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此乃驱虎吞狼之计(求月票)

“多少钱这也是你能问的?”张让翻了一个白眼,“这董卓是个武夫,早年在羽林军中任职,颇为勇武,担任过广武令,镇压过羌人叛乱,是个人才。

熹平元年,任并州刺史,和太原王氏并不太对付,被王允安排调任匈奴中郎将。”

“身为匈奴中郎将,驻扎在美稷这个苦寒之地【注:美稷就是后世的内蒙古准格尔旗】,董卓受不了这个苦,想要买个轻松的官,这才求到我这里。”

“啊,爹,儿子这个盐监可不能卖他啊!一女不侍二夫,一个官位怎么能卖两次?”

张奉急了,自己当初可是真金买的盐监,这还没捞多少呢,就又被干爹卖了?

“放你娘的屁!董卓买的是河东郡太守的位置。”

“爹,董卓也看上了盐池之利了!那我这盐监……”

张让看着张奉委屈巴巴的样子,忍不住叹道:

“罢了罢了,董卓买官的钱,我分你一些,这盐池我们鞭长莫及,能赚多少你就别强求了。”

张奉立刻眉开眼笑,跪拜道:“多谢爹!那林晦要怎么安排,此人做事伶俐,可以来洛阳帮爹做事……”

“林晦……不,你让他继续留在盐池,我让董卓护住林晦。”

张奉一愣,随即恍然大悟:

“爹,此计甚妙!

如此一来,我们不仅赚了董卓的买官钱,还能占住盐池,此乃驱虎吞狼之计!”

张让悠然拿起酒樽,一饮而尽,眼神露出得意的神色:“就让董卓和王氏去斗吧……”

……

河东郡。

盐池。

中条山下,烟雾缭绕。

卫觊一身深色长袍,望着下面的盐兵。

“林兄,我观盐兵军容甚严,几乎比得上边军之威,你从哪里发现的如此人才?”

卫觊手指着下面的薛超,转头问道。

林晦微微一笑,心情很不错。

自从把家中二老接到盐池,没有了后顾之忧,全力开始安排薛超操练士兵。

随着卫氏、裴氏、弘农杨氏三大家族都与林晦进行了盐粮交易,盐兵的训练进度明显加快。

再加上工匠们在林晦指点下,冶炼打造铁器,如今的盐池兵器库也焕然一新。

两千盐兵,同时也是盐丁,林晦将后世的五步晒盐法拆分,提升了晒盐效率。

李封一统计,发现食盐的产量竟比往年翻了一倍。

不过林晦却将此事埋在心中,让李封严格保密,不准透露给外界。

现在自己虽然有了自保之力,但那也是针对范氏而言。

若是放眼天下,自己这两千盐兵,根本不够看。

闷声发大财才是最好的。

还有许多改良的手段可以用,食盐的产量还可以再翻!

“卫兄,薛超之前不过是看守兵器库的守卫,平民之中,亦有人才啊。”

林晦意有所指。

若是以前的卫觊,定然对林晦这番话嗤之以鼻。

没有研读过经义,算什么人才?

但是林晦让他改变了想法。

自家的十名铁匠,在自家炼铁的时候,打造出的兵器,普普通通。

但是到了盐池,在林晦的指点下,工匠们像是疯了一样,冶炼打造技术突飞猛进,出产的兵器比在卫家打造的要锋利许多!

同样的工匠,同样的铁矿,打造出来的兵器,质量怎会如此不同?

林晦告诉卫觊,说这是激发了工匠本身的天赋。

卫觊半信半疑,直到盐丁们在短时间内成为一支纪律严明的盐兵。

他相信了。

林晦比自己更有识人之明,也更会用人。

“对了,朝廷的诏令下来了,新任的河东太守是董卓,对于此事,你如何看?”卫觊话题一转,脸上露出担忧之色。

如今朝廷的诏令越发让人不懂。

董卓之前是匈奴中郎将,不过一介武夫,如何担任的起一方太守?

杨义好歹也是弘农杨氏的门生,董卓又是谁家的门生?

“董卓此人……没见过,不好说,等他到了再说吧。”

林晦心中也有些无语。

朝廷的诏令下来前,张奉就给自己写信,告诉自己洛阳发生的事情。

王允跑了,只把王允家抄了。

董卓要来河东当太守,是自己人。

张奉让自己放心,替他守好盐池,王氏来人也别怕,董卓会帮保护他的安全。

董卓会保护自己的安全吗?

林晦暗自摇头,董卓来当河东太守,就是为了以盐利养私兵。

董卓后来之所以能够进京,就是靠盐池之利,养了五千精锐无比的私兵。

说起来,自己现在做的事情,和董卓差不多。

也是在用盐利养私兵。

董卓来了之后,必定要插手盐利,自己要提前做好应对……

……

范举看着手中密信,眉头紧皱。

“新任太守是董卓,如此一来,我们又得大出血了。”

其弟范赟双手背后,“大哥,董卓此人是武将出身,为人豪爽,之前他担任并州刺史时,我们就曾和他做过生意,应该好相处吧,我们怎么会大出血呢?”

“正因为此人豪爽,对待下人十分大方,所以我才担心他胃口太大!”

“此话怎讲?”

“哼,董卓不管到哪里,一直带着五千私兵。

这五千私兵,都是从小月氏人、卢水胡人、羌人、汉人中选拔少年健勇,战力极强,被称作【湟中义从】。”

“如今董卓来河东,必然要带这五千湟中义从,所耗费的粮草必定巨大。”

范赟恍然大悟,“所以他有可能会用盐池之利来弥补军需粮草?”

“不是有可能,是一定!”

“大哥,我想到了!”范赟突然脸上露出喜色,“林晦此贼最近一直用盐换粮草,十分嚣张,郡守和安邑县令都不闻不问,如今董卓要来,不如我们把事情捅到董卓那里。

董卓本就想插手盐池,我们送上如此好的机会,他定然会感激我们!

如此一来,我们便可坐收渔翁之利!

此乃驱虎吞狼之计也!”

范举不可思议看着自家弟弟,之前提的都是馊主意,没想到今天却给了自己一个惊喜:

“你何时竟有此智?驱虎吞狼之计,甚好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