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帐内,众人围坐,气氛凝重。
张莹眉头紧锁,率先打破沉默。
“曹军加强戒备,这火攻之计怕是要多些变数了。”
曹操轻抚胡须,面色忧虑。
“是啊,若不能顺利实施火攻,战局恐对我方不利。”
黄盖双手抱臂,眼神坚定。
“诸位莫慌,依我看,只要有东风相助,火攻仍可成功。”
吕布挠挠头,一脸茫然。
“东风?这东风哪能说来就来,难不成还能凭空变出来?”
诸葛亮一直静坐在旁,此时微微一笑,站起身来。
“东风,我自有办法借来。”
张莹眼中闪过一丝疑惑,看向诸葛亮。
“孔明先生,这借东风之说,当真可行?”
诸葛亮负手而立,目光望向营帐外。
“自然可行,只需选定吉时,搭建七星坛,我便可与天地沟通,借来东风。”
曹操微微皱眉,心中有些怀疑。
“先生虽足智多谋,但这借东风之事,太过玄奇,只怕……”
诸葛亮自信满满,打断曹操的话。
“曹丞相放心,亮既然敢说,就有十足把握。只是……”
说到此处,诸葛亮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张莹心中一紧,忙追问。
“只是什么?先生但说无妨。”
诸葛亮长叹一口气,缓缓说道。
“这借东风实则是与云中君做交易,而交易的代价,便是蜀汉二十年国运。”
此言一出,营帐内顿时一片寂静。众人皆是一脸震惊,目光齐刷刷地看向诸葛亮。
张莹瞪大了眼睛,满脸难以置信。
“什么?用蜀汉二十年国运来换东风?这代价也太大了!”
黄盖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
“孔明先生,这万万不可啊!蜀汉国运关乎兴衰存亡,怎能轻易舍弃?”
吕布也跟着嚷嚷起来。
“就是就是,这不是得不偿失嘛,咱再想想别的办法。”
曹操沉默片刻,开口说道。
“先生此举,实在冒险。虽说眼下火攻需东风助力,但以国运为代价,实难让人接受。”
诸葛亮面色沉重,环视众人。
“我又何尝不知这代价巨大,但如今局势紧迫,若没有东风,火攻难以成功,赤壁之战必败无疑。蜀汉或许连二十年都撑不到。”
张莹心急如焚,上前拉住诸葛亮的衣袖。
“先生,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这蜀汉二十年国运一旦失去,后果不堪设想啊。”
诸葛亮无奈地摇摇头。
“与云中君的交易,规则既定,无法更改。我也是权衡再三,才做出这个决定。”
黄盖来回踱步,满脸焦急。
“这可如何是好?难道真要眼睁睁看着蜀汉国运受损?”
吕布嘟囔着:“要不别借这东风了,大不了咱们再拼拼武力。”
曹操皱着眉头,沉思道:“武力对抗,我方胜算不大。但这国运之事,确实棘手。”
张莹咬着嘴唇,眼神中透露出不甘。
“难道就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吗?先生,您再好好想想。”
诸葛亮闭上眼睛,片刻后缓缓睁开。
“我已与云中君达成契约,交易已成定局,无法更改。只是这后果,唉……”
黄盖一拳砸在桌子上。
“罢了罢了,为了当下战局,也只能如此了。只希望日后能有补救之法。”
曹操微微点头。
“也只能先顾眼前了。先生,何时搭建七星坛借东风?”
诸葛亮掐指一算。
“三日后便是吉时,届时我会登上七星坛,与云中君沟通。”
张莹心中依旧担忧,却也无可奈何。
“只盼这东风能顺利借来,赤壁之战能大获全胜。”
接下来的两日,众人忙着筹备七星坛。工匠们日夜赶工,按照诸葛亮的要求搭建。
张莹每日都会去查看进度,心中始终牵挂着那蜀汉二十年国运。
“这借东风之事,真的能如孔明先生所言顺利吗?蜀汉国运又该如何是好?”她时常暗自思索。
第三日,七星坛终于搭建完毕。坛高九尺,共有三层,每层都插满了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天色渐晚,诸葛亮身着道袍,手持桃木剑,登上七星坛。
坛下,张莹、曹操、黄盖、吕布等人齐聚,目光紧紧盯着坛上的诸葛亮。
诸葛亮口中念念有词,手中桃木剑不时挥舞。随着他的动作,坛上的旗帜舞动得愈发剧烈。
突然,天空中乌云密布,狂风骤起。众人不禁心生敬畏。
“这是云中君要来了吗?”吕布紧张地说道。
张莹紧紧攥着衣角,眼睛一刻也不敢离开诸葛亮。
过了许久,诸葛亮停下动作,长舒一口气。
“东风已借到,不出半个时辰,便会刮起东南风。”
话音刚落,众人便感觉到一股微风拂面,风向正是东南方向。
“真的借到东风了!”黄盖惊喜地叫道。
曹操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先生果真神机妙算,这东风来得及时。”
然而,张莹却高兴不起来。她想到那蜀汉二十年国运,心中满是忧虑。
“孔明先生,这借东风之事虽成,但蜀汉国运……”张莹欲言又止。
诸葛亮叹了口气。
“事已至此,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当务之急,是打赢这场赤壁之战。”
此时,远处传来士兵的呼喊声。
“报!东南风已起,江面风浪渐大!”
