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员递过来一叠纸票,“这是你的十两七钱八分银子。”
刘秉忠狐疑地接过来,是一叠印刷精美的纸,最大的三分之二巴掌,最小的一半巴掌大,红绿黑套印。
最上方印着一行黑色的字,“民生商事局通用商票”,中间是竖着的一行大大的红字,“当壹圆”,两行字被一圈绿色间红的云纹围着。
最下面还有一行黑色稍小的备注字,“民生商事局集团下属百货店、供销社、副食店皆可通用”。
反面是繁华的城市景象,商铺林立,幡旗茂盛,街面上行人如织,一派繁华鼎盛。
最下面有两行字,“天启五年”,“大明民生商事局印行”。
通用商票?
什么玩意?
刘秉忠又翻了翻下面的纸票,正面除了面积变小,中间的红字变成“当伍角”,“当贰角”,“当壹角”,“当伍分”、“当壹厘”,其余的抬头不变,花纹都没有大的变化。
翻到反面,当角的纸票变成码头的图画。
刘秉忠一眼就看出,应该是通州张家桥码头的景色。
这一切都不重要,关键是这一叠纸能当钱用?
刘秉忠脑子一闪,突然想到一件事,脱口问道:“这该不会是宝钞吗?”
办事的制置司吏员噗嗤一笑,“开玩笑,宝钞那是什么玩意?这是商票,可以当钱用。”
“在哪里当钱用?”
“正好给你说明一下。看到没,民生商事局,就是皇上把所有皇店以及没入官中的官店合并,组成的商事集团。
有百货店,专卖棉布、丝绸、瓷器、珍宝、香料、皮毛、玉、宝石。也就是以前的宝和、宝延、福吉等店。
戎政府大街有两家,其余的在五城各街道,合计十五家。
有供销社,茶叶、盐、酒、醋、酱、豆、油、锅碗瓢盆,也就是此前的福德、顺宁等店,分在五城各街道,合计二十一家。
有副食店,里面有米、面、猪肉、牛肉、羊肉,在五城街道上有三十四家。
拿着这个商票,去这些几十家店铺,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全是市价,童叟无欺,不会坑你。”
刘秉忠咽了咽口水,“全是市价?”
“没错,它要是比市面上的价格贵,你去制置司经济厅市场科告它!一告一个准。”
刘秉忠半信半疑。
宝和六家皇店,在京师的名气大家都知道的,里面应有尽有,货品堆积如山。
这些日子一直关着门,说是在重新装修,想不到改成什么民生商事局的百货店。
还有遍及京师的其它皇店和官店,有的卖得东西对口,生意不错;有的卖得东西价高质劣,生意萧条。
但是大家都相信,这些店铺的库房里,货品肯定比户部的库房要丰富充足。
刘秉忠迟疑地又翻了翻手里的商票,又问:“这上面数字当壹圆是什么意思?”
“那是面值金额。
民生商事局下属的各家商店,全部按照国计银行发行的银币来计价。
国计银行壹圆银币折合金花银六钱七分,你补发的俸禄折合十两七钱八分银子,折算下来是十六圆一角银圆。
为了你方便买东西,我们给你的商票除了壹圆一张的,还拆了五角、贰角、壹角和分厘票给你。”
刘秉忠还是不放心,又忍不住问了一句:“真能去宝和皇店买东西?”
吏员瞥了他一眼,“你现在拿到商票了,赶紧去买些东西不就知道了吗?现在人少,你想怎么选都行。
待会人多,店铺挤满了人,你就没得挑了。”
有道理!
刘秉忠把商票一卷,与腰牌和盖了章的手账收进怀里,撩起衣襟,扎进腰带里,迈开两条腿,一溜青烟,直奔不远的戎政府大街。
后面的官吏们也在不停地询问和回答中了解清楚情况,不少机敏的官吏被办事吏员一提醒,学着刘秉忠的模样,撩起衣襟,一路狂奔直冲皇店。
刘秉忠又是第一个冲到戎政府街上的宝和店。
这里大门敞开,刘秉忠长舒了一口气。
不过招牌换了,“民生百货店戎政府街店”。
木底黑字,朴实无华。
走进去,里面装修也改了,从此前的奢华风格也变得朴实无华。
这就对了。
以前的宝和店,奢华得闪瞎你的眼,一般人根本不敢迈腿进去。
这一进去,不倾家荡产能出来?
