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病榻上的棋局与意外的橄榄枝

省人民医院的单人病房里,消毒水的气味挥之不去。清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洁白的床单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陈江河靠在摇起的病床上,右肩被厚厚的纱布包裹固定,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却恢复了锐利和清明。麻药的余威退去,伤口钝痛连绵,却也让他的头脑异常清醒。

秦红梅顶着一对黑眼圈,风风火火地推门进来,手里拎着热腾腾的豆浆油条。

“电报发了!两封都发了!”她压低声音,难掩激动和一丝忐忑,“给家里的报平安,给那个李主任的……按你说的,一个字不差!”她放下早餐,凑到床边,“江河,你说……李主任真能收到?真能搭理咱们?”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陈江河声音有些沙哑,接过豆浆喝了一口,温热的感觉稍稍驱散了身体的寒意,“至少,我们表明了态度,也把‘李主任’这张牌,明晃晃地打出去了。疤脸刘那边,短期内应该不敢再轻举妄动。”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窗外省城的轮廓,思绪飞转:“红梅姐,我们不能干等。趁着现在伤着,正好有时间好好想想,下一步棋怎么走。侨汇券生意,暂时不能碰了,目标太大,风险太高。王教授那条线,可以维持,但要低调,只做熟客,量也不能大。”

“那咱们干啥?坐吃山空啊?”秦红梅有些着急。刚尝到赚钱的甜头,又要停下来,她浑身不得劲。

“当然不是坐吃山空。”陈江河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我们要做点正经的、有积累的生意。李主任的话点醒了我,个体经济是风口,但做什么,怎么起步,需要好好琢磨。”

他示意秦红梅坐下,开始分析:“你看省城,人越来越多,生活水平也在慢慢提高。大家手里有了点余钱,最想改善什么?首先是吃,但餐饮投入大,手续复杂,我们没经验。其次是穿!‘的确良’为什么受欢迎?因为它耐穿、挺括、颜色鲜艳!比老粗布强太多了!但现在供销社卖的成衣,款式老旧,价格还不便宜!”

秦红梅眼睛一亮:“你是说……做衣服卖?”

“对!但不是开裁缝铺。”陈江河思路清晰,“我们做不了那么精细的活。但我们可以做‘半成品’!或者说,做‘快时尚’的雏形!”

“快……快啥?”秦红梅一脸懵。

“就是款式新、出货快、价格便宜!”陈江河解释道,“我观察过,南方沿海,特别是广州那边,服装款式更新特别快!省城这边流行的,很多都是那边淘汰下来的!如果我们能直接去广州拿最新款的‘的确良’布料,或者直接拿成衣,运到省城来卖!价格比供销社便宜,款式比供销社新颖!你说,会不会有人买?”

秦红梅一拍大腿:“肯定有啊!百货大楼里那些时髦衣服,贵得要死!咱们要是能弄到便宜又好看的,肯定抢手!可是……去广州?那么远!咱们人生地不熟的,怎么拿货?”

“所以需要本钱,更需要门路!”陈江河目光灼灼,“这就是我们现在要解决的问题。第一步,我们需要在省城找一个落脚点,一个小门脸,不需要很大,但位置要好,人流量要大。既能当仓库,也能当展示和销售的点。这需要钱,也需要去打听合适的铺面。”

“第二步,”他看向秦红梅,“红梅姐,你的任务来了。你是女的,眼光好,嘴皮子也利索。这段时间,你多去省城几个大的百货商店、裁缝店门口转转,看看现在最流行什么款式、什么颜色?特别是年轻姑娘和小媳妇喜欢什么样的?记下来!这很重要!我们卖的就是这个‘新’字!”

秦红梅立刻来了精神:“这个我在行!包在我身上!保证把最时兴的花样都记下来!”

