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述律平之死
耶律德光突然去世后,六十七岁的应天太后述律平准备拥立三儿子李胡为帝,继续行使太后摄政的权力。因此在见到德光遗体后,述律平滴泪未流,她面向南方悲怆地说:“待诸部宁壹如故,则葬汝矣!”
永康王兀欲在恒州擅立为帝,先遣人报知其祖母述律平。述律平怒曰:“我儿平晋取天下,有大功业,其子在我侧者当立,而人皇王背我归中国,其子岂得立耶?”兀欲率兵北向归承大统。一心想要宝贝儿子李胡当皇帝的述律平勃然大怒,立即派“天下兵马大元帅”耶律李胡率兵“讨逆”。然而她这个宝贝儿子完全是根废柴,不但不得人心而且毫无本事,很快就被打得大败而归。
这时降将李彦韬进谒辽太后,太后见他相貌魁梧语言伶俐,即令他隶属麾下。此时闻耶律李胡大败,便命李彦韬为排阵使,出拒兀欲。兀欲前锋就是伟王。伟王大呼道:“来将莫非李彦韬么?须知新主是太祖嫡孙,理应嗣位。汝由何人差遣前来抗拒?若下马迎降不失富贵;否则刀下无情,何必来做杀头鬼!”
李彦韬见来军势盛,本已带着惧意,一闻伟王招降,乐得滚鞍下马迎拜道旁。伟王大喜,更晓谕李彦韬部众,教他一体投诚免受屠戮。大众亦抛戈释甲情愿归降。两军一合倍道急进,不一日便达辽京。
述律太后派李彦韬出战,总以为他肯尽力,不料才过一宵即闻伟王兵到。述律平惊得手足失措悲泪满颐。长孙为帝,不知她为何伤心?
原来述律平不喜欢长子耶律倍,偏爱自己的幼子耶律李胡,一心想让他做将来的皇帝。
述律平得到李彦韬投降的消息又恨又急,契丹的精锐之师都随耶律德光南征,留在上京的只有宫卫骑兵和老弱残兵。年近古稀的应天太后亲自披挂上阵,陈兵于潢水北岸,与长孙兀欲及其支持者们隔河相望。
滚滚潢水,涌动着述律平心中的愤恨和不平,那满头的银发迎风飞舞,那失去右手的臂膀举在空中,这一切都证实,契丹的兴盛都与她有关,任何人都不能无视应天太后的权威,她的存在就是契丹的旗帜。
一场血腥的屠杀就在眼前。
在这个节骨眼上,出身贵族的耶律屋质挺身而出,劝述律平与兀欲讲和。耶律屋质对述律平说:“耶律李胡和兀欲都是太祖与太后您的子孙,国家并没有落入外人之手,您何必如此固执呢?我愿意代表太后前往议和。”在屋质和大臣的百般劝阻之下,几天后,祖孙俩见面了,但双方各不相让。
耶律屋质正色道:“人皇王舍父母之邦投奔他国,世上有这样做儿子的?太后您为了自己的私心偏爱篡改先帝遗命,妄授神器,至今还不肯承认。现在主上已经正位,你就答应算了。”当时耶律李胡在旁,听后变了脸色说:“有我在,兀欲怎么能即位?”耶律屋质说:“谁叫您残忍暴虐失了人心呢?”述律太后回过头来对耶律李胡说道:“从前我跟太祖宠爱你胜过别的孩子,不是我不想立你,是你自己没有这个能力!”
见太后这样说,李胡不得不承认世宗的皇位。最后达成横渡之约。
世宗帝位稳固后,将耶律李胡与述律太后囚禁在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墓地,关在石房子中派人守护。述律太后被迫在矮屋栖身。昼听猿啼,夜闻鬼哭,任她铁石心肠,也是忍受不住。
冰冷的石房子,冰冷的心灵,每当漫漫长夜来临时,述律平就会有一种失落与寂寞袭上心头,倍感凄凉和无奈。在契丹崛起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铁腕女性,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冰冷的石房子吞食了她的暮年。
她早已经习惯了权力的更替与争斗,在她生活的时代,所有的女性在她的面前都黯然失色。
一个时代随风而逝,述律平慢慢地走出了人们的视野。她超人的能力和才智,是契丹王朝最亮丽的一笔,她真正实现了女性的自我价值。
兀欲易名为阮,自号天授皇帝,改元天禄。国舅萧翰驰至国城,大局已经就绪,孤掌当然难鸣,也只能得过且过,进见兀欲,行过了君臣礼后,才报称张砺谋反已经伏诛。兀欲也不细问,但令萧翰复职了事。
原来张砺随辽主德光入汴,尝劝德光任用镇帅勿使辽人,萧翰因此怀恨。于是自汴州还至恒州,牵出张砺问道:“你教先帝勿用辽人为节度使,究怀何意?”
