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启德的日常

深秋已过,初冬的寒意悄然渗透进新云海市的每个角落。启德高中的校园里,高大的梧桐树落尽了最后一片枯叶,光秃的枝桠指向灰蒙蒙的天空。但高三的教学楼内,空气却仿佛被无形的压力炉炙烤着,焦灼、紧张,弥漫着期末考试逼近的气息。

第一学期的尾声,如同冰冷的潮水,悄无声息漫过了每个高三学子的脚踝。

然而,在这片普遍弥漫着焦虑的土地上,高三(11)班的靠窗位置,却仿佛存在着一个奇异的气场中心。林枫(方可)坐在那里,指尖无意识地转着一支笔,目光平静地掠过摊开的物理习题册。那些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堪称复杂繁琐的力学分析、电磁场叠加、电路计算,在他眼中如同拆解一个早已熟悉的模型,思维流畅得没有一丝滞涩。但他笔下解题的速度,却刻意维持在一种既不显得吃力、也不会过于惊世骇俗的稳定节奏上。

这几个月,他的确越来越“如鱼得水”了。不是在学习上,而是在扮演“方可”这个角色上。那层冰封般的疏离感,在江野持之以恒的“阳光普照”和同学们日复一日的日常浸染下,似乎被磨平了些许棱角,覆盖上了一层看似自然的学生气息。

“叮铃铃——”

清脆的下课铃如同解放的号角,瞬间撕裂了教室压抑的安静。

“下课!”讲台上的英语老师话音未落,教室里立刻爆发出一阵解放般的低呼和收拾书本的窸窣声。紧绷的神经得到片刻喘息。

“小方同学!快!食堂冲锋!”几乎在铃声消失的瞬间,江野已经利落地合上课本,动作麻利地将笔袋扫进书包,整个人从座位上弹了起来,一把抓住林枫(方可)的手腕,声音里充满了对食物的急迫渴望,“晚了二楼的糖醋小排就没了!冲啊!”

这几乎成了每天中午的固定曲目。林枫(方可)的身体被她拽得微微一晃,随即就被那股不容拒绝的活力裹挟着,跟着江野快步走出教室,汇入楼道里汹涌奔向食堂的人潮。

走廊里人头攒动,空气混杂着各种气息——书本的油墨味、少年少女的体味、淡淡的洗发水和汗水味。江野拉着林枫(方可)的手腕,像一条灵活的热带鱼,在拥挤的人流中精准而快速地穿梭。她个子高挑,比许多男生还要高出一点,长期运动塑造的匀称身形包裹在深蓝校服下,显得挺拔而充满力量感。健康的小麦色皮肤在人群里格外醒目,那是常在户外奔跑跳跃留下的勋章,此刻因奔跑而泛起更深的红晕,短发随着她的跳跃而飞扬,整个人洋溢着蓬勃的、不加掩饰的野性和活力。

被她紧紧拉着的林枫(方可),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景。她身量纤细,比江野矮了半个头,肌肤是常年生活在温室内般的通透白皙,在略显昏暗的楼道里仿佛自带柔光。五官精致得如同工笔画,长发柔顺地披在肩后,随着步伐轻轻摆动。即使被江野拉着疾走,她脸上依旧维持着一种近乎冷淡的平静,动作间却带着一种奇特的协调与轻盈,没有丝毫狼狈。那双墨黑的眼眸微微垂着,目光沉静,仿佛周遭的喧嚣只是与她无关的背景杂音。

一刚一柔,一动一静,一深一浅。当这两个气质迥异却同样耀眼的少女并肩(或者说被拖着)穿过教学楼长长的走廊,奔向食堂方向时,自然而然成为了众人目光的焦点。尤其是那些刚刚从繁重课业中解脱出来、心思活络的男生们。

“快看!江野她们!”

“每次饭点都跟打仗似的……”

“她旁边那个,叫方可吧?每次看到都感觉不一样,是真漂亮……”

“有种……说不出的感觉,看着挺文静的,但又不像装的那种。”

“你们班有谁知道她家干嘛的?以前哪个学校的?好像挺神秘?”