“第三步,”陈江河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丝凝重,“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打通去广州的进货渠道。这需要可靠的人,也需要启动资金。我们现在这点钱,租了铺面就剩不下多少了。所以……”

他话没说完,病房的门被轻轻敲响了。

两人都是一惊!秦红梅下意识地护住了装钱的包。陈江河眼神一凛,沉声道:“请进。”

门开了。进来的不是医生护士,也不是凶神恶煞的混混,而是一个穿着整洁的灰色中山装、戴着眼镜、三十岁左右、气质斯文干练的年轻男子。他手里提着一个印有“省人民医院”字样的网兜,里面装着几样时令水果。

“请问是陈江河同志吗?”年轻男子脸上带着温和得体的笑容,目光扫过陈江河吊着的胳膊,最后落在他脸上。

“我是。您是……?”陈江河心中一动,隐隐有了猜测。

“你好,陈江河同志。我叫张涛,是李明远主任的秘书。”年轻男子自我介绍道,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体制内特有的严谨,“李主任收到了你的电报,很关心你的情况,特意让我过来看看。”

来了!陈江河心中狂喜,但面上极力保持镇定,甚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受宠若惊”:“啊!是张秘书!快请进!劳烦李主任挂心,也辛苦张秘书跑一趟!红梅姐,快给张秘书倒水!”

秦红梅也反应过来,手忙脚乱地去倒水,脸上写满了震惊和不可思议—真的派人来了!

张涛在床边的椅子上坐下,将水果放在床头柜上:“陈同志不必客气。李主任让我转达他的问候,希望你安心养伤。关于你在电报里提到的情况……”他顿了顿,推了推眼镜,目光变得锐利了一些,“青松路遇险?能具体说说吗?李主任对省城的治安环境,尤其是涉及到知识分子聚集区域的安全,非常关注。”

陈江河心中了然。李明远派秘书来,慰问是其次,更重要的是了解“青松路遇险”的详情,尤其是是否与社科院有关!这恰恰是陈江河想要的效果!

他立刻调整情绪,脸上露出心有余悸和后怕的表情,将昨天在社科院家属院交易后出来,如何被疤脸刘的人跟踪围堵,如何险死还生,秦红梅如何机智引开敌人,自己又如何用李主任的名片震慑对方(隐去了具体如何获得侨汇券和货品的细节,只说是帮教授们代买)的过程,详细而不添油加醋地讲述了一遍。重点突出了对方针对“从社科院出来的人”进行抢劫的嚣张气焰,以及自己提及李主任名号后对方的恐惧退缩。

“……多亏了李主任的名片!就像一道护身符!要不是这张名片,我和红梅姐昨天恐怕就……”陈江河说到最后,声音有些哽咽(一半是表演,一半是真实的劫后心悸),眼中适时地流露出感激和后怕。

张涛听得非常认真,眉头微微皱起,显然对省城存在如此猖獗的黑恶势力感到不满,尤其还发生在社科院附近。“疤脸刘……”他低声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眼神冷峻,“这件事,李主任会关注的。省里正在大力整顿社会治安,尤其是保护知识分子的安全和合法权益。这些人,嚣张不了多久了!”

他话锋一转,看向陈江河的目光带着一丝赞许:“陈同志,你临危不惧,应对得当,保护了自己和同伴,也维护了……嗯,维护了李主任的声誉,这很好。”他巧妙地将陈江河的自保行为拔高到了维护领导声誉的高度。

“不敢当不敢当!”陈江河连忙谦逊,“是李主任的威名震慑了宵小。我们只是……走投无路之下,斗胆借了李主任的虎威。”他姿态放得很低。

张涛点点头,对陈江河的“懂事”很满意。他话锋再转,语气带上了几分李主任式的引导:“李主任看了你的电报,对你提到的‘聆听教诲’很感兴趣。他说,年轻人走点弯路不要紧,关键是要找到正路。你之前在电报里没细说,现在伤着,正好有时间想想,对未来,有什么打算没有?李主任让我听听你的想法。”

核心问题来了!陈江河精神一振!李明远果然对他们这种“样本”感兴趣!他需要抛出自己的计划,争取可能的支持或背书!

“谢谢李主任关心!也谢谢张秘书!”陈江河坐直了一些,眼神变得认真而充满希望,“不瞒张秘书,这次死里逃生,我也想了很多。倒腾侨汇券和紧俏商品,终究不是长久之计,风险太大,也……不太符合政策方向。我想洗心革面,做点正经的、对国家、对老百姓都有点用处的个体生意!”

