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捧杀何书墨

“肉包子好吃吗?”

“好吃,少爷,你来一个?”

“我不吃了,对了,你知道这是谁给咱买的吗?”

“不知道。”

“刑部侍郎。”

“啊?”

阿升手里的包子瞬间不香了。

刑部侍郎赵大人,魏相高徒,御廷司的死对头啊!

而且少爷不久前还骂过魏相,这赵大人怕是来寻仇来了。

“别发呆,去御廷司,我倒要看看,这位赵大人为我准备了什么惊喜。”

何书墨拍了拍阿升的肩膀,抬脚跃上车厢。

阿升刚收起包子,便看见高玥骑马赶来。

“少爷,高姑娘来了。”

“高姑娘?高玥?她来干嘛?”

何书墨坐垫还没捂热,只好再次下车。

“使官!司正命你今天休息!”

高玥人在马上,话已经先她一步落地。

“休息?衙门里怎么了?”

“有一帮不知道从哪来的人,在御廷司门口摆台唱戏。周围围了不少百姓,鱼龙混杂,事态发展不可预料。司正让你回家避避风头,今天先别去衙门点卯。”

“唱戏?唱的莫非是‘侍郎除妖’?”

“不是。唱的是使官您为民除害,逮捕靖安知县。”

“哈。”何书墨笑了。

他还以为赵世材一大早闹这么一出,是准备了什么大招。

没想到,居然是弄来一帮串子,提前打出声势,搞捧杀那一套。

有点意思。

“使官,我送你回家。”高玥道。

“不回。我早晚得会会这帮魏党。阿升,走,咱们去御廷司接招。”

何书墨并不打算逃避。

女反派和魏党势如水火,他要抱女反派大腿,和魏党起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事。

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

御廷司门口愈发热闹。

许多营房的使者和行走,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在附近逗留。

其中,自然包括与何书墨争夺带刀使者之位的锐武营、威武营等人。

锐武营带刀使者名叫曹白刀,最大的特征,是长脸以及脸上的刀疤印。

“呦?高玥来了。司正和高玥说什么悄悄话?去一个人,打听打听。”

不一会,出去的行走回来报信。

“回使官,司正让高玥去找何书墨,叫他今天别来。”

曹白刀砸了砸嘴,道:“瞧瞧这反应速度,怪不得他能坐上司正之位呢。铁山,你那天输得不冤。何书墨是故意与你赌命,逼司正出手。你如果当时没上当,带刀使者之位还不好说。”

铁山双手抱胸,看着门口戏台,一言不发。

威武营的人同样在看戏。

牛奇笑呵呵地道:“这唱得真不错啊,要不怎么说行行出状元呢。”

“牛哥的心可真大啊,都这时候了,还有兴趣看戏。”

“是啊,这么大的阵仗,何书墨今天只怕凶多吉少了。”

“未必。”

威武营的带刀使者名叫苗胜楠,她分析道:

“何书墨又不蠢,阵仗再大,只要避战,出不了大事。”

一名眼尖的行走道:“使官,高玥回来了,你看高玥身边那个人,是不是何书墨?”

苗胜楠定睛一看,还真是他!

她不可思议地说:“司正不是让高玥通知他别来吗?他这是嫌事还不够大,要上赶着送死吗?”

……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安排这场大戏的人来者不善。

朱良辰相信,何书墨不是傻子,没必要“顶风作案”。

但一想到何书墨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朱良辰便总是隐隐感觉,何书墨和其他人不一样,他似乎“不怕死”。

为了以防万一,朱良辰始终站在御廷司门口,方便随时控场。

哪怕没有何书墨的事情,这一群聚集的民众,也很容易出事。

“司正,你看,何书墨!”

“什么!?”

经人提醒,朱良辰陡然转头,发现最不应该出现在此的人,他还是出现了。

朱良辰看着愈走愈近的何书墨,神色复杂。

“你来了。”

“是的,我来了。”

“你不该来。”

“可我已经来了。”

何书墨停下继续玩梗的心思,对朱良辰拱了拱手:“司正费心了。”

事已至此,朱良辰只能道:“你打算怎么收场?”

“把正主叫出来,看看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正主恐怕不会轻易现身。”

“这我有办法。”

何书墨说完,命吕直,刘富二人开道,他自己跃上戏台,打断了这一场大戏。

“诸位乡亲,在下便是这戏里唱的何使官,何书墨。”

“青天大老爷!”

有人带头喊了一声,而后台下百姓呼啦啦跪成一片。

何书墨抢了戏台上的铜锣。

咚咚咚敲了三下。

“都站起来,不许跪!我们御廷司查办贪官,乃是职责分内之事,这正如小贩卖菜,打更人打更,不是什么需要别人磕头的事情!我与大家一样,都是普通人,喜欢看美女,不爱吃蔬菜……”

远处,牛奇挠了挠头,看向自家的带刀使者。

“使官,何使官这是在干什么?”

苗胜楠眼神精彩:“这场大戏,目的是要把他何书墨捧到天上,他现在在做的,是自己找个楼梯走下来。毕竟高处不胜寒,站得越高,摔得越惨。”

另一边,曹白刀冷哼一声。

“这何书墨确实有意思。他这是摆明了要拆别人搭的高台,逼幕后主使现身。”

……

御廷司不远处,一座民房的二楼。

御史中丞周景明密切关注御廷司门前的动向。

当何书墨上台的一瞬间,他便意识到不妙。

“他竟敢登台?可惜人数还是差不少,不过已经管不了这么多了。”

他快步下楼,直奔戏台而去。

在周景明的设想中,这台戏,最好是连唱几天。等舆论彻底发酵,他再当着诸多朝廷同僚和百姓的面,利用鉴查院“凡纠必查”的规矩,把赵世材准备的折子递出去。

这样一来,何书墨面临的压力不可谓不大。

一旦何书墨迫于压力接受折子,并且找不到折子中举报的“魏党官员”的错处,那么他身败名裂便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徒有其表,虚有其名”、“什么何青天?全是吹出来的”等称呼是必然少不了的。

百姓呼声,加上魏党、御史,部分贵妃党三方共同发力,废掉此人仕途如同探囊取物。

哪怕是妖妃本人,也不会违逆大势,强行保他。

只可惜,此番没料到他竟然不避,而且还要登台呼吁,导致戏刚起调,便被打断了。

不过,事情并非没有转机。

等本官出手,当着众人面递上折子,谅他也不敢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