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千里送人头

帐内众人大惊,陛下前几日才处死了奈曼哈,阿疏就带大军杀来了?

敌烈部可是在1600里之外!

即便快马加鞭,奈曼哈的消息,也才将将传到敌烈部吧?

难道敌烈部的大军是飞过来的?

排除所有的可能,真相只有一个,敌烈部早就南下了!

奈曼哈死的不冤!这奸贼,定然知道敌烈部南下的消息。

乌古部节度使耶律棠古道:

“陛下英明!

早就看出敌烈部心怀诡异,倘若不杀奈曼哈,透露了我军消息,敌烈部知道我辽夏联军数万,怕是要吓得退走!

臣只要帅本部大军,定将阿疏的人头带回来给陛下!”

敌烈部和乌古部,在地图上都可以看到“乌古敌烈统军司”,是辽国几十个羁縻部落之二。

耶律棠古率领乌古部族兵响应天祚帝号召,谁成想敌烈部却又反叛了呢。

作为多年邻居,耶律棠古太知道苦寒之地的敌烈部,人再敦实,甲不坚,箭不利,如何敌得过大辽天兵?

耶律棠古一请战,萧特末看了儿子萧仲恭一眼,明明文武双全,却畏畏缩缩,只在皇帝身边当个近臣,殊不知……

哎,他当即跳出来道:

“陛下,如今我辽夏联军,会盟已久,却不曾合作战斗一次。

不如将敌烈部当做磨刀石,试一试我辽夏联军的攻击成色如何?”

萧特末这话,说的完全为国考虑的样子,连天祚帝也觉得有几分道理。

“爱卿所言极是。贤婿,可有兴致谴夏军随棠古将军一战?”天祚帝笑着看向了李仁爱。

只要不是金贼本部人马,那些胁从军,还是手下败将的部落兵,辽人还是不惧的,心里优势仍然健在。

李仁爱觉得,夏军整合了许久,确实没见过战斗,光练,是练不出强军来的,当即拱手道:

“敢不从命!”

----

回到夏军临时营地,李仁爱脸色不渝。

敌烈部这么多人马,侵犯到离丰州150里地的地方,他的哨骑居然没有探得这等消息。

要是大家跟金贼激战正酣,突然杀过来这么一波部族兵,变数就太大了!

可恶!

至于辽军为何探知了消息?

去年底,天祚帝逃到鸳鸯泊,任萧特末为都统,后来逃亡阴山北的夹山地区,那边仍留有一小队驻军。

敌烈部大队人马来袭,必然要经过有水源之地,就被留守的小队驻军发现了,这才往阴山一带来报。

但凡敌烈部多点心眼,小心行军,大肆散布游骑,怕是能突到丰州城下。

最近这段时间,夏军哨骑把精力都放在大同府和南边诸州,但战场之上,敌人可能从任何地方杀来,而且,敌烈部后面,谁知道有没有埋伏着金贼?

李仁爱总觉得,敌烈部不会这么没头没脑的来送人头。

“令李良辅,速速往九十九泉附近派遣哨骑,另外,敕勒川诸部落,精壮熟悉那边地理情况的,也跟着去查看一番。

我等大军能拖一日是一日。”

李仁爱将敕勒川(前套地区)的部落名册、头人、质子和马匹都献给了天祚帝,只留下了每个部落的十名青壮老卒。

哨骑不探得清楚情况,大军如何出击?被敌人包了饺子呢?

他没有辽军那么乐观。

傍晚时分,耶律棠古遣人来报,他的五千辽军已经准备齐全,问夏军何时出发。

夏军要先回去大营传令,然后李良辅派遣哨骑出发,这会才刚刚东出丰州城不远。

既然辽军来问,李仁爱也不客气,着人回复道:

“天色已晚,夏军人生地不熟,不敢走夜路,明日一早出发。”

耶律棠古也没想连夜出发,十分愉快的和夏军达成一致。

第二日,李仁爱与耶律棠古合兵一处,八千骑直扑敌烈部。

耶律棠古看着夏军的精悍,流下了羡慕的口水。

他的部族兵,也就是到了夹山地区,才从辽主那边获得了一些装备补给,跟夏军一比,如同乞丐。

李仁爱的大军,嵬名平南的三营精骑,萧敬忠左卫两营铁骑,布和右卫一营精锐铁骑,不论人马装备,无一不是从几万人里挑出的精锐!

两支大军一前一后,从大青山(阴山东面一支)和蛮汉山之间的金水河谷穿了过去。

没有昨夜夏军哨骑的连夜侦查,李仁爱才不敢率领大军过这个地方,被埋伏了跑都没得跑。

河谷哎!

敌烈部这会开始谨慎了,大军驻扎在九十九泉附近,派出了数名哨骑,打探河谷。

这点哨骑,遇到了夏军的数十哨骑,还不是肉包子打狗么?

一方有心理准备,知道敌人来犯,一方不止敌人知不知道自己来犯。

一方人马精神,装备出色,一方就是部落兵里的好手。

一方人多,一方人少。

……

李仁爱最终还是把哨骑探得的消息分享给了棠古。

棠古也是派了哨骑的,但他的哨骑,只领先大军十几二十里地,哪里比得上昨天下午就派出去的夏军哨骑呢?

他还纳闷,他的哨骑怎么回报一切顺利呢,原来都叫人家夏军给干了。

辽夏两军冲出谷地,辽军立马往前包抄过去。辽军在前,又是轻骑,负责绕后包抄,夏军在后,铠甲精锐,负责正面突击。

敌烈部压根没有安营扎寨,很多马儿在草甸吃草。

敌烈部士卒身披陈旧皮甲,铁甲也是屈指可数,手中骨箭射在夏军皮甲上,甚至都扎不穿!

是的,他们居然还在用骨箭!

嵬名平南的精骑都没有进行齐射,直接精准射击,将敌烈部压得喘不过气来,抱头乱串。

萧敬忠率左卫铁骑直接冲阵,这样的敌人,碾压着快速解决战斗才是王道。

敌烈部有铁箭射来,叮当作响,难伤铁甲分毫。

布和的右卫派出了一百骑,上前体验一下战场氛围。

他们拍马上前,跳下马儿就射,他们的强力步弓,一箭就能把穿着铁甲的敌烈部首领射落下马。

但战果屈指可数,友军们的效率更高!

敌烈部一退再退,正好撞上包抄而来的耶律乌古,辽骑一个冲锋,弯刀砍得敌烈部溃不成军。

阿疏亲兵拼死护主突围,却被嵬名平南率精骑截住去路。阿疏慌乱中坠马,被夏军用套马索生擒活捉。

前后不超过半个时辰。

这简直就是——千里送人头,李仁爱都想不明白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