“哦?具体想做哪方面?”张涛饶有兴致地问。

“我想做服装!”陈江河掷地有声,“现在老百姓日子慢慢好过了,都爱美,想穿点好的。但供销社的衣服款式少,价格贵。我想去南方,找些最新款、质量好的‘的确良’布料或者成衣,运回省城来卖!价格比供销社便宜,款式比供销社新颖!让普通工人、老百姓,也能穿上好看又实惠的衣服!这算不算……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做点微小的贡献?”

他巧妙地将自己的小生意,与中央提出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一宏大目标联系起来,显得既接地气,又有高度!

张涛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欣赏。他没想到这个从鬼门关爬回来的年轻人,思路如此清晰,目标如此明确,而且能把自己的小生意上升到政策高度!这觉悟,不一般!

“服装个体户……”张涛沉吟着,手指轻轻敲击着膝盖,“想法不错。现在政策是鼓励的。但是,启动资金、货源渠道、销售门面……这些实际问题,你想过怎么解决吗?”

“想了一些,但困难确实很多。”陈江河坦诚道,适时露出“困难”表情,“最大的问题就是两点:一是启动资金,我们这点钱,租了铺面就不够进货了;二是去南方的进货渠道,人生地不熟,怕被人坑,也怕路上不安全。”他毫不避讳地说出困难,也是在试探对方的态度。

张涛点点头,没有立刻表态。他站起身:“陈同志的想法,很有建设性。我会如实向李主任汇报。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安心养伤。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他走到门口,又停下脚步,回头看着陈江河,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李主任常说,改革需要闯将,也需要智慧。闯劲你有了,智慧……看来也不缺。好好养伤,路子,会有的。”

说完,张涛对陈江河和秦红梅点头致意,转身离开了病房。

病房里再次安静下来。秦红梅激动得满脸通红,抓住陈江河没受伤的胳膊:“江河!听见没!听见没!张秘书说路子会有的!李主任肯定要帮咱们了!”

陈江河也难掩心中的激动,但比秦红梅冷静得多。他摇摇头:“不是帮,是关注。李主任这种位置的人,不会直接插手我们这种小生意。但他今天的表态,已经给了我们一个最重要的东西——”

“是什么?”秦红梅急切地问。

“是背书!是安全!”陈江河眼中精光闪烁,“张秘书亲自来探病,代表李主任关注这件事。这个消息,很快就会通过某种渠道,传到该知道的人耳朵里!包括那个疤脸刘!以后在省城,只要我们不违法乱纪,打着做正经生意的旗号,就没人敢轻易动我们!这就是最大的护身符!”

他拿起床头柜上一个苹果(张涛送的),用力咬了一口,甘甜的汁水在口中弥漫。

“红梅姐!”陈江河语气斩钉截铁,“我们的计划不变!你按我说的,马上去做市场调查!铺面的事情,等我伤好点,能下床了,我们一起去跑!至于资金和货源……”

他目光投向窗外,仿佛穿透了省城的天空,看到了遥远的南方。

“总会有办法的!李主任不是说,路子会有的吗?我们自己,也要闯出一条路来!”

就在陈江河和秦红梅踌躇满志地规划未来时。

省城某处豪华(相对80年代而言)的歌舞厅包厢里。

疤脸刘脸色阴沉地听着手下的汇报。

“……疤哥,打听清楚了!那个李明远,背景很深!今天上午,他的秘书张涛,亲自去了省人民医院,看望那个叫陈江河的小子!还带了水果!”

“砰!”疤脸刘狠狠将手中的酒杯砸在地上,碎片四溅!

“妈的!这小杂种……还真攀上高枝了!”他眼中闪烁着忌惮、愤怒和不甘,“通知下去!暂时别动那小子了!给老子盯紧了!摸清他的底细和动向!老子就不信,他一个泥腿子,能一直抱着李主任的大腿!等他落了单,或者那高枝儿不管他了……哼!老子连本带利一起收!”

省城的水面,因张涛的探视而暂时恢复了平静。但水面之下,暗流依旧汹涌,等待着下一次爆发的契机。而陈江河,在病榻之上,已经悄然布下了他商业帝国的第一颗棋子。

(第十二章完)

下一章预告:伤愈启程!陈江河如何寻找铺面,启动“快时尚”计划?秦红梅的市场调查带来哪些惊喜?资金短缺的难题如何破解?遥远的广州之行,是机遇还是新的陷阱?苏雪晴是否会再次登场,带来新的助力?省城服装风云,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