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找个靠山!
- 重生八十年末,从农机厂开始!
- 马路一分钱
- 2161字
- 2025-03-10 23:55:47
第二步,就是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提出离职。
这个时机,至关重要。
太早,容易引起厂里的动荡,也会让李卫国对他产生误解。
太晚,则会耽误他自己的计划,错失良机。
苏九的脑海中,飞快地闪过各种可能性,他需要仔细权衡利弊,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他想到了李卫国那张饱经风霜的脸,想到了他那充满期盼的眼神。
他知道,自己离开,肯定会让李卫国失望,甚至,可能会让他伤心。
但是,他必须这么做。
他苏九,不是一个甘于平庸的人。
他来到这个时代,不是为了在一个小小的农机厂里,混吃等死。
他要做的,是改变这个时代,是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传奇!
为了这个目标,他可以付出一切,包括……辜负一些人的期望。
想到这里,苏九的心中,涌起一股淡淡的悲凉。
但是,他很快就将这股情绪,压了下去。
他知道,自己不能心软。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他必须保持冷静,保持理智,一步一个脚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第三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选择一个新的起点。
离开红星农机厂之后,他要做什么?
继续做卫星锅?
不,这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卫星锅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很容易被人模仿。
一旦市场竞争加剧,他的优势,将荡然无存。
他需要选择一个更有前景,更有挑战性的行业。
一个能够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能够让他在这个时代,大展拳脚的行业。
………
转眼间,又是一个月过去了。
红星农机厂的厂房外,新砌的围墙还带着水泥的湿气,几排崭新的简易工棚拔地而起,将原本略显空旷的厂区挤得满满当当。
厂长办公室里,李爱国正对着一堆账本,眉头紧锁,手中的算盘拨得飞快。
噼里啪啦的声响,像是敲击着他激动的心脏。
“小苏,你来看看,这数字……我是不是眼花了?”李爱国摘下老花镜,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苏九放下手中的茶杯,缓步走到办公桌前。
他并没有去看账本,而是先倒了一杯茶,递给李爱国:“李叔,先喝口茶,润润嗓子。您这一个月,可是比厂里最忙的工人还要辛苦。”
李爱国接过茶杯,咕咚咕咚灌了几口,长舒一口气,这才说道:“小苏,你不知道,这一个月,我做梦都是卫星锅!这玩意儿,简直就是个金疙瘩!咱们厂,起死回生了!不,是飞黄腾达了!”
苏九淡淡一笑,目光落在账本上。
白纸黑字,清晰地记录着红星农机厂这一个月的辉煌:
工人数量:432人。
卫星锅当前日产量:11000台。
月总产量:约20万台。(实际略有波动)
出厂价:468元/台。
总销售额:……
李爱国指着那个用红笔圈起来的数字,声音都有些变调了:“九千三百六十万!小苏,这是一个亿啊!咱们厂,一个月,销售了一个亿!”
饶是苏九早有心理准备,看到这个数字,心中也忍不住微微一震。
八十年代末,万元户都是凤毛麟角,何况是亿万富翁!
这笔钱,足以让红星农机厂,乃至整个青山镇,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苏九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狂喜。
他只是平静地合上账本,淡淡地说道:“李叔,这只是开始。”
李爱国愣了一下,随即激动地搓着手:“对对对,只是开始!你之前说的那个扩建计划,我觉得可以再大胆一点!咱们直接把周围那几块地都买下来,再招几千人,把日产量提到十万台!”
苏九摇了摇头,语气平静而坚定:“李叔,不行。”
李爱国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为什么不行?现在市场这么好,供不应求,咱们不趁热打铁,难道要等市场饱和了再扩张?”
苏九走到窗边,望着厂区内忙碌的景象,缓缓说道:“李叔,您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却没看到潜在的危机。”
李爱国皱起眉头:“危机?什么危机?”
苏九转过身,目光深邃:“李叔,您想想,咱们的卫星锅,为什么能卖这么火?”
李爱国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因为咱们的质量好,价格也公道!而且,现在市场上,能生产卫星锅的厂家,屈指可数!”
“没错,这就是关键。”苏九点点头,“但您有没有想过,这种局面,能维持多久?”
李爱国一愣,随即脸色变得有些凝重。
“技术壁垒,并不高。”苏九继续说道,“只要有钱,有人,有设备,其他厂家,很快就能仿制出我们的产品。到时候,市场竞争加剧,价格战一触即发,咱们的利润,就会大幅缩水。”
李爱国倒吸一口凉气,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只顾着高兴,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
“而且……”苏九的声音压低了几分,“咱们现在,树大招风啊!”
李爱国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慌:“你是说……”
苏九没有明说,但李爱国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红星农机厂,一个月赚了几千万,这笔钱,足以让任何人眼红。
明面上,可能有其他厂家会眼红,暗地里,只怕有些人不会允许一个乡镇的农机厂吃独食。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李爱国沉默了。
他虽然正直,却不傻。
“小苏,那你说,咱们该怎么办?”李爱国的声音有些沙哑。
苏九走到李爱国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李叔,您放心,我既然敢把这卫星锅的技术拿出来,自然有应对的办法。”
李爱国看着苏九年轻而坚定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信任。
“李叔,咱们现在要做的,有三件事。”苏九竖起三根手指。
“第一,稳住生产,保证质量。这是咱们的立身之本,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第二,停止扩张,将现有的产能,发挥到极致。同时,要做好保密工作,防止技术外泄。”
“第三……”苏九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要……找靠山!”
李爱国猛地抬起头,看着苏九。
苏九没有回避他的目光,而是平静地说道:“李叔,您应该知道,在青山镇,甚至在整个娄江县,咱们都没有足够的力量,来保护这笔财富。我们需要一个,更强大的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