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卷九十九·北·魏孝庄帝纪

孝庄皇帝名叫元子攸,是彭城王元勰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李妃。肃宗在位初期,因为元勰有在鲁阳护卫的功勋,元子攸被封为武城县开国公。他年幼时在皇宫内侍奉肃宗读书。等长大后,他风度神采出众聪慧,容貌非常俊美。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城门校尉、兼给事黄门侍郎,很受肃宗的亲近优待,长期在宫中当值。后来升任散骑常侍、御史中尉。孝昌二年八月,进封为长乐王。又转任侍中、中军将军。孝昌三年十月,因为兄长彭城王元劭的事情,转任卫将军、左光禄大夫、中书监,实际上是被外放。

到武泰元年春二月,肃宗驾崩,大都督尔朱荣准备前往京城,谋划废立皇帝之事。因为元子攸家族有忠诚和功勋,而且他在民间也有声望,尔朱荣暗中与元子攸联络,随后便率领部众前来。

夏四月丙申日,元子攸与兄弟在夜里向北渡过黄河;丁酉日,在河阳与尔朱荣会合。戊戌日,向南渡过黄河,元子攸即皇帝位。封兄长彭城王元劭为无上王,弟弟霸城公元子正为始平王。任命尔朱荣为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尚书令、领军将军、领左右,封太原王。己亥日,百官相继跟随,有关部门捧着玉玺印绶,准备好皇帝的车驾,在河桥迎接。庚子日,皇帝巡视黄河,向西到达陶渚。尔朱荣因为掌握兵权,便有了不轨之心,于是杀害了灵太后和幼主,接着杀害了无上王元劭、始平公元子正,又杀害了丞相高阳王元雍、司空公元钦、仪同三司元恒芝、仪同三司东平王元略、广平王元悌、常山王元邵、北平王元超、任城王元彝、赵郡王元毓、中山王元叔仁、齐郡王元温,公卿以下官员二千多人。尔朱荣布置骑兵护卫皇帝,将皇帝迁到临时的营帐。不久后尔朱荣后悔,叩头谢罪,这些事记载在《尔朱荣传》中。辛丑日,皇帝进入皇宫,登上太极殿,下诏说:“太祖顺应天命而降生,在燕代地区兴起,历代圣君光辉相继,帝业兴隆。本希望能弘扬这宏大的基业,使之永无穷尽。怎料多灾多难,遭遇厄运,致使妖邪悖逆四起,朝廷内外都受到侵犯,朝中没有忧国恤民的大臣,民间多有怨恨痛苦的百姓,这实在是因为女主专权,导致国家颠覆。孝明皇帝性情温和顺从,一直隐忍,却突然离世,众人都对此感到疑惑。竟然让胡氏所生的孩子(指假称皇子即位的幼主),入主皇位,但凡有良知的人,无不感到失望。太原王尔朱荣,世代心怀忠孝,功劳古今罕见,从晋阳起兵赶赴国难,在黄河洛水一带会合各方力量,推举辅佐我,顺应这重大的天命。我的德行比不上少康,治国之道有愧于先王的基业,却以渺小之身,君临天下,就像涉足深渊大海,不知如何前行。可大赦天下,改武泰年号为建义元年。跟随太原王督战的将士,普遍加官五阶;在京的文官加两阶,武官加三级。免除天下租役三年。”壬寅日,太原王尔朱荣上表,请求追谥无上王为皇帝。其余在河阴遇害的人,诸王、刺史追赠三司之职,三品官员追赠尚书令、仆射之职,五品官员追赠刺史之职,七品以下官员以及百姓追赠郡守、镇将之职。各位死者的子孙,允许立继承人,授予封爵。皇帝下诏听从他的建议。癸卯日,任命前太尉公、江阳王元继为太师、司州牧;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相州刺史、北海王元颢为太傅、开府,仍担任刺史;平东将军、光禄大夫、清渊县开国侯李延实为太保,进封阳平王,不久转任太傅;安南将军、并州刺史元天穆为太尉公,封上党王;侍中、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杨椿为司徒公;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顿丘郡开国公穆绍为司空公,兼任尚书令,进爵为王;使持节、车骑大将军、雍州刺史、上党公长孙稚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为王,不久改封冯翊王;中军将军、殿中尚书元谌为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封魏郡王;中军将军、给事黄门侍郎元顼为东海王;金紫光禄大夫、广陵王元恭为仪同三司。甲辰日,追复已故广阳王元渊、已故安乐王元鉴的爵位。通直散骑常侍、敷城王元坦为咸阳王,谏议大夫元贵平为东莱王,直阁将军元肃为鲁郡王,秘书郎中元晔为长广王,冯翊郡开国公源绍景恢复先人的陇西王爵位,扶风郡开国公冯冏、东郡公陆子彰、北平公长孙悦都恢复他们先人的王爵,让北平王元超恢复为安定王。丁未日,下诏朝廷内外解除戒严。庚戌日,封大将军尔朱荣的次子尔朱叉罗为梁郡王。下诏让蠕蠕国主阿那瓌朝拜时不用自称名字,上书时不用称臣。

