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政治妥协
- 冒牌小侯爷,嚣张跋扈很合理吧
- 皇屠霸业
- 2051字
- 2025-04-04 18:12:14
“诸位爱卿,打算如何严惩赵平安啊?”
“打入天牢!”
“废掉丹田!”
“穿琵琶骨!”
……
总体来说,就是留一口气就行。
皇帝嘴角上翘,捋了捋胡子,说道:“平安郎,你可知罪?”
“我犯罪了?”赵平安扣了扣鼻子,让陈襄瑞的衣服上抹了两下,“胡说八道!”
“不当人子!”陈襄瑞气的在原地一蹦三尺高。
武王突然开口,“陈大人,注意你的言谈举止!”
“武王难道看不见吗?分明是赵平安故意找茬!”
“他还是个孩子!”
“我、他!”
赵平安戏谑道:“难道武王说的不对吗?”
“对!”陈襄瑞咬牙切齿道:“那也改变不了你犯罪的事实!”
“我还是那句话,我犯什么罪了?”
“故意殴打,非法拘禁,朝廷命官!”
“具体一点!”
“鸿胪寺典客署司丞马卫兵,礼部主客司副郎中罗阳剑。”
“巧了!昨天晚上,我抓到了两个刺客,跟他们的名字一样。”
赵平安环视四周,“谁能告诉我,刺杀勋爵,是什么罪?”
“斩立决!”
赵平安没给陈襄瑞开口的机会,继续说道:“昨晚我的手下,审了一宿,都没审出来他们背后的人是谁?现在好了!陈大人主动承认了!”
“那么,我再问一个问题,陈大人派人刺杀我,目的何在?”
“胡说八道!颠倒黑白!”
赵平安摊了摊手,“我说的就是事实!你有本事,就拿出证据来!”
陈襄瑞反问道:“你有证据吗?”
“三千狼骑,两百铁浮屠,都是亲眼所见。”
“他们都是你的手下,不能当证人!”
“你这不是扯淡吗?你的手下,胡编乱造,就是合法的!到了我这里,就是颠倒黑白!感情对错都由你一个人说了算呗?那朝廷听谁的?”
“放肆!”武王怒喝一声,眼睛却看向了文官队伍。
陈襄瑞怒吼,“赵平安,任你如何狡辩,也改变不了关押朝廷命官的事实!”
“那是刺客!”
“那陈家庄的村民又怎么说?白纸黑字,在这里写着呢!尸体就放在你的军营里!”
“一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写的一手好字不说,还能言语措辞,有理有据,真是天佑大顺,祥瑞降世!”
“闭嘴!”武王瞪了赵平安一眼。
“什么狗屁祥瑞?你别乱说!”
“扁担倒下不知道是个一字的老农,都能写出一手好文章来!可不是文曲星下凡?”
皇帝笑道:“陈爱卿有什么想说的吗?”
“陈东麟幼时曾经做过我的伴读!也算熟读四书五经,后来负责家族的柜台业务,练得一手好字!”
“那纸从哪里来的?”
陈襄瑞骇然色变,紧接着又平静下来。
赵平安戏谑道:“你别告诉我,你的奴才,会自己造纸!还不需要原材料!”
他冷笑一声,对皇帝说道:“一群关在笼子里的人,不仅挣脱了束缚,还能写信,不被人发现?”
“我麾下的狼骑,可是顶风冒雪跟草原十八部从尸山血海里滚出来的!他们打的牛筋绳套,连四品高手都能绑住!”
见陈襄瑞沉默不语,赵平安冷笑道,“抛开是非对错!我就算是故意杀你几个奴才,又犯了哪门子法律?”
大顺律法,奴籍,都不算人!杀了白杀!
况且,赵平安是勋爵!
满朝文武,鸦雀无声。
赵平安说道:“陛下,我要举报,洛阳刺史孙敬德,三门峡守将刘章,联合诸多江湖势力,截杀我!”
“你有证据吗?”
“有!不仅有证据,还有证人!武王亲自参与了救援!孙敬德和刘章,也被抓了。”
武王站出来说道:“洛州刺史孙敬德,联手陈襄臣,故意陷害铁浮屠,收买判将杨贺斌,当街刺杀赵平安,一桩桩,一件件,我可以作证!”
“除了刺杀赵平安以外,孙敬德还私藏铠甲,目前还有两具铁浮屠的铠甲,下落不明!”
“私藏铠甲?”皇帝脸上的笑容消失不见。
“如果朕没有记错,孙敬德出身豫州孙家?”
文臣队伍里走出一个人,年约五旬,穿着三品官服,说道:“孙敬德是臣的侄子!”
“私藏铠甲,还有刺杀靖边侯世子的事,臣并不知道。”
“在这里,臣代表孙家,向世子道个歉!”说到这里,孙厚朴转过身,对赵平安弯下了腰。
“孙敬德违背国法,请陛下依法处置。”孙厚朴跪在了皇帝面前。
皇帝说道:“私藏铠甲,当如何处置?”
武王回答:“私藏铠甲一副,贬为奴籍,徒三千里,无诏不得回京,遇赦不赦。”
“私藏铠甲三副,斩立决!家人男丁贬入奴籍,女人发配教坊司。”
“超过十五副铠甲,夷九族!”
“不过,也要看罪犯的身份和具体需要。”
赵平安一下子瞪大了眼睛。
几个意思?
这都不死?
孙厚朴说道:“孙敬德身为洛州刺史,按律可以招募60名私兵,他给亲兵配甲,倒也合情合理。”
“法不容情!”赵平安必须站出来反驳,才能给皇帝一个开口的机会。
“孙敬德杀害二十名铁浮屠,我一定要给兄弟们一个交代!”
孙厚朴转过身,“你要什么交代?”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孙敬德必须死!还要给铁浮屠补偿金,每个人一万两白银。”
“孙敬德没有杀人,罪不至死!”言下之意,就是可以出钱。
武王的声音悠悠响起:“二十二副铠甲!本王要是晚去一步,就见不到了。”
皇帝的目光落在孙厚朴身上,却没有开口。
孙厚朴说道:“铠甲终究是追回来了,没有酿成大错!”
“若是丢了,你还能站在这里吗?”
“陛下!为了赎罪,臣愿意捐10万两白银,给两淮流域和湟水水灾的百姓;另外,孙家粮仓,可以就地放粮,直到灾区重建为止。”
皇帝嘴角翘起,捋了捋胡子,说道:“灾区的救援和重建,由户部和工部负责。”
孙厚朴作为吏部尚书,越界了!
“臣愿意为北征将士出资,50万两!”
“那可是三万将士啊!”赵平安落井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