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演到你流泪

“陛下,臣也认为不妥,先帝刚驾崩,尚且未封陵,便改其遗志,这不仅是对先帝的大不敬,陛下更是会被后世之人所诟病。”

朱允熥闻声望去,原来是方孝孺啊,那不奇怪。

这货非但分不清形式,甚至轴的很,说的好听点就是有所谓的气节。

靖难之役时,朱棣让他写即位诏,结果却宁死不从,甚至还大声辱骂朱棣,最终被车裂于街市,还被诛十族。

除却方孝孺外,还有一些官员出声反对,皆是信仰儒家之人。

对此,朱允熥倒也并未恼怒,毕竟早有准备,更何况跟这群死脑筋生气一点都不值当。

别说他现在为了防备蓝玉,不能演的太过,就算真的已经掌控朝堂,对于这些人,若非必要,他也不会动手。

这些家伙巴不得以死明志,好名留青史呢!

而且说句实话,这种有气节的人,其实真挺好,至少一旦收服,没人比他们更忠诚。

当然,面对这些家伙的反驳,朱允熥也没再次开口。

因为饵料已经抛出去了,自有大儒为他辩经。

但他没想到,第一个站出来的竟会是位德高望重的两朝老臣,甚至还被朱元璋当朝称赞为‘方岳之最’的王钝。

“陛下圣明。”

然而,这位两朝老臣却并未与方孝孺等人争论,仅仅只是站出来高声赞呼一声,便立于中央巍然不动。

说实话,这倒是有些出乎朱允熥的意料。

而后,更令他震惊的是,自己预料的画面并未出现,替朕辩经的大儒呢?

忽然间,他意识到,违背先帝遗志这种事情,可能比他想象的还要大逆不道的多。

某些官员虽然认同,但却不敢吱一声,显然是准备让他这个皇帝来背整口锅,从而坐享其成。

“既无人反对,那便按朕的意思办。”

朱允炆和方孝孺愣了下,无人反对?不是,那我们是谁。

“还请陛下.....”

方孝孺再欲开口,却被朱允熥冷着脸挥袖打断,“活人殉葬,有违天理,改先帝意志遭人诟病又如何,这骂名,朕一个人背着便是。”

铿锵有力的声音在奉天殿内回荡。

无一人再敢吱声,方孝孺后半句话直接卡在嗓子眼,硬生生咽了回去。

终究是至高无上的陛下,且话都已经说到这种地步,他要再开口阻挠,那便有些不识相了。

更何况,说到底,其实他也是认可隆泰帝这道旨意的,之所以出声阻挠,无外乎改先帝遗志这点,太过大逆不道了。

“这朱允熥怎么敢的....”

见方孝孺都不再坚持,朱允炆自然知道这次攻讦已然无疾而终,可他想不通,朱允熥这家伙怎么敢做此等大逆不道的事情。

朱元璋尸骨未寒,便改其意志,这个骂名可是会随着史书流传,遗臭千年的。

“而且,他这么做的意义何在啊!”

朱允炆想破脑袋都想不通。

静谧一瞬后,蓝玉站出来,与王钝并列,高声呼赞:“陛下圣明!”

蓝玉这一带头,淮西勋贵紧随其上。

“陛下圣明!”

大局已定,其余官员皆是震天高呼:

“陛下圣明!”

......

朝会结束,文武百官陆续退出奉天殿,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离宫。

“咱们这位年轻的陛下,可真是有魄力啊!”

“是啊,这种诏令,古往今来都未曾有过,忤逆的可是太祖皇帝的遗志。”

“不管怎么说,这终归是件好事,陛下这是燃烧自己,点亮了我等啊!”

“是啊,谁又能保证自己的家人,将来不会遭遇殉葬的待遇,更何况,如今太祖皇帝的后妃中,可不少都是咱们那群同僚的血亲。”

“不过,陛下今后这名声,怕是要遗臭万年了,哎~”

“....”

朝臣的谈论都围绕着朱允熥登基后的第一道诏令。

蓝玉看着这一切,眉头微微皱起,他与朱允炆一样,也想不通朱允熥突然这般是为何。

先不提朱允熥的木讷怯懦无能,就算他真如朝堂上表现的才智卓绝,威势非凡,这样做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用这点小恩小惠来拉拢朝臣?

划算吗?

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这得亏的连底裤都没了。

只要今后朱允熥的功绩无法超越朱元璋,那他今日的大逆不道就会被后人无限放大,何止遗臭万年。

朱元璋是谁?

开局一个碗,驱除鞑辱,恢复中原,收回了丢失数百年的燕云十六州,建立大一统王朝,重塑汉人风骨。

千古一帝,不外如是。

功绩超过朱元璋,可能吗?

除此之外,他这一道诏令,同样会令那群亲王反感,他图什么啊。

至于这儿皇帝脱离掌控....

那倒是完全没有的事儿,毕竟他还远没到可以亲政的年纪,即便下次再突然下诏,那也得经过他们几个辅政大臣的同意。

今日这道诏令完全是因为太特殊,除了极个别二傻子和二愣子外,没人敢开口反对。

毕竟,朝中可是有不少人的血亲都在殉葬名单上。

朱允熥冒着遗臭万年的风险给众人打开了一扇窗,你二话不说又把它关上?疯了吧,真以为自己超雄,能一人独杠所有人啊。

恰因如此,蓝玉才顺势认可了这道诏令。

“不过,还是得去一趟乾清宫。”

想了想,蓝玉还是想搞清楚朱允熥到底在搞什么鬼。

......

乾清宫。

“臣参见陛下!”

虽然是傀儡皇帝,但蓝玉的权利还没有大到能一手遮天的程度,该做的样子还是得做。

“凉国公无需多礼。”

已然换上一身常服的朱允熥伸手虚抬,紧随着又挥挥手道:“都退下吧。”

“是,陛下!”

刹那间,所有宫女太监都弯腰躬身退了出去,并将门也带上。

屋内只剩下朱允熥、蓝玉还有朱雨薇。

当门关上的刹那,朱允熥身上的威势瞬间消散一空,惊恐的弯腰小跑到二姐背后躲着,不敢和蓝玉对视。

“......”

见到朱允熥这副模样,蓝玉顿时明白,他这外甥孙在奉天殿的样子,都是假的,全靠精湛的演技支撑。

作为朱允熥的御用演戏搭子,朱雨薇立即反应过来,将弟弟牢牢护在身后。

紧随着有些好奇的对蓝玉问道:“舅姥爷,发生什么事儿了?怎么允熥怕你怕成这样?”

“你自己问他吧。”

四下无人,蓝玉也懒得装了,直接自顾自的在旁边的太师椅上坐下。

“允熥,你到底做了什么?”

朱雨薇侧过身,正好挡住蓝玉的视线。

姐弟俩目光对视,皆是狡黠一笑。

紧随着朱允熥便开始颤颤巍巍的道:“二姐,我在朝堂上乱说话,可能惹舅姥爷不快了。”

朱允熥此刻那副瑟缩的样子,活脱脱就是个惹了事怕被骂的孩子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