也就在这个月,汝南王悦、北海王颢、临淮王彧先后逃亡到萧衍那里,郢州刺史元愿达据城向南反叛。五月,朝廷任命大将军尔朱荣为北道大行台,尚书右仆射元罗为东道大使,征东将军、光禄勋元欣为副使,巡察地方,奖惩官吏,可先行事再奏闻。辛酉日,皇帝在邙阴为返回晋阳的尔朱荣饯行。

丙寅日,皇帝下诏,提到自孝昌末年以来,法令混乱,许多心怀忠诚、坚守本分之人的诉求被阻隔,冤屈无处申诉,诸如被无端怀疑、选举不公、赋役繁重等问题众多。皇帝表示要在华林东门亲自审理冤狱,解决积压的问题。己巳日,齐州郡民贾皓聚众造反,夜袭州城,天亮后逃走。乙亥日,晋州刺史樊子鹄攻克唐州,斩杀刺史崔元珍、行台郦恽,将首级传送到京师。壬午日,朝廷下诏寻求有德行、文艺、政事能力且刚正强直之人,要求各地官员上报相关人才,举荐三人以上有赏,举荐不当则罚。同时对军勋的授予规则进行了调整。此时,萧衍派曹义宗侵犯荆州,癸未日,朝廷任命费穆为使持节、都督南征诸军事,节度荆州刺史王罴前去征讨。

六月,皇帝追封兄长真定县开国公子直为陈留王,对一些官员进行了升职任命。南荆州刺史李志据城反叛,通直散骑常侍高乾邕及弟弟等人在齐州平原率流民起兵,多次击败州军,后在元欣宣谕旨意后投降。这个月,葛荣因缺粮,派任褒率三万多辆车南下侵扰,到达沁水。朝廷一方面任命高昌王世子光为平西将军等职,另一方面派天穆率人征讨任褒。皇帝因寇乱未平,避居正殿,自责减膳,还颁布招募规则,广纳忠勇之士,召集有识之士到华林园讨论国事。此时,幽州平北府主簿邢杲在青州北海率十余万河北流民造反,自称汉王,年号天统,朝廷派李叔仁率军征讨,还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民众带私马武器从军的政策。皇帝还宣布要亲率大军扫平燕代,安排了尔朱荣、天穆、杨椿、穆绍等人分率大军出征。这个月,葛荣的部队退到相州之北驻扎。

秋七月,朝廷对从征官员的优阶规则进行了规定,还让唐景宣在东郡招募流民。齐献武王在邺西北劝降了葛荣手下七个称王的别帅及万余部众。乙丑日,尔朱荣被加封为柱国大将军、录尚书事。辛巳日,尚书奏请停止百官的公给衣冠等物品。壬子日,光州人刘举在濮阳聚众数千造反,自称皇武大将军。这个月,高平镇人万俟丑奴称帝,设置百官。临淮王彧也从江南回到朝廷。八月,太山太守羊侃据郡联合萧衍的将军王辩攻打兖州。甲辰日,宗正珍孙在濮阳击败并平定了刘举的反叛,临淮王彧被任命为仪同三司。同月,葛荣率军围攻相州。九月,朝廷派天穆征讨葛荣,元欣被封为沛郡王。壬申日,尔朱荣率七万骑兵在滏口击败并擒获葛荣,其余部众全部投降,冀、定、沧、瀛、殷五州得以平定。乙亥日,因平定葛荣,朝廷大赦天下,改元永安元年。辛巳日,尔朱荣被任命为大丞相、都督河北畿外诸军事,他的两个儿子也进爵为王,杨椿被任命为太保,城阳王徽为司徒。

