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万年后。
失去赖以生存的雨林。
猿群再也不能荡来荡去。
居高临下的观察地面躲避危险。
为了适应地面的长途跋涉,躲避草丛潜藏的毒虫巨蜥。
猿类从四足行走演变为双足直立行走。
原本能抓住树枝的脚掌褪去了灵活性。
脚趾并拢接近人类的脚掌,更适合在地面上行动。
视觉细胞发生变化,能看得更远辨识更复杂的颜色。
只为了分辨草丛中可能潜藏蜥蜴和毒虫。
二者结合,站的更高,看的更远。
让它们躲避大部分危险。
吴明管它们叫直立猿。
直立猿类没有利爪、尖牙、速度也不快。
需要时间适应双足直立,爆发出人类一样的奔跑速度。
好在灵长类聪明的大脑已经初见端倪。
为了弥补自身不足。
直立猿利用起自己灵活的双手。
拿起树枝、手持石头击退敌人,合作狩猎小型动物充饥。
“至于为什么不投掷石头攻击?”
很遗憾直立猿类的身体,无法支撑更好的发力和投掷。
通俗易懂点就是它们能扔石头。
可命中率感人,威力小也扔不远。
生命的演化不是一蹴而就。
它们还要更多时间才能达到这个效果。
吴明默默在实验笔记上写下一句话。
“嗯……未来可期。”
随后他的目光转移到草原的其他动物上。
和直立猿的荒野求生不同。
巨虫已经玩上了种族争霸。
作为霸主巨虫的数量,一直维持在一个稳定数字上。
这与它们的生理缺陷脱不了干系。
老生常谈的神经传导速度就不提了。
先说说繁衍上。
巨虫的后代缺乏保护措施。
没有类似现代昆虫的茧、巢穴结构。
管生不管养,成虫率低的吓人。
连生态位较低的直立猿,都能以巨虫生下的幼虫为食。
也算是比较奇妙的场景了。
其次叠甲带来的弊端,坚硬外骨骼无法长大。
导致巨虫身体每次发育,都要进行蜕皮才能继续生长。
蜕皮后新生外骨骼还很柔软,需要一段时间硬化。
这期间无法保护身体,巨虫死亡率居高不下。
坑爹的是蜕皮次数多了,后面死亡率会越来越高。
由于体型增大,巨虫需要更厚的外骨骼支撑。
促使巨虫捕食更多猎物,吸收营养发育外骨骼。
无形之中增加了许多负担。
相比之下草原新起之秀。
食肉巨型蜥蜴的潜力更大一些。
巨蜥是“前两栖动物”,依靠着强壮的身体和庞大的数量。
占据了巨虫之下的生态位。
由来更是说来话长。
地球上石炭纪四足动物才登上陆地,在河畔湖边开枝散叶。
大部分的时间里,它们都在水陆交界的河流和湖泊中度过。
体型较小物种多样化。
有的跟蝾螈类似。
也有的长得像是鳗鱼,还有些长得像蜥蜴。
正常演化的地球上。
石炭纪两栖类动物生活非常艰难。
经常会沦为巨虫的食物。
直到后来巨虫时代结束,两栖类生物才迎来了发展机遇。
不过吴明为了给猿类铺路,将所有巨虫短暂送走了。
天降的猿类更喜欢鲜美多汁的果实。
对这帮水里的小家伙没啥兴趣。
没有天敌的制衡,两栖动物抓准机会蓬勃发展。
大气充足的氧气让它们的体型有追赶巨虫的趋势。
攻击方式类似鳄鱼,主要用咬合力惊人的大嘴狩猎。
能轻松深入猎物皮肉咬住咽喉气管。
开始捕食一些小型动物为食,通常都是些小虫子或其他两栖动物。
后来雨林渐渐消失变成了草原。
两栖动物不得不开始适应无水的环境。
历经时间演化就成了食肉蜥蜴。
摆脱了生殖和发育需要水的限制,极大增强了陆地适应力和竞争力。
为了遮掩较大的体型,通常躲在草丛灌木埋伏猎物。
体表肤色发生了变化,更容易融入草地环境中狩猎。
最重要的是它们有脊椎,神经传递速度比巨虫快。
实力的提升,种群数量的增加。
让巨蜥对食物需求日益剧增。
经常和巨虫产生摩擦冲突。
甚至隐隐有取而代之的迹象。
世上谁会嫌弃自己资源多呢?
巨蜥不才,正是霸主之位的有力竞争者。
巨虫会放弃霸主之位吗?
绝对不会,轻易不会。
巨虫是没有智慧,但它们不是傻子。
会把吃到嘴的食物吐出来。
双方都想要资源和地位。
一个想保护自己的利益。
一个想争取更多利益。
二者之间没有缓和的余地。
两个物种的争斗,涵盖方方面面。
力量、体型、地盘,种群数量…………
巨蜥咬合力很强,反应速度也快。
应该可以轻松取得胜利吧?
作为老牌霸主,巨虫的反应是慢。
可它的外骨骼跟毒液也不是吃素的。
面对坚硬的外骨骼,巨蜥根本无从下嘴。
贸然进攻还要冒着被毒死的风险。
巨虫完全可以仗着防御优势。
以伤换伤,等巨蜥攻击在反击。
而巨蜥也可以仗着反应快,直接逃跑不跟巨虫缠斗。
再怎么样它们都是生物,需要进食维持生命。
可资源是有限的,你拿了一份,别人就少一份。
这就苦了其他物种,给它们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无数动物沦为斗争牺牲品。
被无情的碾碎沦为口中的食物。
只为了让战争这个庞大机器继续运转下去。
吴明持观望态度,没有直接出手干预。
只是每次直立猿快要灭绝,才出手让直立猿保持在稳定数量上。
“巨虫和巨蜥的争斗,刚好给猿类上上压力。”
“免得它们又隔着安于享乐。”
在巨虫和巨蜥的围捕下,直立猿的数量锐减。
从原本上万只,迅速跌落到仅仅几千只。
生命总会找到出路,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
外在压力加快了,猿群的演化速度。
种群得以延续下去。
原因很简单,演化慢的都死了。
活下来的都是经过自然筛选的天选之子。
也就是所谓的幸存者偏差。
几十万年内,在激烈的竞争威胁下。
直立猿类分化成了两个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