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夹克换虎骨

池塘边。

赵想儿拿着镰刀一茬一茬的割着空心菜。

这些菜都是附近菜地生长过来的,菜地里村里人种的不能随便摘。

但是池塘这边是公共区域,村里人只要想吃就能过来随便割一箩筐的。

不过空心菜这玩意儿长得很快,现在村里人都不怎么喜欢吃,很多都割了回去喂猪。

“东子,这么多够了吗?”

赵文东正在摸田螺,刚好空出来一个水桶,能摸一点是一点,回头便宜点卖给军哥。

看了一眼三姐身后的背篓。

“够了三姐,再多我就背不动了。”

赵想儿点点头,顺便多割了一把,说是中午两人自己炒来吃。

二人一个背着背篓一个提着水桶,刚到家门口。

“想儿,狗蛋。”

“文斌哥。”

赵想儿淡淡的扫了一眼曹文斌,微微颔首就进了小院。

曹文斌看着她的背影有些悻悻的笑了笑,而后从背篓里提出一只用麻绳绑着的大老鳖。

“东子,这只是我兄弟昨晚抓的,你先拿去吃。”

赵文东眼前一亮,因为这大老鳖实在够大,估摸着有个五六斤的样子。

“谢谢你文斌哥,回头我让我三姐给你钱。”

说完,他故意看了一眼曹文斌。

曹文斌的脸色肉眼可见的红润了几分,不在意的摆摆手,“拿去吃就是了,提钱多伤感情啊。”

赵文东这下子可以确定了,这狗日的想要当他三姐夫呢。

“东子,进来摘菜。”

“哦,来了三姐。”

赵文东看向曹文斌眼里带着毫不掩饰的‘敌意’,态度也没有刚刚那么客气了。

曹文斌以为赵文东这小子要邀请他一起进去。

不想赵文东从兜里摸出一张大团结,什么话都不说,直接塞进曹文斌的手里。

“诶,狗蛋,我午饭还没吃呢。”

“文斌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你可别再问我三姐要钱了。”

哼,想追我三姐,臭流氓!

看着气呼呼走进院子的赵文东,曹文斌心虚的挠了挠头。

心道:自己刚刚表现得很明显吗?

吃过午饭。

赵文东提着一个红色的塑料袋,里头是一件类似中山装的黑色牛津布夹克。

这是最早那个饭店老板给他的旧衣服,反正家里没大人穿不上,刚好拿去跟老村长换虎骨酒。

来到村长家。

“大爷爷,大爷爷。”

老村长是曹家辈分最高的长辈,同时也是对老赵家几个孩子最好的长辈。

以前赵母和三个姐姐让那个禽兽爸殴打的时候,都是老村长及时出现救了她们娘几个。

村里人找她们几个孩子要钱的时候,也是老村长力排众议,先将村部的钱拿出来还了她们家的饥荒,免得让村里人过于针对她们几个孩子。

“是狗蛋啊,有事吗?”

老村长曹红旗今年已经六十八岁了,头发花白,脸上的褶子布满了沧桑。

“大爷爷,我想换一点虎骨酒。”

“咋了,谁摔了?”

曹红旗上下打量了一番赵文东,见他活蹦乱跳的,转而问道。

赵文东急忙摆手,道:“我姐她们没事,是一个帮了我家的大老板,她弟弟摔断了腿,我想送点补身子的东西过去,找文斌哥弄了一只大老鳖,感觉不够分量,就想到您的虎骨酒了。”

“哦,摔断腿了呀,行,你等等。”

曹红旗佝偻着身子,步履略显蹒跚的进了屋头,不多时就拿出一个酒瓶。

那酒瓶上泛黄的标签写着‘锦江’两个字,这个酒是本地酒厂生产的粮食酒。

当然,瓶子里已经换成了小半瓶的虎骨酒。

“那,送过去让他隔三天口服一小杯,可别喝多了,这酒劲很大。”

“好的,谢谢大爷爷。”

曹红旗摸了摸赵文东的小脑袋,呵呵笑了一声。

赵文东将手中的袋子放在他门口,趁他没反应过来,提着酒瓶就跑了。

“诶诶,你这孩子,这是什么东西,你赶紧拿走!”