冬十月,尔朱荣将葛荣押送到京师,皇帝亲临阊阖门,葛荣叩头谢罪后被斩于都市。朝廷对一些官员进行任命和加封,还增加了尔朱荣的封地并加授太师。庚戌日,于晖与齐献武王去征讨羊侃。壬子日,太师江阳王继去世。癸丑日,李侃希恢复其祖南郡王爵。这个月,李叔仁征讨邢杲失利。费穆大破萧衍军,擒获曹义宗押送京师。萧衍立北海王颢为魏主,进入南兖之铚城。十一月,朝廷对一些皇室子弟进行封王。齐献武王等人在瑕丘大破羊侃,羊侃逃到萧衍那里,兖州得以平定。戊寅日,天穆被任命为大将军、开府,世袭并州刺史,元凝被封为东安王。十二月,朝廷诏命于晖回师征讨邢杲,军队驻扎在历下。这一年,葛荣余党韩楼又占据幽州反叛。

永安二年的春天,正月甲寅日,于晖所部的都督彭乐率领两千多骑兵向北投奔韩楼,于是大军班师回朝。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军队内部的不稳定,将领的叛逃对军队士气和作战计划都可能产生不小的影响。

二月癸未初一,朝廷下诏,规定禁卫官员中从军立有战功以及受伤的人,在选拔任用的时候优先考虑。甲午日,皇帝追尊父亲为文穆皇帝,庙号肃祖,母亲为文穆皇后。燕州百姓王庆祖在上党聚众,自称为王,柱国大将军尔朱荣前去征讨并将其擒获。壬寅日,朝廷诏命散骑常侍、济阴王晖业兼任行台尚书,督率都督李德龙、丘大千镇守梁国。这一系列人事任命和对叛乱的平定,都是为了维护北魏的统治秩序。

三月壬戌日,朝廷诏命大将军、上党王天穆与齐献武王一同征讨邢杲,看得出朝廷对邢杲叛乱的重视,派出两位重要将领合力平叛。

夏天四月癸未日,朝廷将肃祖文穆皇帝及文穆皇后的神主迁入太庙,朝廷内外的百官普遍晋升一级。对京城地区实行特赦,死罪降为流刑的减一等处罚,徒刑以下的全部赦免。庚子日,又诏命太原王尔朱荣手下的将士全都普遍晋升两级。辛丑日,上党王天穆、齐献武王在齐州的济南大破邢杲,邢杲投降后被押送到京师,在都市中被斩首。而此时元颢攻陷考城,俘获了行台元晖业、都督丘大千,北魏的局势依旧紧张,这边叛乱刚平定,那边又有新的势力入侵。

五月壬子初一,元颢攻克梁国。丁巳日,朝廷任命抚军将军、前徐州刺史扬昱为使持节、镇东将军、东南道大都督,率领部众镇守荥阳;尚书仆射尔朱世隆镇守虎牢;侍中尔朱世承镇守崿岅。辛酉日,下诏对带着私人马匹武器从军的人给予优阶授官。壬戌日,再次下诏招募士兵,按照征讨葛荣时的标准执行。甲子日,又下诏让官员和百姓提供马匹,根据情况给予不同的优阶。乙丑日,朝廷内外戒严。癸酉日,元颢攻陷荥阳,擒获杨昱,尔朱世隆弃守虎牢逃回。甲戌日,皇帝向北巡视,乙亥日,前往河内。丙子日,元颢进入洛阳。丁丑日,朝廷进封城阳县开国公元祉为平原王,安昌县开国侯元鸷为华山王,并加授仪同三司。戊寅日,行台崔孝芬、大都督刁宣在梁国击败元颢的后军都督侯暄,将其斩杀,擒获他的士兵三千人。朝廷任命侍中、车骑将军、尚书右仆射尔朱世隆为使持节、行台仆射、本将军、相州刺史,镇守邺城,可相机行事。又下诏对上党地区百岁以下九十岁以上的人授予三品郡官职,八十岁以上的授予四品郡官职,七十岁以上的授予五品郡官职。太原王尔朱荣在长子与皇帝会合,当天就回师。上党王天穆向北渡河,在河内与皇帝会合。六月己丑日,仪同三司费穆被元颢杀害。壬寅日,攻克河内,斩杀太守元袭、都督宗正珍孙,各方势力此消彼长,北魏局势愈发复杂。