张砺抗声道:“中国人民非辽人所能治,先帝不用我言,所以功败垂成。我今转问国舅,先帝命你守汴,你何故不召自来呢?”
萧翰闻言更加忿恚,饬左右将张砺锁住。张砺恨恨道:“要杀就杀,何必锁我!”
萧翰置之不理,但令左右牵他下狱。越宿狱卒入视,张砺竟然气死了。
张砺、赵延寿同是汉奸,同是虏伥。张砺拜相,赵延寿封王,为虏效力,结果却是同死虏手。
兀欲已经定国,于是将先君德光安葬于木叶山营陵,追谥德光为嗣圣皇帝,庙号太宗。
临葬时遣人至恒州召冯道、和凝,可巧恒州军乱,指挥使白再荣等人逐出麻答并据定州,同时表顺汉廷。于是恒、定二镇仍为汉有。
冯道等乘隙南归,仍到中原来事新主,免为异域鬼魂。
960年十月,耶律李胡的儿子耶律喜隐谋反,耶律李胡受到连坐,最终死于狱中,时年五十岁。
却说后唐时期,一位甄姓农户的家里生了一个女孩,此时中原大地战火纷飞,农民的生活根本没有保障,迫于生计,农夫将女儿甄氏送入宫中做宫女,在这里她遇到了改变她一生命运的贵人——曹皇后。
曹皇后见其聪慧伶俐,长相端庄,就将她放在身边服侍,耳濡目染之下,甄氏出落得愈发端庄,而且做事稳重,深受曹皇后的喜爱。
公元936年,石敬瑭联合契丹灭了后唐,占领皇宫建立后晋。宫里的许多宫女都逃走了,可是甄氏却留了下来,甄氏能力出众,办事得体,很快就得到后晋皇后的赏识。甄氏前后服侍过两任皇后,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着,公元946年,甄氏已经四十岁了,但岁月并未在她的脸上留下多少痕迹!
一般人一生遇到一次亡国也就够倒霉了,甄氏竟然遇到了两次,因为后晋皇帝石重贵不愿向辽国称臣,耶律德光挥兵南下,以摧古拉朽之势灭了后晋。跟随国主南下的还有他的侄子耶律阮。在后宫中,耶律阮遇到了风姿绰约的甄氏,立即被她吸引,不顾众人的劝阻,纳其为妃。
第二年耶律德光病逝,经过一番争斗,耶律阮继承了皇位,同年四月将甄氏立为皇后,此时的的甄氏已经41岁,而耶律阮只有29岁。这件事遭到群臣的激烈反对,因为甄氏不仅年纪大,而且是汉人,这是绝对不可以的。无奈之下,耶律阮只好将原来的妃子萧撒葛只也立为皇后。
甄氏深受耶律阮的宠爱,而她并没有恃宠而骄,而是尽心辅佐皇帝,待人友善,可以说是一位德才兼备的贤后。可惜的是甄氏的结局却令人痛惜。
公元951年,刚建立北汉政权的刘崇向辽国称臣,请求辽国派兵支援攻打后周。耶律阮觉得后周立国未稳,正是出兵的好机会。他与甄皇后商议此事,甄氏认为不妥,极力劝阻世宗南下出兵。
但急于图谋中原的耶律阮一意孤行,坚持南下。他的生母、甄皇后、萧撒葛只皇后、宠臣耶律察割等也都从军随行。抵达归化州的祥古山时,辽军扎营休整。晚上,耶律阮在营帐中大摆宴席,祭奠父亲,他和众臣都喝得酩酊大醉。
入夜,早有预谋的耶律察割纠集亲信随从发动叛乱,杀入营帐,耶律阮和妻子甄皇后睡梦中双双被杀,随后萧撒葛只皇后也被残杀。
一个汉廷宫女与契丹君主的传奇跨国情缘以以悲剧结尾。甄氏的一生,平凡而传奇,大半生几十年如一日,在宫廷中过着平淡的侍女生活。人到中年成为亡国之女,机缘巧合又遇到生命中的真命天子,成为倍受丈夫宠爱的异国皇后,几年后却又死于非命,这样的人生经历,着实令人概叹。
更令她想不到的是,尽管她是名正言顺的正宫皇后,但死后并不被契丹皇室承认,编纂《辽史》的史官只将其列为“妃”,排在萧氏之后。死于非命后,她的尸体被草草埋葬在漫天荒野,直到十八年后辽景宗即位,才将其和萧后一起正式收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