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皙本的分册
皙本仅存第23回、第24回两回。
能不能从这一点出发,来判断它分册的情况呢?
显然是可以的。我认为,它的分册情况应是:每两回分为一册;现存的第23回、第24回为它的第12册。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佚失的刚巧是它的前一回(第22回,即第11册的末回)及其前的诸回,和它的后一回(第25回,即第13册的首回)及其后的诸回。
这样说,有两个旁证。
第一个旁证是彼本[3]。彼本是和皙本关系最亲近的脂本之一[4]。
彼本正好佚失两回:第5回和第6回。这表明彼本的分册情况也是每两回一册。第5回和第6回正好是它的第三册。
第二个旁证,要先从它的前一回(第22回)结尾说起。
脂本第22回,回目是:“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其结尾有以下两个特点。
(1)各脂本此回的结尾不尽一致,基本上可以分为甲、乙、丙三种类型。甲类型是庚辰本、彼本,乙类型是舒本、杨本、蒙本、戚本,丙类型则是梦本。
甲类型:
又看道是:“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庚辰本)
又往下看道是:“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彼本)
乙类型:
贾母又与李宫裁并众姐妹说笑了一会,也觉有些困倦起来,听了听,已是漏下四鼓,命将食物撤去,赏散与众人,随起身道:“我们安歇罢,明日还是节下,该当早起。明日晚间再顽罢。”且听下回分解。(舒本)
贾母又和李宫裁并众姊妹等说笑了一会子,也觉有些困倦,听了听,已交四鼓了,因命将食物撤去,赏给众人,遂起身道:“我们歇着罢,明日还是节呢,该当早些起来。明日晚上再顽罢。”于是众人方慢慢的散去,未知次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杨本)
贾母又与李宫裁并众姐妹说笑了一会,也觉有些困倦起来,听了听,已是漏下四鼓,命将食物撤去,赏散与众人,随起身道:“我们安歇罢,明日还是节下,该当早起。明日晚间再顽罢。”且听下回分解。(蒙本、戚本)
丙类型:
贾政看到此谜,明知是竹夫人,今值元宵,语句不吉,便佯作不知,不往下看了。于是夜阑,杯盘狼藉,席散各寝。后事下回分解。(梦本)
(2)第22回结尾,各脂本不尽一致,原因何在?
庚辰本第22回回末有畸笏叟所写的批语,道出了其中的原因:
暂记宝钗制谜云:“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晓筹不用人鸡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此回未成,而芹逝矣,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按,丁亥即乾隆三十二年(1767)。
原来,曹雪芹生前已没有时间再对第22回的结尾做最后一次修补了!
因此,研究皙本便又有了另外一种意义。
这一点可以作为研究皙本分册情况的一种参考。
如果把皙本定为,每两回为一册,而第23回、第24回为其中的“第12册”,那么,第22回再加上第21回便是“第11册”了。
[1] 此字,杨本原作“言”,添改“语”。
[2] 梦本总目作“惹相思”。
[3] “彼本”是《红楼梦》俄罗斯圣彼得堡藏本的简称。也有学者称该本为“列藏本”(列宁格勒藏本)。
[4] “之一”是彼本,“之二”是杨本。参阅本书第十九章、第二十章“哪个脂本与皙本关系最亲近?”(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