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心若冰清,天塌不惊

“???”

张居正看着鹿清甲一脸正色,似刚才的话不是开玩笑,脸色不由的一怔。

老登!

你认真的吗!?

让我亲自上门给徐骁磕两个!?

怎么!?

咱们白鹿书院脸都不要了吗!?

“心若冰清,天塌不惊...心若冰清,天塌不惊...”

张居正心中默念几声,这才将胸口的郁结之气散开。

可鹿清甲却不知自己把堂堂白鹿书院的一代大儒兼院长,气得心中默念道家的冰心决,这才没有暴走。

他反而接着说道:“唯有这般,方能以最快的速度让我们白鹿书院与将军府冰释前嫌!”

说着,鹿清甲煞有其事的又道:

“毕竟当年的确是我们白鹿书院有错在先,徐骁驻守边境,即便双手沾满了鲜血,却也是那些南蛮子的血。”

“若不是徐骁在战场上纵横捭阖,直杀的那群南蛮子胆寒,离阳皇朝的南方边境又何来这几十年的和平?”

鹿清甲似越说越起劲,又接着道:

“可当年我们书院的那群学生,为了得到陛下的关注,便借着南蛮给予徐骁的‘人屠’称号,口诛笔伐、肆意攻击!”

说完,他瞥了一眼张居正:“说来,当年已是白鹿书院院长的你,也有着莫大的责任。”

“呼哈...呼哈...”

张居正在鹿清甲的这番话下,胸口以肉眼可见的幅度起伏着。

嘴里还发出阵阵的粗气喘息声,胸口闷的不行。

“咦!?院长,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这几日夜风微凉,让你偶感了风寒?”

鹿清甲不明所以,道:

“可不对啊,以院长你的儒道品级早已不受百病侵扰,断不会得什么风寒啊...”

“够了!”

张居正双眼狠狠的瞪了鹿清甲一眼,喝道:

“鹿老登,你这是让我上门道歉吗?你这是想让我们白鹿书院的脸全都丢光吧!?”

人在无语时,是真的会笑。

张居正此时终于明白了这句话。

他面露一个自嘲的笑容,接着道:

“当年咱们书院的那群学生对徐骁大举攻讦时,老夫恰巧处在闭关中,等老夫出关后,那徐骁都已经准备马踏书院了!”

说到这里,张居正似想到了什么,眸光微微闪动,便又接着道:

“若说真有责任,你这鹿老登与李自成,还有江守白才应该占大头吧?”

“当年学生闹事时,你三人可都没有出面阻拦,这才让事情愈演愈烈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言罢。

张居正的目光在三位大儒的身上一一扫过。

感受到这位院长的目光,李自成与江守白有些羞愧的低下了头。

正如张居正说的一样。

当年这两位书大儒亦是想让世人的焦点聚在书院之上,这才放任那些学生对徐骁口诛笔伐!

毕竟儒道没落了几百年,世人都快遗忘了白鹿书院。

“那不管,总归来说,你是书院的院长,不论你愿不愿意,此事你都需负最大的责任!”

鹿清甲却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开口说道。

闻言,张居正眼角一跳,根根青筋暴起。

眼看这位院长即将暴走,却又见鹿清甲朝着徐长生的方向看去,惊讶道:

“好小子,这就开始与亚圣的本命字融合了?”

闻声,张居正心中的怒意瞬间消散,连忙也将视线投向了徐长生。

只见此刻的徐长生静静站立,双眼微闭。

眉心处。

玄清缭绕。

那枚金色的小字‘荡’若隐若现。

与此同时。

徐长生的身后还有着一道虚影浮现。

虚影面容模糊,长袍咧咧。

白鹿书院的四位大儒在看到这虚影的一瞬,便将其认了出来。

六百年前的那位亚圣虚影!

而徐长生这边,在金色小字没入眉心的一刻,他的神识便出现在了一座断峰之上。

断峰的边缘处,有着一道背影盘膝而坐。

背影白衣胜雪。

宽厚的双肩似这片天地的脊梁般。

让人有一种伟岸而高耸的感觉。

正当徐长生想要迈步上前,瞧一瞧背影的真容时。

“吼!——”

远处有着一道龙鸣如春雷炸开,滚滚而来,直震的人耳膜生疼。

徐长生抬眸看去,便看到天地的尽头,有着一团黑点正朝断峰疾驰而来。

随着黑点的不断接近,其真容也逐渐显现在他的眼前。

那是一条长达百丈的黑色巨龙。

似乌金浇铸的龙躯腾挪间,将周围的虚空震荡的一阵摇曳。

“黑色巨龙吗!?...”

徐长生的双眸死死的盯着那条由远及近、腾挪而来的黑龙之上。

龙呈黑,是为不祥!

徐长生隐约有了一些猜测。

“眼前的这番场景,很可能是六百年前亚圣甲子荡魔的终极之战!”

当那枚金色的小字没入眉心的时候,徐长生便知道了此字乃是亚圣凝聚而出的本命字。

而眼下那自天地尽头摇曳着龙身腾挪而来的黑龙,又散发着滔天的魔意。

徐长生便能猜出当下的场景是怎么一回事。

至于那道盘膝而坐背影的身份,自然也呼之即出!

亚圣!

六百年前的那位儒道亚圣!

“当年的甲子荡魔到底发生了什么?”

徐长生呢喃一声,脑中不断回想着有关甲子荡魔的种种事情。

相传,六百年前,儒道亚圣在荡尽天地大魔后,又经历了一场终极之战。

而也正是在这终极一战中,成道亚圣的儒家大儒亦是受了不可逆的道伤。

苦撑几年后。

便直接坐化在天地间。

至此。

便是儒道六百年的没落。

而更让徐长生不解的是,有关六百年前亚圣甲子荡魔的事迹。

皆是人们通过人们以口相传的方式,一代又一代的流传了下来。

而自始至终,都不曾被人将其系统性的梳理一遍,然后整理成册,以供后人了解。

“离阳皇朝虽说建立于甲子荡魔之后。

可世间多有传闻,若不是六百前的这场甲子荡魔。

离阳皇朝的开国皇帝也无法凝聚天地气运,从而建立皇朝。

若真如传闻中说的一样,那离阳皇朝的皇族,自当要替甲子荡魔的亚圣诵经歌德。

万不可能像现在这般,朝廷编辑的任何书籍,都对亚圣的甲子荡魔只字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