秋天七月戊辰日,都督尔朱兆、贺拔胜从硖石趁夜渡河,击败元颢之子元冠受以及安丰王延明的军队,元颢败逃。庚午日,皇帝回到华林园,登上大夏门,大赦天下。任命使持节、车骑将军、都督、颍川郡开国公尔朱兆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下诏因为前朝的勋书多有假冒,应该全部焚毁。如果是效力显著被当时人所知晓的,另外加以赏赐。蕃客以及边境酋长献城投降,有功劳却还未被论功行赏的,不在焚毁之列。北来的军士以及随驾的文武官员、在马渚起义的人,普遍加五级;河北任职的官员,加二级;河南起义以及迎接皇帝的官员,还有中途护驾随从的,也加二级。壬申日,任命柱国大将军、太原王尔朱荣为天柱大将军,加赐前后部羽葆、鼓吹。癸酉日,临颍县的士兵江丰斩杀元颢,将首级传送到京师。甲戌日,任命将军、上党王天穆为太宰,司徒公、城阳王徽为大司马、太尉公。乙亥日,在都亭宴请犒劳天柱大将军尔朱荣、上党王天穆以及北来的都督将领,拿出三百宫女、数万匹缯绵杂彩,分别赏赐给他们。又对各州郡派使者到行宫上表的官员,都加升一大阶。丁丑日,抓获元颢的弟弟元顼,在都市中将其斩首。下诏将接受元颢封爵赏赐、官阶的,全部追夺回来。己卯日,任命镇东将军、南青州刺史元旭为襄城王,平南将军、南兖州刺史元暹为汝阳王。闰月辛巳日,皇帝才开始居住在宫内。辛卯日,任命车骑将军、兼吏部尚书杨津为司空。巴州刺史严始欣占据州城向南反叛,萧衍派他的将领萧玩、张鸿、江茂达等人率领部众前去支援,北魏的边境地区又陷入动荡。

八月庚戌初一,朝廷下诏,所有公私债务,一钱以上到巨万以下的,全部禁止追讨,不得索要。已未日,任命侍中、太傅李延实为司徒公。丁卯日,封瓜州刺史元太荣为东阳王。甲戌日,侍中、太保杨椿退休。乙亥日,诏命车骑将军、右光禄大夫奚毅根据情况授予天柱大将军尔朱荣、太宰天穆手下有功劳以及祖父叔伯年老的人不同等级的州牧郡守官职。

九月,大都督侯渊在蓟地征讨韩楼,将其击败并斩杀,幽州得以平定。但与此同时,万俟丑奴攻打东秦城,将其攻陷,杀死刺史高子朗,北魏的局势依旧不容乐观,这边叛乱刚平息,那边又有新的战火燃起。

冬天十月丁丑日,任命前司空公、丹阳王萧赞为司徒公。十一月己卯日,就德兴从营州派使者前来请求投降。丁亥日,下诏让在外休假停留的官员都回到朝廷,根据路程远近规定不同的期限。丙午日,任命大司马、太尉公、城阳王徽为太保,司徒公、丹阳王萧赞为太尉公,开府仪同三司、雍州刺史长孙稚为司徒公。十二月辛亥日,萧衍的兖州刺史张景邕、荆州刺史李灵起、雄信将军萧进明前来投降。