“大爷爷,那件衣服你穿上肯定好看。”

曹红旗看着远去的赵文东,没好气的摇了摇头,弯腰拿起那个袋子拉开一看。

“呦,这衣服看着挺板正啊。”

那些旧衣服赵盼儿洗过还用水壶烫熨平整了,不仔细看的话跟新衣服没有什么差别。

曹红旗拿出来看了看,又在身上比划了一下大小,感觉正合适。

“这孩子有心了。”

“爹,您哪儿来的新衣裳啊?”

曹建国刚好提着锄头回来,看到老爹手里的夹克,立马就喜欢上了。

“狗蛋那后生送给我的,看着不错,回头去串亲戚的时候穿,呵呵。”

“狗蛋送的呀,爹,这款式太年轻了,要不你给我得了,回头我扯块布让翠芬给你织一整套新衣裳去串亲戚。”

曹红旗斜了一眼三儿子,见他眼巴巴看着自己手中的夹克,顿时鄙夷的撇了撇嘴。

“滚你丫的,这衣服怎么就年轻了,哦,你是变着法子嫌你老子老糊涂是不是?”

“啊,不是啊爹,我没这个意思。”

曹建国一脸无辜,眼睛不舍的从那件夹克上移开。

“爹,你哪儿来的衣裳啊?”

“狗蛋送我老头子的。”

“狗蛋?”

曹建国眼珠子一转,这才想起来,赵文东好像搭上了一个海城大老板。

那自己是不是可以找他给自己也整一件?

回头去镇上开会的时候。

嘿嘿~~

曹建国越想越觉得拉风。

有句话怎么说的:人靠衣装,马靠鞍!

曹建国打定主意,不管多少钱,自己都要搞一件这样板正的衣裳。

老赵家。

“三姐,我去给大老板送点礼物,可能要晚点回来,到时候大姐问起来,你就跟她说一声。”

“嗯,去吧,路上小心点啊。”

“知道了三姐。”

赵文东提起背篓往背上一辈,里头是田螺和空心菜,手里提着大老鳖和虎骨酒。

趁着这会儿村里人睡午觉的空档,他再次来到自家废弃的猪圈。

确定四下没人后,这才闪身消失不见。

2025年。

还是那条无人的小巷子。

1989年是下午一点多,这边对应的就是半夜一点多。

赵文东先是摸黑把东西都藏在自己的小纸皮屋子里头,而后好奇的看向巷子口。

“奇怪,都这么晚了,外头怎么还这么吵?”

对于一个不知道夜生活为何物的小孩子来说,这个点应该是很安静才对。

赵文东好奇的走到巷子口。

“这,怎么还这么多人?”

当然,摊位少了一些,显然现在夜已经深了没错。

“阿弟,要不要吃铁板鱿鱼,现在两串只要五块钱,卖完我就收摊了。”

赵文东看向打算收摊的老板,想吃,可惜他手上没新钱。

“不知道军哥他们收摊了没有?”

赵文东循着记忆的方向,朝谢军的小炒摊子走去。

大老远就看到摊子的招牌亮着霓虹灯。

“哇,人这么多?”

那摊子里头喝酒划拳的人还有好几桌,没想到生意这么好。

“咦,那孩子是不是东子?”

谢军正在清洗厨具,就看到街道对面走过来的赵文东。

谢丽华抬眼一看,又看了看时间,蹙眉道:“这孩子这么晚了怎么还在外面晃荡?”

“东子,你这么晚了不睡觉跑外面干什么?”

赵文东走近,就听到谢丽华有些责备的声音响起。

“我就是想来看看军哥还要不要田螺了。”

说起这个,谢丽华和谢军都是眼前一亮。

谢军急忙开口道:“当然要,明天不,以后每天你都给我送三十斤过来,对了,紫苏叶送五斤,我给你五块钱一斤,跟田螺一个价格。”

“真,真的呀?”赵文东喜出望外。

田螺三十斤就是150块钱,紫苏叶五斤就是25块钱,那以后每天就能收入175块钱。

这下子又有钱可以去进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