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型与创制:五四文学语言研究
- 邓伟
- 375字
- 2025-04-22 16:58:31
第二章 胡适留学时期白话文思想及其汇流
胡适在美国留学期间有关白话文思想的成熟,是中国文学语言现代转型之中具有实质意义的突破——这也是五四文学语言研究的“前史”之二。通过对这一时期胡适“西方文学体验”的描绘,我们希望显现出不同于国内炽热政治氛围的另一海外空间——这也是一种较为特别的中国语言文字变革的小环境。此时胡适的态度为:“我主张用白话作诗,友朋中很多反对的。其实人各有志,不必强同。我亦不必因有人反对遂不主张白话。他人亦不必都用白话作诗。”[1]海外留学时期的青年胡适更多是处于一种孤立的状态,所以显示出一种较为“温和”的形象。
在此之后,胡适在海外经年思考而富有体系的缜密白话文理论与这一时期由国内社会的思想文化变动而推动的文学变革得以交集,并在《甲寅杂志》《新青年》的“通信”栏目之中得以实现,直接宣告了五四白话文运动与“文学革命”即将登上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