“不知道,好像就江野跟她走得近。江野护得跟什么似的……”

窃窃私语和好奇打量的目光像无形的丝线缠绕在两人周围。江野显然早已习惯,甚至有些享受这种注目,拉着林枫(方可)的手反而更紧了些,速度丝毫不减,还回头朝几个认识的男生做了个鬼脸。

林枫(方可)则完全无视了这些。他的目光扫过一张张带着青涩、好奇或懵懂的面孔,偶尔有活泼的身影追逐打闹着从身边跑过,留下一串张扬的笑声。这纯粹而喧嚣的青春场景,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在他那沉寂了多年的记忆深处,荡开了一圈极其细微却清晰的涟漪。

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远。仿佛又回到了许多年前,同样喧闹拥挤的校园楼道。那时,他也曾像身边这些少年一样,为了一道难题的解法争得面红耳赤,为了一次考试的排名心跳加速,为了篮球场上的一次得分欢呼雀跃……那些久远的、蒙尘的画面瞬间鲜活起来,带着泛黄的温度,灼痛了他冰冷而坚硬的心壁。那具属于少年的鲜活躯体,那些纯粹的喜怒哀乐,那些尚未被野心和现实碾压的梦想……

一股尖锐的刺痛感瞬间攫住了他!那是名为“羡慕”的荆棘狠狠抽打在理智之上!

他猛地闭上眼,又迅速睁开。眼底那一闪而逝的茫然和微不可查的感伤,被深潭般的冰冷迅速覆盖。

不。那不是他的路。从未是。

那些少年时代的热血与懵懂,早已被更宏大、更冰冷的图景所取代。他灵魂的锚点,是冰冷的代码、精密的芯片、颠覆认知的脑机蓝图!是这个时代最前沿的神经科学堡垒!是幻视帝国那遥不可及又势在必得的王座!

食堂的喧嚣扑面而来。人声鼎沸,饭菜的热气混合着各种食物的味道蒸腾而上,白炽灯管下是一排排长龙和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

“快快快!还有希望!”江野拉着林枫(方可)一个箭步冲向二楼某条相对不那么夸张的队伍末尾,如愿看到了写着“糖醋小排”的牌子后面还有大半盆!她长舒一口气,这才松开一直紧抓着林枫(方可)的手腕,小麦色的脸颊上绽放出满足的笑容:“耶!赶上了!”她侧头看向林枫(方可),发现她正看着某处,眼神有点空茫。

“小方同学?发什么呆呢?是不是人太多,不习惯?”江野关切地问,自然地把餐盘递过去一个。

林枫(方可)回过神,接过餐盘,眼神恢复惯常的平静:“……没有。”他(她)抬眼看了看前方缓慢移动的队伍。不远处,几个男生挤在一起,眼神不住地往这边瞟,其中一个被同伴推搡着,似乎鼓足勇气想过来搭讪,却被江野一个挑眉瞪了回去,悻悻地缩回了队伍里。

江野得意地哼了一声,压低声音对林枫(方可)说:“别理他们!一群无聊鬼!也就趁着人多瞎看瞎议论。”她顿了一下,看着林枫(方可)平静得过分白皙的侧脸,又凑近了些,语气带上了她特有的亲昵和关心,“对了,马上期末考了,复习得怎么样?感觉你跟刚来时很不一样了!感觉……嗯,题都会做?深藏不露啊同桌!”

