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安顿 学武

随着金色字体消失。

熟悉的暖流涌动。

李行道只觉双耳发痒,并且越痒、越觉得周围的动静在变大,就好像自己的耳朵装了一个搜集周边声音的小雷达一样,将周围二十多米范围内,所有细微的动静都装入了耳中。

他心中一惊。

不会是这傻鸟字体,打击报复自己,让自己也长一双兔子耳吧?

他连忙朝李言道:“阿言,帮哥看看耳朵,我觉得有些痒。”

李言凑上脑袋,随后疑惑道:“哥,为什么你耳朵里有好多短短小小的毛须须..”

“毛须须?”

“对啊,就像是脸上的绒毛一样,不仔细看还看不到。”

听到李言的话,李行道才松了一口气。

不是变成兔耳男就好。

他猜测,这增多的绒毛,就是自己听力增强数倍的原因。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自由控制,不然这增益效果,大多时候怕是一种折磨...

...

李行道只好一边赶路,一边研究自己的耳朵。

这听力特性,确实牛逼。

如果集中精神的话,他甚至可以听到几米内,虫子在叶子上蠕动的声音。

整个听觉覆盖的范围,高达上百米。

只是距离越远,能捕捉的声音越模糊。

真正能有效利用的范围,大概只有十几二十米。

这个范围内,即使是十几米外,风吹叶片的细微声音,他都能听的很清楚。

至于听觉的控制开关,李行道也找到了。

就是自己的念头。

他想听清楚点,就能听清楚点,想正常点,就会恢复正常。

十分智能。

一个字,爽!

...

有了雷达听觉的辅助,李行道在山道中愈发自如。

没多久,两人便下了山道,来到了官道上。

通往县城的官道,人流一下子多了很多。

越靠近县城,人流越多。

车马也多了起来。

道路上偶尔还能看到有人推着装满瓜果的马车,朝着城内而去,看得李言直咽口水。

山里也有水果,但没那么多的品种。

这一看就不是本地的产物。

看到那斑驳褐黑色城墙的时候,李言更是兴奋起来。

他从未见过这么高的城墙。

也不知当时是怎么靠人力垒起来的。

李行道则是淡定多了。

这破墙,看着不过两三丈高,上面空无一人,下面是三道开着的城门。

人流主要是沿着主城门进出。

车马走左边的门。

少数骑马的人,则直接走右门。

人虽多,但井然有序。

城门下有十五六个兵士手持兵器巡察。

这些兵士倒是比黄土镇那些个巡役看着正规点,至少身上衣物厚实,手上的兵器看着也更有分量,身板挺直、一个个人高马大的,看着就多了几分震慑力。

李行道随意扫视了一样,便被城下一人吸引。

此人应该是看守此门的负责人。

对方坐在一张椅子上,正对着一盆肉食大口朵颐。

此人头戴笠形盔、倒三角脸,双眼狭长,自带七分凶狠,背宽头细,身形如小山、只是坐在那里,便比进城的大多数人高了一个头,桌前一根暗红色的厚实亢龙锏,又粗又长,给人一股无形的压迫感。

这不是李行道被对方吸引的主要点。

关键是此人胸腔之中的心跳咚咚声,听在他耳中好似城门大鼓轰鸣,又似一台高压的水泵,源源不断地将对方浑身血流压向全身,让他本能就感觉到了极大的压力。

李行道被迫将那听力调整为常人,才感觉轻松很多。

此人好强。

不可力敌!

...

广义县入城和黄土镇那边流程差不多。

兵士简单看了下两兄弟的籍牌,又问话听了两人口音,确定没问题,也没有搜包裹之类,便直接让他们进去了。

很松散,也少了欺压搜刮。

进城之后,看着街道上那人来人往的人流,还有那些花样繁多的摊贩,两兄弟一时都觉得新鲜。

逛了两圈,又吃了些零嘴,才过了瘾。

见天色不早。

李行道带着弟弟去找了一间普通的客栈,递上籍牌验明身份,开了一间单人房。

进了房间之后。

李言心疼道:“哥,县里的客栈好贵,还不如去睡通铺..”

一间独立的小房间,就要二十文一晚。

一文钱都可以买上一个小肉包了。

他舍不得。

李行道拍了拍自己沉甸甸的钱袋子:

“阿言,有时候抠抠搜搜,反而会因小失大。

去了通铺,人多眼杂。

我们一大一小,本就惹人注目,容易让人心生歹意。

到时候随便被偷了些什么,都不止这二十文的房费。”

小弟年幼,一有机会,他便会教导两句。

好在李言经历过家中剧变,比一般小孩懂事许多。

..

安顿好。

李行道便上了钱财和李言,去了附近的一个布店,定制了几套衣服、裤袜和鞋子,约定好三天后来取,随后又来到了一间小茶楼。

估计是下午的缘故。

小茶楼人还不少。

正中位置,有中年说书人,正在绘声绘色说着一个书生和女鬼的香艳故事,听的下面是目不转睛,还有人直咽口水。

李行道点上一壶茶,又让伙计推荐了两盘点心。

等对方端上来之后。

他拿出几文钱,放到托盘上,低声道:“小哥,向你打听点事。”

见到赏钱,伙计也不嫌少,喜笑颜开:“爷,您说。”

“我家想在县城定居租房,有合适的牙行推荐吗?”

伙计想了想,道:

“爷,这城里牙行不少,但要看你条件和需求。

比如爷如果你是本地的,就简单了,随便哪家都行。

租赁是长久生意,牙行也不会坏了口碑。

但如果您是外县的,或者身份不合适..

这价钱就不好说了。”

李行道听出了对方话里有话:“你是说,这牙行,还能帮忙把身份办了?”

伙计一听,就知晓这脸上还带些许稚气的青年,没见过世面,于是解释道:

“爷,一看您就出来的少。

这算什么新鲜事?

别说身份了。

您就是外地的、想办本地的籍牌,只要爷你能顺利进了城,找到了对的人,又舍得花钱,这些都不是事。

现在外面跑的、身份有问题的、多了去了。

谁在乎啊。

只要我们这些小屁民跑不掉,能纳税服役就行。”

这话说的,也是大胆。

李行道知晓这种见多三教九流的人,最会见人说话,轻易不会胡言乱语给自己惹麻烦,也就知晓县城这里,类似的事情,大概管的很宽松,知晓了其中的尺度。

他又取出几文钱放到托盘:“不说那些了,我家这次过来定居,主要是我想去学武,小哥可有合适的推荐?”

进城时候,看到那值守城门的领头,让李行道对这世界的武道充满了期待感。

...

一番了解。

李行道带着李言满意离去。

第二天。

李行道换了个酒楼。

他依旧是找那些看着就老练年长的伙计询问,得到了差不多的答案,这才回去退了房,按照得到的消息,去了牙行,以一两五钱银子一月的价格,在外城租了一套比较偏僻的小院。

这种房屋,没办法短租。

李行道交了一年的租金,才让那牙行的人,带着他去了县衙的办事点,花了五十文钱的辛苦费、一两银子的材料‘损耗’费,为两兄弟更新了籍牌,从山民变成了县民。

不过以后两人纳税、服役等,也要按照县民的标准来了。

所有事情都搞定,已经是三天后。

这一天。

李行道穿上新衣物,来到了考察几天的大宅院,敲响了房门。

他要准备学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