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春听到这里,立刻明白。
“眼镜儿跟你说的吧?”
“嗯……”苏晚晴点点头,忽然觉得有点不好,又慌乱地解释起来。
“其实我不是故意打听你的事情,我就是、就是……”
剩下的话她没说出口。
“没什么,本来我就是初中毕业嘛。”
冯春面色平淡,讲起了自己的从前。
“我很小的时候,还是个优等生,那会儿刚上小学,基本就把唐诗宋词背了个遍,我长得又高,所有老师都喜欢我。”
“不过这样的日子没过两年,我爸后来就死在外面,从那以后我妈妈每天都格外忙,不怎么管我,我觉得小学的东西太简单,也不爱学了,就天天领着一帮小朋友在家属院里玩、搞破坏、打架,那年岁日子也乱,上到初中我就没再去上学了。”
“那时候好多同学都去当知青,我是独生子,没资格,朋友也都走了,厂里管不了我,等朋友们陆续回来了,我妈妈又过世了。”
苏晚晴沉默地听着,桌子下面的手指纠结在一起。
“所以我从来不是哪个大学的学生,我也没资格考大学。我就是一个经常跟人茬架、连顶班的资格都被亲人弄走的混子罢了。”
“才不是!”苏晚晴忍不住反驳,“你的小说我看了一半,但是我也知道,这种水平的作品,大学生都写不出。”
“所以呢,能给我你的课表了?”
苏晚晴恍然想起冯春刚才的话。
看看对面盯着她笑的冯春,她抿了抿嘴,从包里拿出纸笔,伏案写了起来。
等她递过课表,冯春正要伸手拿,她忽然往回一抽,“先说好,以后你要是去蹭课,可别跟人说认识我。”
“行!”
“还有……”她犹豫半天,还是掏出两块钱。
“这个也还给你。”
“怎么?怕我告你的黑状?”
“没有。”苏晚晴别过脸,“你这么困难,我不能赚你的钱。”
冯春也不解释,伸手接过。
“对了,稿子呢?”
苏晚晴绕了一圈,终于回到了正题。
“那个啊,暂时没办法给你看。”
冯春挠挠头,“我投给《人民文学》了。”
……
人民文学编辑部。
小说编辑室历来是这里最忙碌的。
作为全国顶尖的文学期刊,《人民文学》每天从全国各地收到的投稿信件可谓堆积如山,其中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小说,以中短篇居多。
这其中,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要退稿拒绝的。
所以对于编辑来说,一方面从这些海量的来稿中遴选出优秀的作品固然是幸福的烦恼,每个月固定写退稿信的那几天也是格外痛苦。
组长屠广群今天排完了四月份的用稿计划,看着自己桌子旁边从地上摞到比桌面还高的废搞,叹了口气,开始张罗着小组里的几人开始加紧工作。
所有人基本上都是遵循当初谁拒绝谁就负责写退稿信的模式。每篇稿子拿过来基本都还有些记忆,告知拒稿之后,结合当时的想法再写几句勉励的话,也就足够了。
“祝伟,你那边尤其多,你先弄着,我们完成得快,就过来帮你。”
作为编辑部的新面孔,祝伟手里没有太多作家资源,所以大部分的组稿都要通过投稿信完成,到了写退稿信的时候,他的担子最重,工作量最大,不过好在他工作能力也强,虽然今年刚刚调到小说编辑室,跟组里几个人倒也都配合得挺好。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编辑部里谁都没说话,只有钢笔摩擦稿纸发出的沙沙声。
祝伟伏案写了一个小时,足足完成了一百多份,他终于直起腰来,伸了伸已经有些酸痛的胳膊。
正考虑要不要点支烟歇一会儿,不过看看大家都还在伏案忙碌,他想想也就作罢。
再拿过一份稿子,他信手写下一行拒稿标准言辞。
“您好,您的稿子未达到使用标准,建议您修改后再投或投递给其他刊物。”
正准备写几句鼓励的话,他朝着稿子开头打眼一看,却忽然觉得有点陌生。
这个标题叫《棋王》的稿子,他看过吗?
看看这个稿子,没有原先的信封,却在第一页顶上写着通讯地址,看来是作者自己送来的。
再看看作者名字,春风,更是毫无印象。
“老屠,这篇稿子是不是你们挑的?”
他捏着稿纸凑过去。
屠广群闻言也搁下笔,看了一眼就摇头,“不是。”
又给另两人看,也都是一脸懵逼。
“奇怪,一篇没看过的稿子怎么在废搞堆里?”
有一人想了想,“是不是之前借过来分稿子的那个小郑搞错的?”
祝伟觉得大有可能。
“这也是常有的事,看一眼吧!不合适就一起退了。”屠广群随口说道。
祝伟点点头,拿着稿子读起来。
他本想一目十行,可是开头几行读过去,他就发现不行。
文字非常简练,却又很形象,看得快了根本衔接不上。
祝伟顿时兴奋起来,文本的信息量大,仅仅这一点,就不是新手作者能够做到的。
办公室里依旧寂静无声,不知过了多久,祝伟忽然一拍大腿站起来。
“好哇!写得好哇!”
屠广群被吓得一哆嗦,手上的钢笔划出一道长长的斜线。
他干脆站起来,“什么稿子,一惊一乍的?”
“组长你看看!这稿子,我觉得比下个月最好的那几条还好!”
“真的假的?”屠广群一脸不信,下月的头条小说作家是陆文夫,紧接着就是汪增其,一个不知名的作家,上来就有这么高的水平?
他接过来,站着翻阅起来。
这一看就是好久,祝伟只觉得组长在自己旁边跟电线杆子一样一动不动。
良久,屠广群一脸赞叹地摇摇头,“这个叫春风的,是从哪冒出来的?”
“怎么样?”
“就这一篇《棋王》,就足以在文坛叫响名字了。”
屠广群把稿子放到祝伟桌上,“你小子运气真好,去找找他吧,以后你手里也有顶尖作家啦!”
此言一出,不大的办公室里都是恭喜声。
自此,春风这个名字也开始走入了文学圈子的视野。
祝伟捏着稿子,仔细把地址抄录下来,满口答应,“明天我就去找这个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