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端静皇后之所以冒着底牌暴露的风险也要召见李安,还是担心他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忽悠,起兵去造乾元帝的反。
有件事不得不说,那便是乾元帝一生,真的像是开了挂一样。
差不多相当于刘秀跟李世民的合体。
幼年时,原本只是臻侯府上一个不受重视的庶子,却自己闯荡江湖,结识了后来的武国公黎尽、武林盟主叶擎天等人。
还得到大业帝的掌上明珠端静公主的青睐,成为了当朝驸马。
后来,各地发生叛乱。
李天策在父亲的命令下,以驸马的名义入主皇宫,配合臻高祖夺走了大业帝的江山,可臻高祖却立了别人为太子。
还纵容太子清扫李天策势力,将他逼到了东海一个小渔村里。
也就是在这时,李天策开启了“刘秀模板”,带领一群江湖草莽反击,竟然以几百人兵力开局,硬生生打败了当时拥兵百万的大臻。
一路所到之处,敌人不是遭遇洪水,就是地震。
甚至攻打皇城的时候,老天爷连演都不演了,直接天降陨石摧毁了城门楼。
让李天策长驱而入,成为了后来的“乾元帝”。
最后杀尽亲族,只留了一个臻高祖,还囚禁到死,十七个孙子甚至没有一个知道他长啥模样!
“说起来,我现在好像还真有点像父皇!”
李安忽然想到,自己父亲年少的时候,似乎也以摆烂做伪装,甚至还因为“无知”调戏当朝公主,被家里打了个半死。
却无人想到,他不仅一切都是伪装,最终还把自己调戏的公主给娶了。
没错,就是李安的母亲,端静皇后!
“母亲真正担心的,是我走父皇的老路,学他那样,带着几百人就造反!”李安在心里道:“那真的很难,不是谁都能像乾元帝一样,既有李世民招揽人心的本事,还有刘秀一样的运气。”
另外,乾元帝也不是臻高祖。
不良人查了那么多年,至今为止也只知道他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位威震江湖的无上大宗师,现如今的修为境界、所练绝学,一概不知!
整个人就像是谜一样!
“母后那边把你交给了我,可是,今日她召我进宫,已经暴露了你是她的下属,父皇那边能容忍吗?”
离开的路上,李安询问林象华。
但对此,林象华却并不担心,摇头说:“陛下从来就没有在意过身边的人投靠皇子,只要做事守规矩,不要触碰底线即可!”
作为大内统领,林象华,自然是了解乾元帝的。
当初掌印太监张震投靠太子,他都能当做没看到,若非太子实在愚蠢,欺上瞒下触犯了乾元帝的底线,张震根本就不会出事。
“只是,闫大人死在国宴上,大内侍卫脱不了责任,一个月后……卑职怕是就不能再为殿下效力了!”
说到这里,林象华也是一脸的无奈。
刑部尚书是在宫门外被刺杀的,根本不是他的责任,但他放任一个将死的大臣入内,导致国宴上出现血案,却又难辞其咎。
即使因此被杀头,也不算太冤枉。
只是原本,以他大内统领的身份跟大宗师的实力,铁定会有皇子想要招揽,为他求情,到时候应当可以免死,混个戴罪立功。
可现在,端静皇后把他交给了李安。
这几乎已经算是半个“前朝余孽”,恐怕不可能有人为他说话了。
“放宽心,刑部的人可不想死,会在一个月之内找到真凶的!”李安拍了拍林象华的肩膀,安慰说:“至于你,还是去好好保护刑部的人,别让他们也遭了毒手。不然到时候,就是大罗神仙下凡,也救不了你喽!”
说罢,再次混入名士那一桌,蹭吃蹭喝听起了八卦。
而与此同时,另一边,刑部众人查了半天,却发现根本没有任何线索:说仇杀吧,刑部尚书得罪的人实在太多了,根本无从查起。
有的是犯人以及犯人同党,想把他碎尸万段。
说是党争,又没有目标。
因为闫尚书是个实干型的官吏,他吃了朝中潜规则下的“津贴”,不算清官,可又一门心思扑在政务上,连党争都不参与。
正因为如此,清流、贪官、各位皇子,都不会针对他。
没理由出手。
因为打掉了他,并不意味着自己的人就能上位,没意义。
“元芳,对于这事,你怎么看?”狄仁杰专注思考案情,某一时刻,生出了一股时空错位的感觉,于是在灵感来了之后,下意识就来了这么一句。
让旁边的刑部众人,以及林象华,都有些疑惑。
“元芳是何人?”
“额,人老了,有时候会犯些糊涂。”狄仁杰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身边根本没有李元芳,虽然此时效忠的主子也姓李,却已经不再是身处大唐。
只是,林象华闻言,却道:“狄大人,我观您可不算老,也不糊涂!”
天书召唤的人物,是死而复生的状态,有着生前的全部记忆。
但年龄其实不是固定的。
而是可以按照需要,随便调节,并且实际体力,始终保持在巅峰状态——严格来说,他们其实并不是复活,而是被李安利用气运,通过天书给“封神”了!
他们没有寿命限制。
甚至被杀了,都只是损耗气运,当重新积累到气运后,就可以复活!
“怎么说?”狄仁杰道。
他发现林象华的观察力,似乎跟普通武将不一样。
又想起,林象华并非单纯的武者,而是读书人出身,当初甚至想要考状元的。只是因为战乱,被迫苦练武艺防身,结果练着练着,就练成了大内统领。
“狄大人应当是想到了一些线索!”林象华说。
“没错!”狄仁杰点头,道:“闫大人被刺杀一事,看似复杂,但抽丝剥茧之后,其实杀人动机只有一点!”
“哪一点?”
“灭口!”狄仁杰说:“无论是报复,还是党争,乃至各种阴谋,都不会选择让他死在国宴上。因为那迎来的必定是圣上震怒,下令彻查,完全就是给自己招灾!”
当然,也有可能是为了捣乱国宴,打击乾元帝威名。
但那不会偷偷做,而是会明着派遣死士捣乱,且刺杀的人也不应该是刑部尚书,在名士那边杀几个,远比杀官员效果要好得多。
“所以呢?”
“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必须杀死闫大人,才会不选时间、不择手段的动手!”狄仁杰说:“只是有一点我想不明白,凶手为何不在宫门外直接杀死闫大人灭口,而是宁愿暴露自己身为‘大宗师’的身份,也要让掌力蓄而不发,直到宴会之上才让闫大人毙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