黄盖兴奋地说:“时机已到,我这就率船队出发,实施火攻之计。”
曹操点点头。
“好,黄将军小心行事,我等在后方接应。”
黄盖带领着数十艘装满易燃物的战船,朝着曹军水寨驶去。
张莹望着远去的船队,心中默默祈祷。
“希望火攻能成功,也希望蜀汉国运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在东南风的助力下,黄盖的船队很快接近了曹军水寨。
“点火!”黄盖一声令下,士兵们纷纷点燃战船。
瞬间,数十艘战船变成了一个个大火球,顺着风向曹军水寨冲去。
曹军没想到会突然刮起东南风,一时间惊慌失措。
火船撞上曹军战船,火势迅速蔓延开来。整个水寨陷入了一片火海。
“杀啊!”黄盖率领士兵们趁势冲向曹军。
张莹在岸上看着这一切,心中既激动又担忧。
“赤壁之战,能否就此扭转战局?蜀汉国运又将何去何从?”她的心中充满了疑问。
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动地。曹军大乱,四处逃窜。
吕布兴奋地挥舞着方天画戟。
“哈哈,看这曹军被烧得屁滚尿流,痛快!”
曹操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此役若胜,天下局势将大大改变。”
然而,张莹的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那熊熊燃烧的大火。
“这火攻虽能取胜,但蜀汉二十年国运的代价,实在太大了。”她喃喃自语。
战斗持续了几个时辰,曹军大败。许多战船被烧毁,士兵死伤无数。
黄盖带着胜利的消息回到岸上。
“哈哈,火攻成功,曹军大败!”
众人欢呼雀跃,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但张莹却独自走到一旁,眉头紧锁。
诸葛亮走到她身边。
“姑娘不必太过忧虑,虽然付出了蜀汉二十年国运的代价,但此役若能奠定我方优势,也算是值得。”
张莹抬起头,看着诸葛亮。
“先生,这蜀汉国运受损,日后可还有补救之法?”
诸葛亮沉思片刻。
“如今只能先稳定局势,再慢慢寻找补救之法。但此事充满变数,难以预料。”
张莹叹了口气。
“只希望这代价不会让蜀汉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此时,曹操走过来。
“此次赤壁之战大获全胜,全赖先生借东风之力。只是这蜀汉国运之事,还望先生多多留意。”
诸葛亮点点头。
“曹丞相放心,亮自会竭尽全力,尽量减少蜀汉国运的损失。”
众人又商议了一番战后事宜,便各自散去。
张莹回到营帐,躺在床上,却久久无法入睡。
她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诸葛亮借东风时的情景,以及那被烈火吞噬的曹军水寨。
“这一场胜利,真的能掩盖住蜀汉二十年国运的损失吗?未来又会发生什么呢?”她越想越心烦意乱。
突然,营帐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张莹起身开门,只见是黄盖。
“黄将军,这么晚了,找我何事?”张莹问道。
黄盖一脸严肃。
“姑娘,我今日思虑再三,觉得这蜀汉国运之事非同小可。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得想办法做点什么。”
张莹眼中闪过一丝希望。
“黄将军可有什么主意?”
黄盖沉吟片刻。
“我听闻南疆有一些神秘的秘法,或许能对国运有所帮助。不如派人前往南疆探寻一番。”
张莹点点头。
“此计可行。只是不知派谁去合适?”
黄盖想了想。
“此事需谨慎行事,我觉得可以派一名可靠之人,最好是熟悉江湖之事的。”
张莹思索片刻。
“我倒是认识一人,名叫赵云,武艺高强,为人忠义,或许可以派他前往。”
黄盖赞同道:“甚好,赵云将军值得信赖。此事就交给他去办吧。”
于是,张莹和黄盖商定,尽快派人去通知赵云,让他即刻前往南疆探寻秘法。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赵云此时也面临着一场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