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人员装备齐整
- 血色战场:从打鬼子开始发育
- 汉唐风月1
- 2631字
- 2025-03-22 12:08:03
“长官,这是什么枪?真的是太漂亮了。”
何不凡爱不释手的抚摸着手里泛着幽蓝光泽的步枪,口水都滴到了木质枪托上。
别说何不凡,就连抱着MG34机枪舍不得松开半点的重机枪手江云伟都被何不凡手里的这杆步枪给吸引住了。
这是一杆堪称工艺品的步枪,而这个结论其实是获得二战胜利的米国牛仔们对这杆枪最由衷的评价。
GK43,一杆在二战中名气算不上多大的半自动步枪,是日耳曼人于战争末期研发制造。
只是,当这杆性能优良的半自动步枪投入战争时,日耳曼帝国已经帝国落日了,除了胖子炸弹,再无其他任何武器能改变战争的结局。
没名气,就意味着便宜。
所以,曹烬捡漏了。
一支拥有10发弹匣,有效射程可达800米的半自动狙击步枪,或许其性能算不上二战期间半自动步枪中最好,甚至连前三都排不上,但绝对是最便宜的,其售价竟然才区区3铜币,相当于一名日军军曹的人头。
那还不买他个100杆?每杆再搭配250发子弹,加起来也不过区区420铜币嘛!
欠钱的才是大爷,人已经麻了的曹烬恍惚间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莫名其妙的都开始用上区区二字了。
一个步兵班配备4杆GK43,一杆做为精准射手专用,一杆做为副班长的专属武器,搭配两名98K枪手,形成一个以半自动步枪为核心火力的火力组。
这样的话,一个步兵班可以围绕冲锋枪一个连续输出火力强劲的火力组,再搭配3个各有一杆半自动步枪的枪组,哪怕不配轻机枪,也能在50米宽的防线上对200到300米射程内的敌军形成威慑。
说实话,就目前中日双方所装备的20发弹匣、射速不过200发每分的轻机枪,曹烬觉得那真不如用冲锋枪构成班级核心火力。
当然了,如果能像日耳曼人一样以MG42轻机枪做班用轻机枪,那又是另当别论。
“我说过,会送你一件礼物。”曹烬微微一笑。
何不凡惊喜的嘴都快裂开了,下一刻却又如坠深渊。
“不过可不是这个。”
“但这杆枪归你了。”
曹烬三句话,让少年通信兵脸上的沮丧和喜悦来回切换,把看热闹的重机枪手逗得大笑。
那边因为突然出现的精良武器还一直处于震惊状态的半残陆军中尉听到这边的动静,不由深深的回望了一眼笑眯眯地曹大营长,彻底确定自己这次赌对了。
曹烬以武器、粮食换人的方式在这个晚上让整个109旅都沸腾了。
曹家组织的浩浩荡荡高达30辆的劳军车队其实早在两日前就由关卡通报给了109旅旅部,由于忙于前线战事,陆军少将选择性忽略了,等听说曹烬玩了这么一出才想起来。
等两个团长各自打电话过来询问,陆军少将惊愕之余,却是哈哈大笑帮着曹烬证实了这批粮食的存在。
而早前除了217团将缴获武器中的很大一部分给了新成立的机动营,218团也给机动营分了80杆步枪、3挺轻机枪、5具掷弹筒、1挺重机枪,曹烬完全可以支付得起他以物换人的承诺。
对于即将面对日军狂攻的37师各部长官而言,目前最缺的不是兵员,唯有枪支弹药。
江大头还从未享受过被6个步兵营长笑眯眯捧着的待遇,只为他能在录用人员时稍微松一松,军龄不足3年的当班长用,超过1年的当2年精兵用。
说白了,这帮老油条们想拿枪吃肉,又想尽力减少人员损失。
若换在平时,在军中待了数年早就深谙其道的江大头或许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应了,但这会儿的江大头可是脑子清醒的很。
不仅仅是怕曹烬秋后算账,江大头更知道在这种战时,想活下去可不止得自己努力,那还得身边的同袍也够强,越是强大的团体,生存的几率越高。
人情面子,在小命面前啥都不是。
于是,有曹大营长用粮食、装备砸出的一路绿灯做前提,江大头和残疾陆军中尉铁面无私遴选了大半个晚上,终于从109旅4000号人里,选出了289人。
加上最早之前加入包括曹烬在内的6人,总人数295人。
大部分人员都是严格按照曹烬的军龄要求,算得上精兵强将。
但也有两名老兵看不上眼的,比如曹烬要求从217团辎重连挑选辎重兵24人组建营属辎重排。
这个要求多少让两名老兵有些蛋疼,这等战时,机动营完全可以依托旅部补充给养,自己组建辎重排有个球用?
