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赤帜连云蔽日昏,牧野风腥泣鬼神。周武魂断黄沙冷,殷商血祭白骨森。孤臣夜遁羌戎地,幼主啼寒芦荻深。若问乾坤谁翻覆?且看九鼎铸冤魂!
话说周武王姬发,承文王遗志,会八百诸侯于孟津,誓伐殷商。那日甲子昧爽,牧野原上黑云压阵,阴风惨惨。
商王帝辛披玄甲、执鬼侯剑,亲率三千“鬼方卫”,皆面刺玄鸟纹,眼灌朱砂,口含铜丸,列阵如幽冥罗刹。
两军相交之际,忽闻商阵中骨笛凄厉,九尊青铜巨鼎自地底升起,鼎耳倒悬百具童尸,血污顺着饕餮纹渗入黄土。
姜子牙急挥杏黄旗喝令退兵,却见一道黑烟自鼎中窜出,化作玄鸟铁翼横扫周军,八百诸侯战车尽碎!
乱军中,武王姬发挺戟直取帝辛。
那鬼侯剑寒芒过处,忽有血鸦成群扑噬武王双目。姬发挥戟斩落鸦群,冷不防一支蛇纹铜箭自黑雾中穿心而过!
原来商阵中伏一奇人,名唤“巫鸩”,乃鬼方部落大祭司。此人面如焦炭,左臂缠赤练蛇,能以人血饲箭,百步穿杨。
姬发坠马之际,怀中《河图》散落,竹简浸血处竟浮现谶文:“玄鸟泣血,周祀当绝”。姜尚见天象骤变,急抢武王尸身,却被巫鸩箭雨逼入淇水。
且说周公旦护着幼主诵,趁乱遁入芦苇荡。
夜色如墨,忽见河面浮起万千荧绿鬼火,原是商巫驱使的“尸萤”——此虫专食亡者腐肉,尾光能惑人心智。
旦以袖掩幼主口鼻,忽闻芦苇丛中一声长叹:“公旦莫慌,某来助你!”
只见一跛足老丈驾朽木舟破浪而来,手中渔叉挑着盏青铜灯,灯油竟是黑血炼制,尸萤避之如见阎罗。
此老丈名唤“申无涯”,乃淇水畔隐士,昔年因窥见商王活祭幼童,被剁去右足,自此与殷商结下血仇。
申无涯载众人顺流疾下,身后鬼方卫的狼嚎声渐远。行至鹰愁涧,忽见峭壁间垂下百条青铜锁链,锁着无数奄奄一息的周俘——此乃帝辛新筑的“百牲台”,要将十万战俘铸为镇国鬼儡。
旦目眦欲裂,怀中幼主忽啼哭不止。
申无涯捻须道:“此子哭声引动天雷,或为异兆。”
话音未落,一道紫电劈开黑云,正中百牲台顶的玄鸟铜像。
但闻地底传来隆隆闷响,峭壁崩裂处,竟露出半截巨型龟甲,上刻蝌蚪古文:
“周虽亡,魂不灭。铁器出,殷鼎裂”。
巫鸩率鬼方卫追至,见龟甲惊骇跪拜:“此乃成汤伐桀时所埋‘天命龟’,怎会…”
话未毕,申无涯突然暴起,渔叉直刺巫鸩咽喉!
原来那叉头暗藏机关,迸出三枚鱼骨针,喂有淇水毒菖蒲汁。巫鸩袖中赤练蛇疾射而出,却被幼主啼哭声震落在地。
此刻龟甲裂纹骤亮,淇水逆流冲天,将鬼方卫卷入漩涡。
申无涯趁机驾舟冲下瀑布,留下一声长笑:“告诉帝辛,这‘铁器破铜’的谶言,老夫替他刻在阎罗殿上了!”
朝歌城中,帝辛正以比干心血祭天。
忽有巫官急报:“百牲台龟甲现世,周虏余孽携谶文西逃!”帝辛怒斩巫官,鬼侯剑劈向龟甲拓片,却见剑刃崩出缺口,拓文反渗出血珠,凝成小篆——正是五百年前伊尹所书:
“玄鸟死,铁鹰生”。
九尊青铜鼎同时震颤,鼎耳童尸齐声哀哭,朝歌城连降血雨七日,黄河鲤鱼尽生獠牙,食人血肉方休。
---
欲知这铁器谶言如何应验,申无涯与周室遗孤又掀起何等风浪?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