永安三年(公元530年)春正月己丑日,益州刺史长孙寿、梁州刺史元俊等人,派遣将领与征巴州都督元景夏一同征讨严始欣,将其斩杀。萧衍的都督萧玩、何难尉、陈愁战败逃走,萧玩的首级被斩,俘获一万多人。这一胜利有效遏制了南方萧衍势力向北的渗透,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北魏的西南边境局势,让当地百姓暂时免受战乱之苦。辛丑日,东徐州城百姓吕文欣、王赦等人杀死刺史元太宾,占据城池造反。朝廷任命抚军将军、都官尚书樊子鹄兼任右仆射,担任行台,督率征南将军、都督贾显智,征东将军、徐州刺史严思达前去征讨。二月甲寅日,成功攻克城池,东徐州得以平定,恢复了当地的秩序。

三月,万俟丑奴的大行台尉迟菩萨侵犯岐州,大都督贺拔岳、可朱浑道元将其大败。这场战役的胜利,打击了万俟丑奴的嚣张气焰,也为后续平定其势力奠定了基础。

夏四月丁巳日,朝廷任命侍中、太尉公、丹阳王萧赞为使持节、都督齐济兖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齐州刺史,委以重任,希望他能稳定东部地区局势。丁卯日,雍州刺史尔朱天光在安定征讨万俟丑奴、萧宝夤,将他们击败并擒获,囚禁后送往京师。甲戌日,因为关中平定,朝廷大赦天下。万俟丑奴在都市被斩首,萧宝夤在驼牛署被赐死。六月戊午日,朝廷下诏,让在朝受爵的胡氏亲属被贬为普通百姓。嚈达国献上一只狮子。当月,白马龙涸胡王庆云在水洛城僭越称帝,设置百官。这一系列事件反映出北魏国内局势的复杂,既有内部的权力更迭和叛乱,也有外部的朝贡与新的割据势力出现。

秋七月丙子日,尔朱天光平定水洛城,擒获王庆云,将城中一万七千百姓活埋,这一行为极为残忍,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癸巳日,萧衍的百姓革虬、卜汤世率领堡寨民众归附北魏。庚子日,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李叔仁因事获罪被除名成为平民。九月辛卯日,天柱大将军尔朱荣、上党王天穆从晋阳前来朝见。戊戌日,皇帝在明光殿杀死尔朱荣、天穆,以及尔朱荣的儿子仪同三司菩提。随后登上阊阖门,下诏历数尔朱荣罪行,称其虽在孝昌末年王室艰难时有勤王之功,在平定葛荣、元颢之乱中有贡献,但河阴之役滥杀无辜,后期又权欲熏心,有谋逆之心,元天穆为其帮凶,所以将他们诛杀,并大赦天下。这一事件引发了北魏朝堂的巨大震动,成为局势急剧变化的转折点。

之后,皇帝派遣武卫将军奚毅、前燕州刺史崔渊率兵镇守北中。当晚,仆射尔朱世隆、尔朱荣的妻子乡郡长公主,率领尔朱荣的部队焚烧西阳门,出城驻扎在河阴。己亥日,攻打河桥,在途中擒获奚毅等人并杀害,占据北中城,向南逼近京城。朝廷任命骠骑大将军、雍州刺史、广宗郡开国公尔朱天光为侍中、仪同三司,任命侍中、司空公杨津为使持节、督并肆燕恒云朔显汾蔚九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并州刺史、兼尚书令、北道大行台,负责经略并肆地区。庚子日,朝廷下诏让所有旧代人前往华林园,皇帝将亲自选拔任用。任命抚军将军、金紫光禄大夫高乾邕为侍中、河北大使,招集骁勇之士。冬十月癸卯初一,封安南将军、大鸿胪卿元宝炬为南阳王,大宗正卿、汝阳县开国公元修为平阳王,通直散骑常侍、龙骧将军、新阳县开国伯元诞为昌乐王。恢复通直散骑常侍、琅邪县开国公李叔仁的官爵,仍任命他为使持节、大都督,前去征讨尔朱世隆。将魏郡王谌改封赵郡王,谌的弟弟之子赵郡王寘改封平昌王。仪同三司李虔去世。丁未日,颁布招募攻打河桥的赏格,根据不同情况赏赐帛和授官。戊申日,皇子出生,朝廷大赦天下,文武百官普遍晋升二级。任命平南将军、中书令魏兰根兼任尚书左仆射,担任河北行台,定相殷三州受魏兰根节制。乙卯日,通直散骑常侍、假平西将军、都督李苗用火船焚烧河桥,尔朱世隆退走。丙辰日,朝廷下诏让大都督、兼尚书仆射、行台源子恭率领一万步骑兵从西道出发,行台杨昱率领都督李侃希等招募的八千勇士从东道出发,防御征讨。源子恭仍镇守太行丹谷。尔朱世隆到达建州,刺史陆希质据城坚守。城被攻陷后,城中百姓全部被屠杀,只有陆希质获免。任命中军将军、前东荆州刺史元显恭为使持节、都督晋建南汾三州诸军事、镇西将军、晋州刺史、兼尚书左仆射,担任征西道行台,节度都督薛善乐、薛修义、裴元俊、薛崇礼、薛憘族等人。丁卯日,朝廷下诏,因为尔朱世隆向北反叛,河内坚守,所以城内督将文武官员普遍晋升二级,兵士免除三年赋税徭役。壬申日,尔朱世隆停留在建兴的高都,尔朱兆从晋阳前来与他会合,共同推举太原太守、行并州刺史长广王晔为帝(元晔后实际在位117天,公元530年12月5日~公元531年4月1日),在他们的辖区大赦天下,年号建明,普遍晋升四级。徐州刺史尔朱仲远造反,率领部众向京师进发。

