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大汉不可一日无大将军!

“正是,桑弘羊虽与你政见不同,但如今有朕作保,他一定不会为难于你。”

刘弗陵自然知道魏相为何是这个反应,只是笑了笑,

“另外,大将军所言亦并非全无道理,你出身郡县,始为卒史,许多国家大事尚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到了桑弘羊府上需多看多学,尽快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日后才可真正为国效力。”

刘弗陵始终相信一句话:“屁股决定脑袋。”

别看现在魏相此前和那群贤良文学厮混在一起,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参与“盐铁之议”反对酒榷和盐铁官营。

只要把他放到足够高的位子,或者让他自己以为已经到了相应的位子,拥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思维方式就一定会在连他自己都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发生改变,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为国为民。

刘弗陵自信魏相一定会发生这样的改变,而且这种改变一定很快,历史已经给了他明确的答案……

另外。

如今积重难返的酒榷和盐铁官营已经被彻底击碎。

刘弗陵也的确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在他与桑弘羊之间走动起来,进而推进下一步的重塑计划,现在坐在宫中干等桑弘羊单线联系很容易误事。

“微臣遵旨……”

见刘弗陵如此说,魏相也只得将信将疑的应了下来。

“你先去殿外稍等片刻,朕给你写一封荐帖,桑弘羊看过之后自会重用于你。”

刘弗陵又道。

“诺。”

等着魏相去到殿外,刘弗陵才从袖中取出一册早已提前写好的简牍……

……

怀揣着刘弗陵的那封荐帖,行走于未央宫的殿宇之间,魏相依旧心事重重。

他倒不是担忧自己的将来,而是在咀嚼刘弗陵在荐贴扉页上写给他的那句话: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中年穷。”

如果他像刘弗陵一样来自后世,一定会为这句话感到羞耻,说不定还会认为刘弗陵是在嘲讽他。

可惜没有如果。

他现在只觉得刘弗陵是鼓励他,重视他,对他寄予了独一无二的厚望,他何德何能……竟配独享一块这么大的饼?

正如此想着的时候。

“呦,这不是魏公么?”

“魏公这是要出宫啊?”

“魏公方才是去求陛下做主了吧,出任廷尉卿的事可有进展?”

前方忽然传来几个阴阳怪气的声音。

这几个声音很熟悉,不用抬头魏相便已听出是是什么人在说话。

正是今日与他一同进宫的朱子伯、刘子雍、唐生等人。

魏相永远忘不了他们此前在尚书房的嘴脸:

他们捧杀!他们阴阳!他们落井下石!他们幸灾乐祸!

伪君子!

全都是伪君子!

我真是瞎了眼蒙了心,此前才与他们为伍!

魏相握紧了拳头,抬头已见这五个人已经换上了郎中的服侍,手中还捧着一条深蓝色的绶带,脸上尽是令人恶心的讥讽笑容。

这就是郎中的绶带,名为青绀绶。

不过因为郎中是最低级的郎官,故而有绶无印。

而他今日若是顺利出任廷尉卿的话,则应该是紫绶银印……

“不劳各位操心。”

魏相心中有气,自然也不会给这五个人好脸色,冷冷丢下这么一句话便准备离开。

“魏公为何如此薄情?”

“魏公不是说过富贵勿忘么?”

“为何这么快就瞧不上咱们了?”

几人仍在惺惺作态,说到高兴处竟还旁若无人的笑作一团。

魏相怒不可遏,终是忍不住停下脚步,转过身来喝道:

“奉劝各位一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中年穷!”

这一刻,他才真正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妙处。

喝出这句话的时候,他那屈辱懊恼的情绪似乎也一并呼出了胸膛,只觉得浑身上下舒爽无匹,四肢百骸充满了力量。

只凭这句话,他便有了忍辱负重的支撑与底气,可以不惧任何嘲笑!

于是魏相重新挺起胸膛,轻蔑的瞥了那几个伪君子一眼,傲然一笑迈开大步向宫外走去。

……

十日后,桑邸。

“官督民办,直隶统辖?”

看着桑弘羊读过刘弗陵的密信之后在简牍上写下这八个字,魏相心中充满了疑惑,却又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这十日下来,果然如刘弗陵预料的那般。

在真正全面了解过酒榷和盐铁官营,明白了这项国策对于大汉的重大意义与其中的核心问题之后。

魏相很快就完成了心态上的转变,非但对此前起哄罢黜酒榷和盐铁官营的行为感到羞耻,如今还甘心做了桑弘羊的改革副手,积极为其献策献力弥补过失。

故而桑弘羊在这件事上也不再对魏相有所保留。

“你从这八个字中看到了什么?”

桑弘羊回头看向了魏相,神采奕奕的自问自答,

“老夫看到了两个字——智慧!这是陛下的智慧!”

“桑公的意思是,这是陛下提出的国策?”

魏相下意识的问道,

“只要依这八个字就能重塑酒榷和盐铁官营,杜绝再出现此前的那些弊端?”

“不能。”

桑弘羊没有一丝犹豫的摇头,

“酒榷盐铁之政,但需胥吏经手,则积弊终不可除,久必溃痈。”

“不过依陛下的这八字真言,却可令榷政朽蠹之期迟之数纪,更可免于'与民争利'之谤,老臣就算挠尽了头发,亦已想不出比这更好的策略了。”

“……”

魏相闻言心中骇然。

经过这十日的朝夕相处,他已对桑弘羊在经济政策方面的专业性有了充分的了解,时常发自内心的敬佩。

而刘弗陵提出的这八个字,能得桑弘羊如此称许,自非寻常智慧!

想到这里,魏相不由想起了刘弗陵时常挂在嘴边的那句“朕还是个稚童”,越想越觉得这是一句脏话,越想越觉得脏……

桑弘羊目光却逐渐锐利起来:

“如今国策既决,事不宜迟,且看老夫如何在三日之后的早朝上,以雷霆之势肃清那些商蠹吧!”

……

与此同时,大将军府。

“……大将军,如今已是万事俱备!”

听完了杨敞的奏报,霍光目光如炬,声若寒铁:

“既然如此,便定于三日之后的早朝,由我来亲手结束这场本不该有的闹剧,为大汉社稷再续上这条命脉吧!”

几名幕僚当即躬身拜道:

“大将军苦心孤诣,日月可鉴,大汉不可一日无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