这是借机回馈老部队吧!或许就连老王也是这样想的,竖起大拇指夸赞曹烬有格局。
不过,还有比这更让人无语的。
原本想着有几具日式掷弹筒,曹烬要几个迫击炮手也可以理解,但曹大营长要的可不是几个,而是好多。
光是从109旅迫击炮营,就挑了12个炮手及辅助炮兵24人,差点儿没把压根没抱啥希望的迫击炮营少校营长给乐傻了。
迫击炮营从成立那天起,就属于人满编炮缺额的状态,直到大战开启,也是200多号人伺候着不过6门小炮,白送人给一线部队少校营长自是不愿意,现在这富余人员能换成肉和白面,搁谁不得笑开花。
不过,当两个老兵看到地面上闪着金属光泽的6门小炮和堆得像小山一样的炮弹箱后,大脑直接宕机了。
这意思是,咱机动营也有迫击炮连了呗!
不对,虽然炮口径不大,但好歹也有6门,数量直追旅属炮兵营,咋说也得是个迫击炮连。
最终还是曹烬拍板,向上报了个迫击炮排,不是怕编制太大装不下,而是怕被抢了。
迫击炮排和辎重排两者合计就占了60人,如果再去掉两个重机枪班24人,留给步兵连的官兵也就208人,那还包括两个连长。
“就这么多人,那我们就建制两连,每个连104人,组三个步兵排,每个排三个步兵班,每步兵班人数11人,剩余4人归属连部由各连连长划分职能。
另,给每个步兵连配一个重机枪班。
辎重排和迫击炮排由营部统一指挥!”
曹烬很快给出编制规划。
江云深和那名叫付大伍的陆军中尉两个人对望一眼,纷纷点头,皆喜不自胜!
两个过惯苦日子的29军军官、可从没想过有一天一个区区步兵连竟然会拥有重机枪这样的火力,而且,一来就是3挺,比不少步兵营都富余。
那是这二位还没见识过插上200发弹链MG34的火力,别说在这个时代无枪能出其左右,就是再过20年,能在射速上超越它的,也不多见。
曹烬给步兵班规划的还是老方法:三三制!
不过,因为缺乏班用机枪,曹烬不得不将之进行改良。
班长持冲锋枪,副班长、精准射手以及两个三年以上老兵,各持一杆GK43,其余全部持98K。
全班形成4个战斗小组,班长携司登冲锋枪搭配两名持98K士兵为步兵班火力核心;副班长和一名三年老兵各携一杆GK43搭配一名持98K士兵组成另一重要火力组;一名老兵携一杆GK43搭配两名持98K士兵形成步兵班第三火力;第4个战斗小组则为精准射手搭配一名士兵做为副手的远程火力支援组。
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御,步兵班里的这个由精准射手主导的第4火力组,都是曹烬在步兵班火力配置中极其重要的一环,这对精准射手的要求也极其的高。
所以,天色一亮,两个陆军中尉连长都急吼吼地去找排、班长们开始组建各自步兵连,而曹烬却开启了来自内部的第二轮选拔。
总共18个步兵班,只有18名精准射手名额,无论谁都可以报名。
选上者,奖励勃朗宁M1911手枪一把!
消息传出,全营沸腾!
因为,那玩意儿,全旅也就一把,别在陆军少将的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