰民安,希望自己永得长生!
可是,上天却为什么要降下雷火,别处不去,偏偏击中在紫禁城中?
难道是我对上天的诚意还不够吗?
“来人!来人!”嘉靖帝声嘶力竭地吼叫着:“去,告诉陶仲文和蓝神仙,召集京师中得道的高人,斋醮,罗天大醮!向皇天上帝祈福!”
…………
城南陶仲文的大宅中,陶仲文在两个小丫鬟的搀扶下,颤巍巍起身。
“什么?又着火了?”陶仲文年纪大了,面无表情,喃喃道:“劫数啊,劫数啊!”
旁边是他的儿子陶世同,也是满面忧虑道:“可不是吗,这几年的雷特别多啊!”
父子二人对视了一眼,都是齐齐叹了口气。
陶仲文位极人臣,可是每次有这种事发生,他就很忧虑!
他陶家之所以满门朱紫,为的是什么?便是当今天子的眷顾,当今天子之所以眷顾他们陶家,便是因为觉得他们陶家可以预测祸福,动感上天!
当年雁门关内守军抓住了一名叫做王三的探子,嘉靖皇帝认为这是陶仲文向上天祈祷祷告的结果,直接加授陶仲文为少师,同时仍兼少傅、少保。
一人领三孤,终明朝之世,再无第二人。
“真是个好时候啊!”陶仲文喃喃道,旁人不懂他的意思,只有他自己懂。
自己做了一辈子的道士,雁门关的那个倒霉蛋王三,自己压根就不认识,连做梦也没想过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王三。
而且这王三的落网居然是自己的功劳。
陶仲文记得很清楚,那天他向上天祷告之时,侍女来叫,说他刚娶过门的第五个小妾叫他过去。
那时他的年纪还没这么大,精力还很旺盛!
那天他与小妾喝了三壶酒,折腾了四五回,没几天,消息传来,说雁门关抓住了个间谍。
好事啊!当时陶仲文就是这么想的,可是万万没想到啊,居然还有我陶仲文的功劳?
做道士好啊!
贪天之力以为己功!那些个读书人,寒窗苦读十余年,科场高中才能出仕做官。
可宦海沉浮,哪有那么轻松?
不要说入阁,便是各部的堂官,也很难啊!
可是我陶仲文一切都有了!
可是,居然打雷了,起火了。
若是皇上问起来,我该怎么说呢?
说这是皇天上帝的警告?
警告什么呢?似当今皇上这般崇信道法还要警告?有些说不过去啊!
再说当今皇上的性子,又有谁摸得准?
前几年京师大旱,皇上问为什么一直不下雨。
先是阴阳失调,后是朝廷里有坏人,最后一直扯到监狱里有冤狱,才拖到了下雨。
可能那些监狱里的死囚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突然之间会被特赦吧?
人生就是这样诡异!
如果不出预料,明天一早,皇上就会派人来问!
虽说这事不是第一遭了,可老法子用多了就不新鲜了!
陶仲文仰头仰望,头顶乌云滚滚!
难啊!
想骗个人,推陈出新也是很难的。
就在这个时候,门口急匆匆的脚步响起。
“老神仙!”门口的小道士毕恭毕敬地道:“宫里传出消息来,明个起,要咱们召集京城之中的道长们,斋醮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