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蓝玉欲洗脑
- 大明:朱元璋假死?那我可登基了
- 一勺榴莲
- 2256字
- 2025-03-10 12:03:11
夜色正浓,秦淮河畔的民房内,灯影绰绰。
蒋瓛正在给朱元璋做汇报。
但相较于前几日,今日这位锦衣卫指挥使心情忐忑,惴惴不安。
“你说,朱允熥那小兔崽子,登基后的第一道诏令是废除殉葬制度?”
朱元璋被气的不轻,嘭的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后,起身一边乱转,一边破口大骂,“这小兔崽子真是胆大包天啊,此等大逆不道之事都敢做。
咱前脚刚走,尸骨未寒,就这么急着否了咱的意志,他真不怕遗臭万年吗?
这混小子难道不清楚,咱这么做的真正含义?
咱是那种死后想在地底继续当皇帝,坐拥后宫三千佳丽的蠢货吗?
.....”
蒋瓛低着脑袋,一声不敢吭,果然不出所料,陛下听了此事后,定然会大发雷霆。
不过,慢慢的他发现,陛下骂着骂着忽然停下了。
难道是骂累了?
然而,下一瞬,就听到一阵十分畅快的大笑声响起。
“哈哈,好小子,有胆识,有魄力,有抱负。”
???
蒋瓛心里嘀咕,陛下这是怎么了?刚刚不还在骂人吗,怎么忽然间又笑成这样。
“怎么?蒋瓛,你是不是觉得咱又骂又笑的是疯了?”
“臣不敢。”
“不敢?那就是真这么想的了?”
“陛下饶命,臣真没有这样想。”
跟在这位喜怒无常的陛下身边十数年,蒋瓛当即意识到自己说错话,连忙跪伏在地上求饶,并开动脑子飞速旋转,立即解释道:“陛下又哭又笑定然是看穿了三殿下的意图。”
“你这家伙,反应倒是快,起来吧,咱又没真动怒。”
“谢陛下。”
蒋瓛瑟缩起身,立于一旁,听着朱元璋的自言自语。
“看来允熥这小兔崽子,压根就没把蓝玉他们这群淮西勋贵放在眼里,更不担心外戚干政,甚至还有把握能将这股势力收为己用啊!”
他为何要重开殉葬制度,还不是为了防止外戚干政,并进一步强化皇权的至高无上。
毕竟,朱标一死,在他的认知中,无论朱允炆还是朱允熥,都不可能完全压制那群外戚,这种做法能够直接杜绝外戚乱政的可能。
唯一的意外是,朱允熥这小子一直藏拙,他对这个孙子的预估有误。
他猜测孙子这般做的目的有两个。
其一:向文武百官,乃至天下人释放一个信号,他,隆泰帝,欲施仁政。
纵观历史,没有一个朝代的官员和百姓会不喜欢施仁政的皇帝,这会得到一些人心。
其二:欲要拉拢这批朝臣,将其作为最起始的班底,后续可能会用来跟蓝玉斗。
这点正是让朱元璋开怀大笑的原因,毕竟这说明这小兔崽子有自信能驾驭这群外戚,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毕竟,同样的年纪,把他放到朱允熥现在的位置上,都不一定能办好。
相比之下,其实朱元璋还有一个惊人的猜测。
“甚至.....这小兔崽子都没把咱放在眼里啊!”
不论如何,改先帝遗志这种事情,终归是大逆不道,想要抹除这种恶名,臭名,唯有一种方式,在功绩上,超越先帝。
“是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还是真的胸有成竹,能让大明更加伟大.....”
朱元璋忽然开始期待起来。
至于原本看重的朱允炆,此刻早就被老朱丢到犄角旮旯里了。
这种蠢货,是真的一点形式都看不透,除了方孝孺那种死脑筋儒生,文武百官,谁敢在这道诏令上持反对意见,那是跟整个大明朝堂作对。
哪怕如今权侵朝野的蓝玉敢说一句,恐怕都得和那群淮西勋贵离心离德,种下祸根。
毕竟,他的后宫再加上各个亲王的妃子中,有不少都是淮西勋贵出身。
“蒋瓛。”
沉吟片刻后,朱元璋忽然出声。
“臣在。”
蒋瓛立即上前。
“亲军十二卫现在的情况如何?”
朱元璋语气平淡的询问道。
“以蓝玉为首的那群淮西勋贵,已经开始陆续塞人,且也有一些人被成功收买,这便是到今日为止的名单。”
蒋瓛从怀中取出一个信封,上面记录的正是这些人的信息。
朱元璋随意扫了几眼,矍铄的眸子中闪过一丝杀意,但很快又消失不见。
他现在是个死人,这群人,便让朱允熥那小兔崽子去处理吧。
“继续监察,不能放过任何一个。”
朱元璋将名单随手扔掉,蒋瓛立即接住,并领命道:“是,陛下。”
“对了。”
“陛下还有何吩咐?”
“不出意外,允熥这小兔崽子,应该很快就会找上你,要不要臣服,你自己判断。”
“臣明白。”
亲军十二卫以锦衣卫为首,且锦衣卫还监察天下,是皇帝手中最锋利的刀,想要跟蓝玉斗,就必须先掌控锦衣卫。
等真正掌握了亲军十二卫后,隆泰帝才有资本和蓝玉掰手腕,不用继续装傻充愣,放开手脚干一番大业。
......
凉国公府。
“见过凉国公!”
年近古稀的董伦虽头发花白,但依旧腰板直挺,精神奕奕。
“嗯。”
蓝玉轻轻点头,几乎没有铺垫,直接用命令的语气道:“从明日起,你便进宫去给陛下授学吧,具体该怎么做,你应该清楚。”
虽说他并不在乎朱允熥是否真能蜕变,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且,既然吕氏能养废朱允熥,那他也能在教导朱允熥的时候加点料,让其更听话些,这对他日后行事有着不小的好处。
“凉国公,陛下虽年幼,但聪慧异于常人,已隐隐有明君之相,老朽如何能在授学中夹杂私货,陛下岂能看不透?”
听到蓝玉的要求,董伦想都没想就直接拒绝。
好不容易迎来一位欲施仁政的陛下,他岂愿引导走入歧途。
“董大人竟觉得隆泰帝有明君之相,哈哈~”
蓝玉闻言,情不自禁的放声大笑。
“凉国公笑从何来?”
董伦沉着脸询问,他很不喜这个凉国公,今日而来,不过被迫罢了。
“看来,咱们这位隆泰帝,演技是真的高超啊,连你这样的老臣都能轻易骗过。”
听闻此言,董伦心里咯噔一下,矍铄的老眼直视蓝玉:“凉国公此言何意?”
“自是字面上的意思,怯懦木讷才是真正的朱允熥,在你们面前表现的那副样子,都是假象,为了让他登基更顺利些罢了。”
轰隆~
董伦如遭雷击,本以为迎来的是一位欲施仁政的明君,却不曾想,这一切不过是蓝玉刻意营造出来的假象。
被骗了,满朝文武都被骗了。
“此事切勿传出去,还有,该怎么教陛下,董大人应该清楚,若是做不好此事,就别怪我不留情面了。”
话罢,蓝玉便起身离开,独留年迈的董伦摇头叹气。
“哎~”
“当真是作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