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四个怪人
- 盗墓:我真不是粽子啊
- 壶中九华
- 2083字
- 2025-04-26 22:00:07
桌上的饭菜很快就摆了满桌。
荤四盘,素两盘,还有两道列汤。
关白从在雪山里出来后,在衣食用度上就没苛刻自己过。
在不浪费的前提下,尽量让自己吃好喝好。
这边,杨兴旺看着一桌的菜,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当即就把警惕和紧张都抛出脑后,闻着色香味俱全的饭菜,迫不及待就想开吃。
见状,关白不禁哑然失笑。
不过这种时候也不能逼得太紧。
便递了筷子过去,“别客气,慢慢吃,要是您这颗香球能卖得上价,您还可以下馆子去吃顿更好的呢。”
杨兴旺此时已经不像先前那样局促,接过筷子,便连连点头,“好嘞好嘞,我想想。”
室内暖和,盒饭打开时,还有白雾一般的热气氤氲。
杨兴旺端起饭碗就往嘴里塞,而且下箸如飞,一口接一口,也不多嚼几下就吞咽入腹。
看起来确实饿得慌。
见他埋头吃喝,关白摇摇头有些无奈,随即也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十几分钟后,杨兴旺放下筷子,打了个饱嗝。
看他吃的差不多了,关白也放下碗筷,正想着继续说点什么撬开他的嘴,没想到杨兴旺一抹油嘴,就长叹一声。
“可惜,俺也不知道这球的主人是谁嘞。”
这话一出,关白就差点要吐血。
“从哪里得到的可以和我说说,我也可以给你推理一下。”
关白学着胖子的腔调,“很多古董就是这样抽丝剥茧挖出里面的秘密的。”
闻言,杨兴旺低头想了想,挣扎犹豫了一阵,终于还是抵抗不住金钱的诱惑,把得来香薰球的始末讲了出来。
关白听着听着,却是从杨兴旺的话语里边,听出了一丝诡异的熟悉感。
……
杨兴旺他们那个地方,自从前几年山体塌方,塌出个青铜大鼎之后,就突然多了很多外地人进出。
为的什么,左右的十里八村也知道,就是来倒斗的呗。
这个时候的老百姓对盗墓这一行当还没有那么深恶痛疾。
平时还常常拿这些事当酒后谈资,也不把这当成是什么违法的勾当。
甚至还有几个山里人当过他们的向导。
某日,村子里又来了一伙外乡人,想找个经验老道的向导带他们上山。
在村子里能当向导的村民,一般都是附近的采药人。
在杨兴旺的村子里,便世世代代都有人上山采药,其中还有不少人家直接以卖草药为生。
要说这采药行当,里头的门道不比倒斗少。
作为专业的采药人,他们必须对各类中草药的药性、用途等进行深入研究,所以采药人往往也是小郎中。
然而,到了杨兴旺这一代,许多中医知识已经失传。
如今他也就认得些灵芝、何首乌。
平时上山采到的草药里,品相好的就直接往药铺一送。
品质稍次的,就拎到镇上换几个散钱。
不过,这活儿看似采的是药,实则是拿命在赌。
这些采药人在悬崖峭壁间攀爬,在老林子里钻来钻去,身子骨再好也扛不住。
一过四十,基本就歇了——倒不是不想挣这份钱,实在是老骨头经不起折腾。
而且村子里祖祖辈辈采药,早把山外围能换钱的宝贝掏得一干二净。
再想找好药材,就得往深山林莽和悬崖峭壁中找。
赶上野兽出行,或是刮风下雨,地面湿滑,稍不留神,采药人就得交代在山里,连具囫囵尸首都找不着。
杨兴旺是个谨慎且惜命的人,上山采药就算是看到长在峭壁险地的山参雪莲,都是宁可放弃也绝不冒险。
于是这两年身体不太行之后,就没再上过山。
好在上半辈子卖药的积蓄,也够家里好几年开销了,平时再种种地倒也能比较滋润。
尽管杨兴旺不是附近最厉害的采药人,但这却让他成了村里最年轻,身体最好,且经验最丰富的向导。
所以这伙人就直接找到了杨兴旺的家里,请他做向导。
在杨兴旺退休之后,这几年其实也偶尔有人找上门请他进山,但是都被他拒绝了。
这次,杨兴旺本来也不想答应。
但是这些天他女儿忽然生了重病,几乎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也没能医好。
他们把周围亲戚都借了一个遍,凑出来的钱也没多少。
可把他们老两口给愁的不行。
正愁眉莫展之际,恰巧有人上门请他上山,还开出了极为不菲的价格,这怎能不动心?
杨兴旺看着重病缠身的女儿,还有哭成泪人儿的媳妇,也是没办法了,一咬牙,便答应下来。
接着,这伙人就给杨兴旺看了一张地图。
上面是附近山脉和村庄的地形图,领头的那个人指着纸上标注出来的一个红圈,说就去这个地方。
杨兴旺打眼一看,心里不由得就有点打鼓。
说起来这附近村里的人,恐怕还真就只有他能带去。
因为对方指的这个地方,必须从盘山过去。
而盘山这个地方自古就怪的很,附近村民都不敢靠近。
他自己年轻时,倒是跟老前辈进去过。
虽然没遇见什么怪事,但盘山的“威名”远扬在外,他出于小心,又因为近年发生的一件奇事,还是没再踏入半步。
没想到这次为了女儿,杨兴旺还是鼓起来勇气,要再次踏入这个禁地。
花一天时间准备好一切,他就准备带人进山。
这伙人一共是四个人,在杨兴旺准备上山要用的物品时,就发现,这些人和以往要进山的外地人大有不同。
首先他们都极其年轻。
最大的不会超过三十岁,人也长的白净,看起来斯斯文文的,感觉很像以前下乡来的知青。
而且这些人除了和他谈进山的事,闲话一句都不说,非常古怪。
杨兴旺心中止不住的嘀咕。
但对方是出了大价钱的主顾,还说下山后另有尾款,杨兴旺便暂时把心中的不安给压了下来。
一路上出奇的顺利,没出任何意外,连小动物都没看到几个,好像知道他们要进山,有人给清过道一样。
让他感到诧异的是,这几个青年虽然长的文弱,但体力却一点不比他差。
而且他们似乎很着急,路上几乎没怎么休息。
是以,他们不到两天时间,就穿过了盘山,找到了他们标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