里面很宽敞,摆着二十多个货架,上面摆着各色的货品,旁边还有纸牌标识。
“棉布,产地:松江府华亭县,等级:乙级,价格:六厘一尺。”
这价格我怎么换算啊!
到底是贵还是不贵啊!
正当刘秉忠烦恼时,旁边过来一位青衫小帽的伙计,满脸笑容地问:“客官,有什么疑问吗?请说。”
刘秉忠指着棉布问:“这价格怎么算?”
“客官,国计银行的货币,壹圆银币等于六钱七分银子。”
“这个我知道。”
“壹圆银币等于十角小银币,一角等于十分铜币,一分等于十厘铜币。六厘一尺,四十尺一匹,算下来也就是两角四分新币一匹,折一钱七分金花银一匹。”
一钱七分银金花银一匹!
松江棉布,精细上佳的在两钱五分到三钱银子一匹,普通中等的在一钱六分到一钱八分一匹,次等粗布是一钱两分到一钱四分一匹。
这乙级棉布,刘秉忠上手摸了摸,品质不错,卖一钱七分金花银一匹,确实是市场价。
公道!
刘秉忠从怀里掏出一叠商票,小心翼翼地问伙计:“我用这商票支付,你们收不收?”
伙计瞥了一眼,看清楚商票的模样和字,笑得更开心。
“客官用商票购买,我们更加欢迎,比你用金花银来买还要欢迎。”
刘秉忠惊喜不已。
“这商票比金花银还要值钱?”
“好叫客官知道。我们民生局隶属于制置司,跟国计银行是一家,我们互相结算是按银币来算的。
你这商票上面写是多少金额,就是多少,国计银行不会打半分折扣。
但是金花银和其它银子,客官也知道,纯度不一,有好有坏,我们跟国计银行结算,多少要折扣一些。
那些折扣,可都是钱啊!”
太有道理了!
刘秉忠拍了拍手里的商票,意气奋发地问:“伙计,我用这商票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没错。客官要是手里的商票够够的,把我们店买空,我们还保送到贵府上。”
刘秉忠直起腰,硬气地说:“这棉布给我来一匹。”
伙计给他递上一块竹制的号牌,上面是一号。
“客官,这是你的号牌,待会你去结账处拿着这个号牌结账领货。”
“好!”
伙计转头大喊:“一号客官乙级松江棉布一匹!
客官,你还要什么,尽管看。”
刘秉忠移步其它货架。
这些货架上货品琳琅满目,但是周边都有一个半人高的木栅栏围着,你伸手摸一下没事,想拿就得迈进去。
伙计在栅栏里面,热心地跟你介绍。
“这狐狸皮毛是漠南那边过来的好料子。现在天热,不当季,卖得贱。等到冬天来了,少说要涨三成。
客官,买得早不如买得巧。今儿买了,不仅价钱实惠,还送你一副狗毛的护耳。”
才过不到半刻钟,刘秉忠买了一堆的货品,低头一看手里的商票,少了一半。还有油盐酱醋没买呢!
好家伙,皇上刚补发的俸禄,又进皇上口袋里了!
不过能换这么多货品,刘秉忠心满意足。
以前朝廷折银子,那是少数,还要折上打折。
多半是折成各色杂物,自己还要先折价卖出去换成钱才能去买东西,打了不知道多少折。
这次补发俸禄,全是实打实的,一点水分都没有,所以才觉得钱值钱,能买许多东西。
皇上英明!
制置司就是好!
刘秉忠大包小包地提着出门,迎来一堆急奔而来的京官。
看到刘秉忠这模样,眼睛都红了:“真能买东西啊!”
然后一窝蜂的冲进店里,手里扬着商票,嘴里高喊着。
“我要买东西!”
“我要大采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