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很明白自己对海外没有任何管控力度。
并不是自己的问题,而是大明一直对海外漠不关心。
哪怕现在大明有强大的舰队,对海外的掌控力度还是非常孱弱。
一旦肚陆子吟南下的话,他会将自己的劣势变成优势。
他很清楚自己在南方要做什么才能建立起一个国家,建立起完善的统治机构,行政体系。
他在大明所做的一切,已经让他学会了从无到有,建立一个国家所需要的一切。
现在他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就可以建立起一个广袤无边的国家。
嘉靖皇帝的第一反应,便是想要除掉这个人。
但很快他发现这是不现实的事情。
不管陆子吟可能做出什么事情,但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做。
欲加之罪在大明是行不通的。
更别说这小子在大明的根基十分深厚,他的势力一点不弱。
“行了,你走吧,让朕再好好想想。”
最后,这一番谈话已嘉靖皇帝下达逐客令为结果。
这一次,皇帝的心思即便是朱寿瑛也猜不透。
朱寿瑛在离开宫的路上想了很久,她也不知道自己父亲是会答应还是不答应。
从一开始他就没有想过自己父亲会坦诚布公,没想过他会把自己的想法公之于众。
海外独立建国的确是自己的想法之一,但不是什么野心,而是想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必须拥有足够多的权利。
自己只是不想死掉,还想多活两年。
她看着紫禁城朱红色的宫墙,翠绿色的瓦片,以及上面的飞龙走凤。
紫禁城中的一切对她而言都是昨日的记忆,这一块砖,那一片瓦都是曾经接触过的。
“这就要走了吗?”
她扪心自问,又无法回答自己的问题。
她是想离开,但在离开的时候却又犹豫起来。
另一边,嘉靖皇帝同样迟疑的很。他心中不无将女儿嫁出去的念头,可嫁给谁却是一个麻烦事。
且不说自己女儿已经有了意中人,自己说什么都没用。
就算自己女儿没有喜欢的人,她在大明上下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结婚,只能赐婚。
赐婚还可能被拒绝!
毕竟大明宗室女娶了,跟政治无缘足以让无数人望而生却。
“李芳,朕要不要让陆子吟在海外独立建国?”
李芳没有任何迟疑:“主子万岁爷是天下的主人。”
皇帝生气了:“假话,你现在都不肯跟我说实话了,你知道大明之外有多大。”
“回禀主子万岁爷,今日大明之外的土地,日后也会属于大明。”
“迟早有一天,太阳所照耀的土地都是陛下的。”
嘉靖皇帝只是悠悠的看一下宫门口,自己身边人的心思,他不用问就知道。
李芳这奴婢,心里面已经倾向于陆子吟他们了。
“李芳,传旨平南国公陆子吟解下蓬莱,安南总督,从即日起统筹西域战事,兼任兵部左侍郎,户部左侍郎。”
“奴婢领命。”
李芳心中惊讶的很,此事牵连甚广也就罢了,更别人说他知道皇帝心里在想什么。
一但陆子吟主持完西域之战,秋闺。
皇帝立马会卸磨杀驴,那时候大明上下不知道有多少人都会牵连其中。
更别说此刻陆子吟插手进入兵部户部之后,会有多少人反对。大明官位就那么几个,现在少一个,便不知道多少人暗中眼红。
更别提这些官职并非空缺,而是本来有人。现在皇帝下令让陆子吟担任,必然损害当事人的利益。
大明现在没有地方可以安置两个从二品官员的位置空闲。
一想到这里,李芳便愈发沉默。
皇帝没有疯,这一招的巧妙足以让大明内阁再度变成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
偏偏自己什么话都不能说,自己必须按照皇帝的意思去做事。
哪怕是昧着良心。
唯独有一件事情,他弄不清楚。
皇帝会不会让常安公主得偿所愿,让他们离开京师的时候,是带着荣耀离开的,能在海外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
不。
很快,李芳便意识到这一想法有多少错漏之处。
“大明即便是对大明之内许多地方都无法有效管辖,海外的话,更是无力控制。”
他沉吟,想到了一种可能性。
......
陆子吟成为三个侍郎,以及负责西域一战的事情很快便在京师传播开来,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陆子吟的官职变化在大明人眼中,也是如此。
这一次,攻悍的奏章迅速减少,所有人都被搞蒙了,等着带头大哥发话,是继续骂陆子吟,还是等等。
偏偏就在这个时候,陆子吟已经开始忙碌。
虽然是兵部侍郎,以及户部侍郎,陆子吟并无上门坐班的意思,而是以最快的速度去了兵部,将战报全都梳理了一遍后,便问出一个问题。
“你们想赢吗?”
这并非是废话,大明上下人人都想要赢,但谁赢,怎么赢,还得商榷一下。千古当中,不知道多少事情便是在如此情况下,叫人反败为胜。
原本优势一方,却是惨败。
当下徐阶等人自然不可能说自己不想赢,他们只有一个回答:“陆阁老莫要说笑了,兵部上下无数官员,将士,谁不想赢?”
这话是废话,陆子吟当然知道有多少人不想赢。
“既然想赢,便上下一心,此战当以吐鲁番驻扎的明军为主,高原军队为辅助,草原牵制。”
他侃侃而谈,如此分配自然无人能够找到错漏。
也就严嵩一党可能不满,但他们也知道高原进军颇为不易,后勤粮道,更是消耗极大。
后世高原运输都是麻烦事情,更别说现在。
也就土默特的骑兵能够靠着极少的补给,跟随在大明军队身后。而这一支军队的总数,不超过五千。
严嵩一党,从一开始就不具备跟徐阶竞争的可能性,他只是想要恶心一下徐阶。
就算不可行,他也必须竞争一番,表明自己的态度。
“谁支持,谁反对?”
他看向徐阶,后者笑吟吟的,老狐狸并不表态,却又不让人讨厌。
“我支持。”
一个文官开口,其人是徐阶的铁杆支持者,此刻开口,也是徐阶的表态。
徐阶只想要更多的好处,而不是真心想要让此战失败。他是兵部尚书,打了败仗,第一个倒霉的人就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