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刻中的山东古代社会
- 孟凡港
- 2278字
- 2025-04-24 18:02:24
一 奏疏、诏敕、牓牒碑
奏疏、诏敕、牓牒等公文碑刻主要记述了历代对孔子、颜回及其家族人员的封谥、优免、赏赐及执事官的设置等内容。
历代对孔子都竞相进行封谥,奉其为社会群体的偶像,当成中国独一无二的圣人。西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元年)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为历代封谥之始。此后,孔子的地位越封越高,直到清康熙帝封其为“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并以“万世师表”题孔庙大成殿额。我们可以通过唐高宗《赠太师鲁先圣孔宣尼碑》[7]、宋真宗《敕修文宣王庙碑》[8]、金章宗《重修至圣文宣王庙碑》[9]、元成宗《加封制诏碑》[10]以及明世宗、清圣祖、清世宗、清高宗等众多加封碑看出,孔子被封为“文宣王”“至圣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历程。
与此同时,对孔子的父母、夫人也进行封谥。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宋真宗带领文武百官,临幸曲阜,谒庙祭孔,且追封孔子父母,这是封建统治者对其父母加封褒崇之始。立于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而重立于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的《加封启圣王制碑》[11]就记载了加封齐国公叔梁纥为启圣王,鲁国太夫人颜氏为启圣王夫人。立于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而重立于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的《加封文宣王夫人制诰碑》[12]称:“大成至圣文宣王妻并氏来嫔圣室,垂裕世家,笾豆出房,自流风于殷礼……皇皇文治,天其兴河图凤鸟之祥。可特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夫人。”
统治者不仅对孔子及其父母、夫人加以封谥,而且对其后代子孙也给予封谥。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1294)《衍圣公给俸牒碑》[13]记载:西汉宣帝始封孔子十三代孙霸为关内侯,号褒成君,食邑八百户。东汉光武帝改封十七代孙奋为褒成君,食邑两千户。至西晋武帝改封二十二代孙震为奉圣侯,食邑两千户。唐封崇圣侯、褒圣侯、文宣王,至北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改封四十六代孔宗愿为衍圣公,并有食邑。元朝建立以后,“累圣崇奉”,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三十一年(1294)授五十三代孙密州知州孔治中议大夫,袭封衍圣公,爵一品,散官四品。历明至清,一例袭封。
除了封谥外,历代屡屡颁赐孔氏后裔特权,如免差徭,赐祀田、赏钱物等。曲阜孔氏优免国家差徭由来已久,金世宗大定十九年(1179)《褒崇祖庙记碑》[14]记载:五十一代衍圣公孔元措,“其衣食所需,舍馆之安,皆行台严相资给之”。不仅如此,他的亲族三百多人,“皆坐享温饱,咸其所赐也”。至于“岁时之祭祀,宾客之往来,闾里之庆吊,穷乏之赡济”,也莫不依靠朝廷而取足。又如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孔颜孟三氏免粮碑》[15]记载:“蠲免本部参详孔颜孟氏子孙,合该地税三十三硕四斗二升,查勘□征粮数相同,若依山东宣慰司所拟优恤蠲免相应……更为照勘明白,别无差冒,依例施行。”到了明朝,孔氏御赐特权更多。位于孔府二门里东首的《朱元璋与孔克坚、孔希学对话碑》记载:元朝末年,第五十五代衍圣公孔克坚曾一再表示效忠于元朝统治者,为元顺帝镇压红巾军出谋划策。可是,朱元璋一旦得势称帝后,孔克坚马上专程去南京朝见朱元璋,对其恭顺备极。朱元璋则赞扬其祖宗“留下三纲五常、垂宪万世的好法度”,希望他家“于我朝代里再出一个好人呵”。两者关系密切以后,朱元璋马上赐给孔府土地2000顷,并钦拨林庙洒扫户、女户、乐户等115户,孔府大堂后的洪武二年(1369)《洒扫户碑》就记载了当时一部分钦拨人户名单。入清以后,清廷更加优待孔氏,嘉庆二十二年(1817)《重立免差徭碑》[16]规定:“凡先圣先贤四氏后裔,以及庙、佃两户,嗣后遵照旧例,遇有差徭,一体蠲免。”建立在政治、经济特权之上的是其文化上的特权,雍正元年(1723)《曲阜考院碑》[17]对科举考试有所规定:附近的邹、滕、峄等十一个县每县各占一个名额,而曲阜一县却占三个名额。县内除设立一般学校外,还专为孔、颜、曾、孟四氏子弟设置“四氏学”。
统治者经常拨赐礼器、祀田、学田、钱物、庙户等给孔庙,并设置执事官加以管理。如东汉桓帝永兴元年(153)《乙瑛置守庙百石卒史碑》[18]记载:司徒吴雄、司空赵戒以前鲁相乙瑛之言,上书请于孔庙置百石卒史一人,执掌礼器庙祀之事,桓帝准可,时乙瑛已离任,遂以孔龢补之。汉桓帝永寿二年(156)《韩敕造礼器碑》[19]记载:东汉末年,鲁相韩敕请求汉桓帝颁赐礼器给孔庙,并且号召官吏、士大夫出资。又如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御赐孔庙书物敕牒碑》[20]记载了宋真宗赐给孔庙大量的书籍与金银器物。清乾隆十四年(1749)《钦设执事官题名碑》[21]记载:清廷特设孔庙执事官,三品者二员,四品者四员,五品者六员,七品者八员,八品、九品者各十员。“凡此人员,著衍圣公于孔氏子孙内选择人品端方,威仪娴雅者,报部充补,汇奏以闻,每年各给俸银二十两。”碑阴则题镌执事官的姓名。
历代对颜回及其父母、夫人亦进行封谥。颜回字子渊,亦颜渊,是孔子最得意弟子。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独以颜回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为其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世宗改称“复圣”。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追封兖国复圣公及其夫人制碑》[22]记载:大元加封颜回为兖国复圣公,其妻宋国戴氏追封兖国夫人,谥贞素。元顺帝元统二年(1334)《加封颜子父母制词碑》[23]记载:颜回的父亲无繇加封杞国公,谥文裕;母齐国姜氏封杞国夫人,谥端献。除了封谥外,还颁赐颜氏子孙特权,免其赋役。明崇祯四年(1631)《优免颜氏杂役阖族感恩记碑》[24]记载:“至圣先师及复圣先祖,皆诞育于曲阜,故兹土为孔颜世居。自汉唐宋以来,代有优恤,至我朝尤加崇重,蠲其租,复其身,即流寓他处者,皆免差役,已百载有奇矣……奉此,遂将颜氏子孙一应杂泛差役伙夫等项,遵照帖文内事理,悉与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