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出台政策保障

我们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三农”工作,出台了乡村振兴相关的支持政策,涉及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前后三农领域的方方面面。

一、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和政策体系形成

乡村振兴战略是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最根本的内涵如图1-1所示。

图1-1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二、乡村振兴战略内容

乡村振兴战略包括图1-2所示的内容。

图1-2 乡村振兴战略内容

1.产业振兴

乡村要发展,发展产业是关键。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前提。应因势利导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服务乡村经济,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

2.人才振兴

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让更多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能出彩,人才数量、结构和质量能够满足乡村振兴的需要。所以,应该积极培养有才有能力的专业人士,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3.文化振兴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弘扬社会正气,建设文明社会风气,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

4.生态振兴

乡村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5.组织振兴

乡村基层组织是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在三农领域各个方面起到积极带头作用。应加强党建引领、凝心聚力,组织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三、乡村振兴战略相关的主要支持政策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2018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正式对外发布。

文件从图1-3所示的几个方面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安排部署。

图1-3 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部署

文件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文件确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如图1-4所示。

图1-4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确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

文件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做到认识统一、步调一致,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

3.《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201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战略规划》),明确了之后五年的重点任务,提出了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等22项具体指标,首次建立了乡村振兴指标体系。按照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4种类型,明确了分类推进乡村振兴的方法和步骤。细化实化了乡村振兴各项工作,部署了数字农业农村和智慧农业等82项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

(1)《战略规划》谋划的重点任务。《战略规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明确了阶段性重点任务,如图1-5所示。

图1-5 《战略规划》谋划的重点任务

(2)《战略规划》提出的具体要求。《战略规划》围绕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从五方面提出要求,如图1-6所示。

图1-6 《战略规划》提出的具体要求

4.《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

2020年7月9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这是我国首次对乡村产业发展作出全面规划。

《发展规划》提出了乡村产业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如图1-7所示。

图1-7 《发展规划》明确的目标

除了目标,《发展规划》还为乡村产业发展路径作出清晰指引。乡村产业发展路径主要体现在“五动五新”,如图1-8所示。

图1-8 《发展规划》作出的路径指引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

2021年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正式对外发布。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文件包括5个部分26条,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决不能,两个开好局起好步,一个全面加强”。

“两个决不能”就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决不能出问题、粮食安全决不能出问题。强调设立衔接过渡期,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确保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明确要求“十四五”各省(区、市)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两个开好局起好步”就是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都要开好局起好步。农业现代化方面,突出部署解决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问题,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着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农村现代化方面,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部署一批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农村消费、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的重点工程和行动。

“一个全面加强”就是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对健全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

6.《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于2021年4月29日经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全文包括产业发展、人才支撑、文化繁荣、生态保护、组织建设、城乡融合等内容。该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推动“农业发展、农村振兴、农民致富”的法律规范,是我国第一部直接以“乡村振兴”命名的法律,标志着乡村振兴战略迈入有法可依、依法实施的新阶段。

7.《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2022年2月22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出台。

文件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部署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明确了两条底线任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三方面重点工作: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推动实现“两新”: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8.《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

2022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把“文化引领、产业带动”“农民主体、多方参与”“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特色发展”作为基本原则,并提出到2025年,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得到有效激活,乡村文化业态丰富发展,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乡村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文化产业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更加显著,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