这几个月,江野亲眼目睹了林枫(方可)在课堂上的“蜕变”。从最初的沉默寡言、似乎懵懂,到后来的快速吸收、一点就透。虽然林枫(方可)刻意控制了展现的速度,但在日常的零星提问和解题中,那扎实的功底和清晰的逻辑思维是藏不住的。尤其是在数学和物理课上,有时候老师讲到一个难点,其他同学还在皱眉思索,林枫(方可)的眼神就已经恢复了那种洞悉一切的平静。

林枫(方可)端着餐盘,指尖感受到一次性餐盒边缘传递的微热。听着江野的评价,他(她)心中毫无波澜。低调的适应期已经结束,期末考,才是他真正迈出的第一步棋。

“在复习。”他(她)简单地回答,目光落在队伍前面热气腾腾的糖醋小排上,声音没有一丝起伏,“期末考……重要。”他刻意加重了最后两个字的语气,给江野一种“我也在认真备战”的印象。

“那必须重要啊!”江野立刻被转移了注意力,哀嚎一声,“唉,我感觉我物理要完了!昨晚那个电磁感应综合题看得我头都大了!吃完饭你给我讲讲呗?”她对林枫(方可)的解题能力有着谜之自信,这种信任几乎是盲目的。

“嗯。”林枫(方可)点头。计划之中。

两人打好饭菜——江野的餐盘堆着冒尖的糖醋小排和大米饭,林枫(方可)的则比较清淡。她们端着餐盘,穿过拥挤的人流,找了个相对安静的角落坐下。刚坐下没多久,江野就迫不及待地把物理练习册推了过来,指着其中一道画满圈的题目。

林枫(方可)放下筷子,目光扫过题目。一道将电磁感应、动力学和能量转化结合的综合分析题,对高中生来说确实难度不小。解题思路如同清澈的泉水般自然在脑中涌现。他(她)拿起笔,在江野的练习册空白处,用清晰娟秀的字迹开始书写关键步骤:

“先分析导体棒受力……重力下滑,安培力向上。进入磁场前,只受重力,匀加速向下……进入磁场瞬间,切割磁感线,感应电动势……电流方向右手定则……安培力方向判断……大小F=BIL,随速度v增大而增大……当安培力等于重力分量时,加速度为零,速度达到最大……”

他的讲解清晰、条理分明,语速不快但每一句都直击要点,没有丝毫赘述。同时,笔在纸上同步画出简洁的受力分析图和对应的动态情景图。原本在江野脑子里缠绕成一团乱麻的复杂问题,被他(她)用寥寥数语和几笔图形解构得清清楚楚。

江野瞪大了眼睛,随着林枫(方可)的讲解,不断发出“哦!”“原来如此!”“懂了懂了!”的顿悟声,脸上的迷茫被兴奋取代,眼睛越来越亮。她看着练习册上那清晰流畅的步骤,再看看林枫(方可)平静讲解的侧脸,只觉得这个同桌简直是个宝藏!

“……最后根据能量守恒,重力势能减少量等于导体棒动能增加和焦耳热……”林枫(方可)写完最后一个公式,放下笔。

“太牛了!小方同学!”江野一把抢回练习册,如获至宝,“你简直是行走的解题机器啊!思路太清晰了!跟你讲题比我一个人琢磨十遍都有用!”

她兴奋地拍了林枫(方可)的肩膀一下,力道有点重,震得林枫(方可)肩头微晃。但江野毫不察觉,只顾着埋头在自己练习册上疯狂抄写林枫(方可)写的解题步骤,生怕自己忘了。

周围也有几个离得近、同样被物理折磨得抓耳挠腮的同学,被江野的动静吸引,悄悄竖起耳朵听或者用余光瞟着林枫(方可)写在纸上的步骤。当他们看清那逻辑清晰、步骤简练的解法时,眼中都流露出吃惊和佩服。

“哇,方可这么厉害?”