十一月癸酉初一,朝廷下诏任命车骑将军、左卫将军郑先护为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与都督李侃希前往行台杨昱处一同征讨。乙亥日,任命使持节、兼尚书令、西道大行台、司徒公长孙稚为太尉公,侍中、尚书令、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临淮王彧为司徒公。丙子日,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雍州刺史、广宗郡开国公尔朱天光开府,进爵为王。丁丑日,尔朱仲远攻陷西兖州,抓获刺史王衍。癸未日,任命右卫将军贺拔胜为东征都督。壬辰日,又任命左卫将军、大都督郑先护兼任尚书左仆射,担任行台,与贺拔胜一同征讨尔朱仲远。戊戌日,朝廷下诏罢免魏兰根的行台之职,任命后将军、定州刺史薛昙尚为使持节、兼尚书,担任北道行台,根据情况随时征调兵马。行豫州刺史元崇礼杀死后行州事阴导和,擅自掌管豫州事务。庚子日,贺拔胜与尔朱仲远在滑台东交战,失利后投奔了对方。

十二月壬寅初一,尔朱兆侵犯丹谷,都督崔伯凤战死,都督羊文义、史五龙投降尔朱兆,大都督源子恭奔逃撤退。甲辰日,尔朱兆、尔朱度律从富平津上岸,率领骑兵渡河,袭击京城。事情发生得十分仓促,禁卫军无法坚守。皇帝出云龙门。尔朱兆逼迫皇帝前往永宁佛寺,杀死皇子,并杀害司徒公、临淮王彧,左仆射、范阳王诲。戊申日,元晔大赦天下。尔朱度律镇守京师。甲寅日,尔朱兆将皇帝迁往晋阳;甲子日,皇帝在城内三级佛寺驾崩,年仅二十四岁。陈留王宽也一同被害。当月,河西人纥豆陵步蕃、破落韩常在秀容大败尔朱兆。齐州城百姓赵洛周占据西城造反,响应尔朱兆。刺史、丹阳王萧赞弃城逃走。南阳太守赵脩延抓获荆州刺史李琰之,自行管理州中事务。中兴二年(公元532年),皇帝被谥为武怀皇帝,太昌元年(公元532年)又被谥为孝庄皇帝,庙号敬宗。十一月,葬于静陵。

史臣评论说,北魏自孝昌末年,天下混乱,外有强敌入侵,内有叛乱纷争,皇位本就摇摇欲坠。庄帝暗中谋划变革,招纳勤王之人,虽时事艰难,但最终拥有天下。狡猾叛逆之人被剪除后,权臣却擅权专政,这本应是庄帝施展谋略、勤政警惕之时,然而他却没有长远的治国策略,因猜忌而杀戮大臣,灾祸迅速降临。唉!胡人的叛乱所带来的灾祸,难道仅仅像周朝衰落、晋朝末年那样吗?以至于高祖的祭祀断绝,武宣得以配享太庙,三位皇后在天之灵审视,北魏的福禄本就不会长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