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决战前夕,剑拔弩张

大楚边境,乌云滚滚,压得人几近窒息,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寒风呼啸着掠过营地,将军旗吹得烈烈作响,像是在奏响一曲悲壮的战歌。

营帐内,烛火摇曳,兵部尚书赵雄与一众将领围坐在巨大的沙盘前,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诸位,”赵雄打破沉默,声音低沉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敌军已在十里外安营扎寨,明日,便是生死一战。”

他的手指在沙盘上缓缓移动,精准地指向敌军的部署位置,“他们此番来势汹汹,兵力上略占优势,且兵种搭配复杂,骑兵、步兵、弓箭手协同作战,不可小觑。”

年轻的将领李猛猛地站起身,脸上写满了不服:“怕什么!咱们大楚将士哪个不是热血儿郎?管他什么兵种,杀就是了!”

他的拳头攥得紧紧的,骨节泛白,眼中燃烧着熊熊战意。

老将王勇却缓缓摇头,神色忧虑:“不可冲动。战争不是逞匹夫之勇,敌军骑兵机动性强,一旦突破防线,后果不堪设想。咱们必须得有周全的战略。”

他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目光深邃地盯着沙盘。

一时间,营帐内众说纷纭,有人主张主动出击,趁敌军立足未稳打个措手不及;有人则建议坚守阵地,以逸待劳,消耗敌军的锐气。

争论声此起彼伏,却始终难以达成一致。

赵雄静静地听着,眉头越皱越紧。他深知,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万千将士的性命,关乎着大楚的未来,容不得半点差错。

沉默片刻后,他抬手示意众人安静:“诸位所言皆有道理,但我们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我军虽兵力稍逊,但防御工事坚固,且熟悉地形。”

他顿了顿,手指指向沙盘上一处山谷,“此处地势险要,两侧高山耸立,是敌军进军的必经之路。我们可在此设下伏兵,待敌军进入山谷,截断退路,前后夹击。”

将领们纷纷围拢过来,仔细端详着沙盘上的地形,脸上露出思索的神情。

李猛挠了挠头,疑惑道:“可万一敌军不上当,绕开山谷怎么办?”

赵雄微微一笑,似乎早已料到他会有此疑问:“这便是关键所在。我们需派出一支精锐骑兵,佯装败退,引诱敌军追击。敌军求胜心切,必定会紧追不舍,到时便会进入我们的包围圈。”

王勇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此计甚妙。不过,负责诱敌的骑兵必须行动迅速,且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否则一旦被敌军识破,陷入重围,就麻烦了。”

赵雄看向帐中一位身形矫健、眼神锐利的年轻将领:“陈峰,你麾下骑兵皆是精锐,诱敌的任务就交给你了,可有信心?”

陈峰“唰”地站起身,挺直脊梁,大声应道:“末将定不辱使命!愿率骑兵拼死一战,为大军争取战机!”

他的声音坚定有力,在营帐内回荡,点燃了众将士心中的斗志。

安排好诱敌计划后,赵雄又开始部署其他兵力。他将步兵分为三队,一队坚守正面防线,抵御敌军的正面进攻;一队埋伏在山谷两侧,待敌军进入包围圈后,从山上发起攻击;还有一队作为预备队,随时支援各个战场。

同时,他还将弓箭手分散部署在防线各处,利用地形优势,对敌军进行远程打击。

夜幕渐渐降临,边境线上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马嘶声和士兵的巡逻声。

大楚军营内,将士们却毫无睡意。他们或是擦拭着武器,或是整理着盔甲,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与坚定。

有的士兵在默默地祈祷,希望明日能够平安归来;有的则相互鼓励,传递着勇气和力量。

陈峰回到自己的营帐,看着麾下的骑兵们,心中百感交集。这些士兵,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他们跟着自己南征北战,历经无数次战斗。如今,又要一起奔赴生死未知的战场。

“兄弟们,”陈峰大声说道,“明日一战,关乎大楚存亡。我们身为大楚骑兵,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往直前,绝不退缩!”

“绝不退缩!”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夜空,仿佛在向敌军宣告他们的决心。

与此同时,敌军营帐内,将领们也在商讨着作战计划。他们得知大楚军队防御工事坚固,且占据有利地形,不敢贸然进攻。

“大楚军队看似准备充分,但我们也不能示弱。明日,先派骑兵试探他们的防线,寻找突破口。一旦找到机会,步兵和弓箭手立刻跟进,一举突破他们的防线。”敌军主将的声音在营帐内响起,充满了自信与野心。

夜深了,边境线上的紧张气氛却丝毫未减。大楚和敌军的营地遥遥相望,仿佛两只蓄势待发的猛兽,随时准备扑向对方。

在这个寂静的夜晚,没有人知道明天的战场上将会发生什么,但所有人都清楚,这将是一场决定大楚命运的决战。

月光洒在大楚将士的脸上,映出他们坚毅的神情。他们深知,自己即将面对的是一场残酷的战争,但他们毫不畏惧。

因为他们身后,是大楚的万千百姓,是他们深爱的家园。为了守护这一切,他们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哪怕是自己的生命。

而此时,远在京城的萧逸尘也难以入眠。他站在皇宫的城楼上,遥望着边境的方向,心中默默祈祷着将士们能够平安归来,大楚能够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