“看不出来啊……”

“那不是物理最后那道压轴题么……”

细碎的议论在餐桌间传递,更多的目光落在了这个平时安静的少女身上。林枫(方可)则像什么都没听见,重新拿起筷子,慢条斯理地开始吃饭,眼神依旧是那片熟悉的平静,没有丝毫波澜。

他的目标清晰无比——期末考试的一鸣惊人。那将是他(她)——“方可”——彻底洗刷掉“休学、失忆、基础薄弱”标签的关键一战。一个“天赋不错、努力追赶”的插班生形象,才能为他后续进入中南大学神经脑电系、最终接近幻视核心铺就最合理的阶梯。

启德高中只是起点,他要在这里,用最无可争议的成绩,为“方可”的未来,也为自己的复仇之路,点燃第一簇璀璨的光芒。

晚自习结束的铃声回荡在空旷的教学楼里。

教室里的白炽灯一盏盏熄灭,将疲惫的少年少女们驱赶回宿舍或家中。

教室里只剩下最后几个人还在收拾东西。江野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发出类似猫科动物满足的呜咽声,小麦色的脸上写满了题海遨游后的倦怠。

“终于结束了……我感觉我的脑子已经被三角函数和牛顿定律塞成了实心球……”她揉着额角,哀叹着收拾书包,动作都有些发飘。

再看林枫(方可),早已收拾停当,安静地站在课桌旁等着她。面色平静如水,连一丝倦意都看不到,仿佛刚才那两个小时的高强度复习,只是翻阅了几页闲书。

“小方同学,你……你不会累的吗?”江野背上书包,凑近看着林枫(方可)依旧清亮有神的眼睛,语气带着不可思议的佩服和哀怨,“我感觉我被吸干了阳气,你怎么跟没事人一样?”

林枫(方可)看了她一眼,沉默了几秒,似乎在思考如何回答。最终,他(她)只是轻轻说了一句:“……习惯了。”

习惯了。

习惯了操控这具身体应对远超高中生层次的智力消耗。习惯了将灵魂置于事外,冷眼旁观知识的堆砌和解题的流程。这具少女的躯壳于他而言,终究是精密运作的工具。工具又如何会感到累呢?

只是,看着江野那副纯粹因脑力劳动而精疲力竭的生动模样,再看看窗外沉沉落下的夜幕和教学楼投射的狭长阴影,林枫(方可)沉静的眼眸深处,思绪又一次被拉扯。

他想起了多年前那个同样埋头苦读的夜晚。那时,实验室外的灯熄灭一盏又一盏,空旷的回廊里只有他笔尖划过稿纸的沙沙声,混合着机器低沉的嗡鸣。无数次的通宵达旦,不是为了一场高中考试的排名,而是为了计算一组至关重要的神经信号模拟参数,或者优化一块核心芯片的架构布局。空气里弥漫的是高压灭菌过的塑胶味和冷却液的微辛气息,而不是试卷的油墨和粉笔的尘埃。心中的渴求,也远比一个完美的分数要磅礴得多——是征服生命与机械的终极壁垒,是在脑科学的浩瀚星海中刻下自己的名字!是握住那足以重塑人类文明的权杖!

那种燃烧灵魂般的纯粹与炙热,那种将生命压上祭坛去换取技术飞跃的疯狂执念……才是他灵魂深处永恒烙印的底色。这喧嚣而规矩的校园日常,这为一张试卷而兴奋或苦恼的少年心气,终究只是他蛰伏岁月里覆盖的一层浮尘罢了。

“走吧。”林枫(方可)收回飘远的思绪,声音如常平静,提醒着还在揉眼睛的江野。

“嗯嗯,走!”江野甩甩头,努力让自己精神一点,跟着林枫(方可)走出已经空无一人的教室。

城市的霓虹灯光透过教学楼高窗投下冰冷而虚幻的色彩,在走廊光滑的地面上流淌。两个少女的身影,一个活力渐褪、疲惫但纯粹,一个沉静如渊、疲惫却截然不同。她们的脚步声在寂静的教学楼里回响。

深冬的夜色冰凉如水,悄然笼罩。

林枫(方可)微微抬头,望向窗外被城市灯火映成橙红色的夜空。瞳孔深处,那片冻结了许久的野心冰海,在校园日常的温暖浮尘之下,正凝聚起一股更加坚定、更加势不可挡的暗流。

期末考的锋芒即将出鞘,通向幻视王座的征途,将从启德高中这张成绩单上,正式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