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凉国公留步。”

蓝玉闻言,带着疑惑的眼神回头,问道:“陛下还有何吩咐?”

对于朱允熥的主动喊停,他颇为震惊,不过当回头后,看到这位隆泰帝下意识后退半步的惊惧模样,又忍不住想笑。

“五军都督府和各个衙门这次空出那么多人,不知凉国公可有人选?”

听到这话,蓝玉便明白朱允熥为何忽然叫住他了。

很显然,这位年轻的隆泰帝早在昨日就已被两位公主调教好,摆明了也想掺一脚,在这次的事件中分一杯羹,好扩大在朝堂的根基。

蓝玉心中轻笑,朱雨莙虽聪慧,但还是太年轻了,不够稳重,做事急了些,见到有机会就迫不及待出手。

“此次官员变动数量颇多,涉及甚广,我与诸位辅政大臣还在商议之中,一时半会儿怕是出不了结果。”

见朱允熥眼中闪过一丝‘不可察觉’的喜悦,蓝玉主动询问道:“陛下可是有合适的人选?”

“嗯。”

朱允熥故意表现出踌躇之色,好一会儿后才点头回应道:“朕曾不止一次听过永平侯谢成,全宁候孙恪还有崇山侯李新三人的英武与能力,或可担任更重要的职务。”

“陛下的提点,臣铭记于心,待臣回文渊阁后,定会传达给其余几位辅政大臣,但最终的定论,臣无法向陛下保证。”

见蓝玉目光阴翳的点头,朱允熥心中轻笑,下套太轻松了。

这位凉国公或许不蠢,但如今在他的眼里,年轻的隆泰帝不过是个怯懦无能之辈,这个固有认知让他下意识不将对方放在眼里。

轻视对手的后果就是被坑了也不自知。

这便是朱允熥尽可能继续伪装的最大原因。

“朕明白,毕竟朕尚且年幼,对大明诸多朝臣能力的认知,并没有凉国公等几位辅政大臣清楚,朕也仅仅只是提一下建议罢了。

最终是否采用,还是得经由各位仔细商议。”

朱允熥露出一副我能理解的表情,紧随着往外面看了眼,道:“凉国公若无其他事,便去忙公务吧,朕也该去用午膳了,不然待会儿二姐又该教训朕了。”

在蓝玉临走之前,他还故意表露出一副害怕姐姐的怯懦样子。

但别说,效果还挺好,蓝玉临出门前,嘴角微微勾勒起的那抹轻蔑和鄙夷,被他完完全全给捕捉到了。

“你又在戏耍咱们那位亲舅老爷?”

蓝玉前脚刚走,朱雨薇后脚便踏入了殿内,紧随着朱雨莙也指挥着宫女,将午膳一道道端上圆桌。

“谁让那位凉国公飘得太厉害,一点都没把我这个幼帝放在眼里呢。”

“那也是你这小子演技太精湛了,有时候连我都分不清真假,更何况蓝玉。”

朱雨薇在旁边笑着吐槽了一句。

姐弟三人欢声笑语的享用午膳,期间不仅朱雨莙,就连朱雨薇也没再过问刚才发生的事情,除非是弟弟主动询问,不然姐妹俩都严格遵守女眷不得干政的规矩。

她俩现在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给弟弟背锅,顺带把弟弟养的白白胖胖。

......

偏殿。

董伦看着眼前色香味俱全的四菜一汤,没半点胃口。

虽然他的主观意识认同忠君爱国,舍小家为大家,但一想到自己老来得子,且儿子极有可能因为犯下的错而丢了性命,他就一阵难受。

再加上,陛下既然从始至终都知晓他是蓝玉派来的,那定然已经让锦衣卫将他查了个底朝天,儿子干的那些事情,又如何能瞒得过陛下。

这就让他内心更忐忑了。

恰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恭敬的:参见陛下。

董伦的心都快从嗓子里跳出来了,他知道,审判即将到来。

“怎么?菜不合胃口?”

见满桌子的菜一口没动,朱允熥明知故问的道。

“陛下,老臣该死。”

董伦没有回话,而是连忙跪伏在地上请罪。

“哦,董师教朕圣人之道,为君之道,治国之道,乃大功,何来该死一说?”

朱允熥确认了董伦是忠臣没错,同样也清楚这位贝州先生在蓝玉的威胁之下,及时悬崖勒马。

可错就是错,若非他意识到自己天生聪慧,有明君之相,真能悬崖勒马吗?

“臣不该枉顾大明律,因子嗣犯错,想要帮其逃脱罪行,继而被蓝玉抓住把柄,受他威胁来对付陛下。”

如果董伦是个愚昧无脑之人,听到朱允熥这番话,或许会顺势来一句:既陛下认为臣有功,那不知可否功过相抵。

但很显然,这位贝州先生很聪明,并且也有一定的底线,若非如此,也不会冒着巨大的风险‘背叛’蓝玉,暗中相助朱允熥。

“可董师不是并未助纣为虐,反而在蓝玉那边帮朕营造出一副怯懦痴傻的废物形象,好让蓝玉更轻视朕。”

朱允熥继续装傻,至今为止,董伦的表现,让他颇为满意。

“可陛下,错就是错,在老臣帮子嗣逃脱罪行时便已犯了大错,更何况还因此被蓝玉威胁,差点害了陛下,害了整个大明,这是天大的错。”

董伦越说越大声,一副即便被赐死也毫不怨恨的姿态。

看着他这副表现,朱允熥眼中闪过一丝动容,古人的一些特质,他一个后世来人很难理解,但并不妨碍他对此敬佩和欣赏。

当然,他清楚,董伦还有后话。

自古忠孝难两全,并非一句空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更是贯穿了数千年历史。

果不其然,当董伦认完罪后,趴伏在地上哀求道:“臣虽万死而无悔,但臣这一脉三代单传,臣仅有育儿这一个血脉,若他也死了,那老臣去了地下都没脸见列祖列宗。”

“你想替董育求情?”

“还请陛下看在臣及时悬崖勒马,且尽心授学的份上,让臣一并担了育儿的罪责,给他一条生路,若再犯错,随陛下处置。”

“董伦啊董伦,天子犯法尚且与庶民同罪,你让朕这个大明皇帝主动包庇一个罪犯?是想让大明律历崩坏吗?”

听到这话的董伦顿时心如死灰,董家要在他董伦的手上,绝嗣了。

然而,恰在这时,朱允熥又开口道:“不过董师,朕记得大明律中,欺辱女子,未至死,并能获取一定谅解者,在自己主动报官的情况下,非斩立决,而是发配边塞,服徭役二十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