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把指挥使叫过来
- 大明:他罪恶滔天,朕杀不得?
- 牧野小铁匠
- 2084字
- 2025-04-02 08:00:58
看见几个人纷纷摇头,李平安干脆站起身来。
“昨天你们送我的那些东西,不会轻飘飘的一句陛下赏赐的我就真信了吧?”
“那些东西到底哪里来的,你们敢说吗?你们说的清吗?”
李平安的目光,从三个人脸上一一扫过。
“这......”
“那个......”
“不是......”
三个人面面相觑,却是无言以对。
在不暴露真实身份的前提下,那确实没法自圆其说。
“切,你们真以为是傻啊?”
看见三个人无言以对的样子,李平安叹了口气。
“不管你们说不说实话,毫无意外,你们手里那些银子都是不干净的。”
“咱大明的皇帝对贪官污吏的惩治强度,你们应该心知肚明,要是被他知道了,你们贪了这么多银子,别说你们了,怕是族谱都要被陛下砍完!”
“更别说如今天下遍布锦衣卫,除此之外还有无数检校。”
“暂时没事,你们不会就以为能高枕无忧了吧?”
“被陛下知道,那是迟早的事!”
“按照你们这个贪污的力度来看,怕是死了都没葬身之地,你们还能睡得着觉?”
李平安一边说着,一边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所以你刚才说的意思是,把这些不干净的银子,洗一下,就能变成干净的银子,连锦衣卫跟陛下都查不到?”
李平安话音落地,朱元璋顿时忍不住追问起来。
“没错,还不算太笨。”
李平安点了点头:“只有把赃款变成合法的收入,你们才能真正做到高枕无忧。”
“这怎么可能?谁有办法能做到这个?”
李善长一脸不敢置信的问道。
身为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又是大明的第一任宰相,更是大明建立之前,朱元璋的后勤部长!
对于这些东西,他是这些人里面最敏感的。
所以他很清楚,一个官员如果实际财富,比他的俸禄超出很多,毫无意外,基本就是个贪官了。
如果李平安说的是真的,世上真的有一种办法,可以把贪污的银子变成别人查不出来的干净银子!
那贪官污吏以后岂不是可以随意贪污了?
这样下去,那国库不是迟早要被掏空?
社稷岂不是要被颠覆?
“咱也不信,倒要看看是不是真的!”
朱元璋眉头紧锁,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
“不信?”
“那就得说回你们来之前我做的这些东西了。”
李平安指了指自己之前在院子里面捣鼓的那一堆泥巴。
“不就是一堆灰不溜秋的泥巴?这玩意怎么还能跟银子扯上关系?”
徐达瞥了一眼,瞬间脱口而出。
“这可不是泥巴,这是......石灰。”
李平安扯了扯嘴角,解释道。
石灰在场得人自然都是知道得,毕竟这玩意从汉唐得时候就出现了。
《唐本草》里面更是有专门的记载,说石灰可以入药。
“就算不是泥巴是石灰,但还是跟银子没关系啊?”
朱元璋眉头仍然紧锁,再次追问起来。
“对了,你不是水师里面的吗?洞庭湖水师你应该认识人吧?”
李平安没有回答朱元璋的问题,倒是话锋一转,突然问道。
“洞庭湖?”
朱元璋愣了一下,这个问题跟之前的话题有关系吗?
再说了,咱认识的人里面,不是国公就是尚书的,区区洞庭湖,连见咱的门槛都不到,还确实不熟悉啊!
“认识认识!上到指挥使,下到千户,咱都是老熟人。”
见朱元璋愣住了,徐达赶紧在一边补充道。
这倒不是徐达吹牛,身为大明国公,常遇春离世后的大明第一战神。
虽然在文官集团那里不怎么受待见,但是在武官集团中,可以说徐达就是当之无愧的第二人啊!
除了朱元璋之外,就连朱元璋的几个儿子,比如老四燕王朱棣,见到徐达那都得恭恭敬敬的叫一声徐叔!
再加上徐达不像常遇春那么暴戾,所以在军中不仅威望极高,那人缘也不是盖的。
从上到下,只要属于军方,徐达可谓是朋友遍布所有卫所。
“有熟人,那就好办了。”
李平安闻言松了口气。
“这样吧,你们抽个时间出来,让洞庭湖的水师指挥使来一趟,我跟他商量一下,西山卖给我。”
李平安话音落地,朱元璋再次愣住了。
“让指挥使来一趟倒是小事,但你买西山干什么?你钱多的没地方用了?”
一个小小的卫所指挥使,朱元璋也就一句话的事。
对方还得屁颠屁颠,以最快的速度赶过来。
这自然不叫事。
但是李平安买一座山要做什么?
当年跟陈友谅你来我往的石灰,那地方朱元璋去过很多次。
名字虽然叫做西山,但实际上就是洞庭湖中间一座小岛。
面积倒是不小,起码有好几个苏州城的面积。
但是那座岛却是鸟不拉屎的地方,怪石嶙峋,毛都没有啊!
不只是朱元璋疑惑不解,李善长跟徐达同样疑惑不解。
“你们呀,不知道我也能理解,那西山可是好地方啊!”
“说它是金山银山,那都不为过。”
看着几个人一脸疑惑的神情,李平安叹了口气,真不想装逼啊,这都是被逼无奈啊!
“金山银山?”
听见这个,朱元璋顿时眼前一亮!
咱现在最缺什么?
就是缺金银啊!
不然咱今天来找这小子所为何事?
没想到,还没聊到正题,这小子竟然就告诉自己有金山银山?
这不巧了吗这不是?
“你们看见这些烧制好的石灰了吗?”
“就是来自于洞庭湖西山。”
李平安指了指院子中间的石灰,为了把这些东西搞过来,李平安还特意换上了昨天郑和送过来的那套锦衣卫行头,连夜跑了个来回。
“不是这玩意也不值钱啊?你想要哪里没有?怎么还特意跑那么远?”
李善长仍然一脸不解的追问道。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应天府这块地,除了那里,就找不到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用石头,直接烧制石灰的地方了。”
封建时期,石灰的主要烧制方法,那就是石头。
看起来虽然不难,但实际上很多石头的含量极低!
但洞庭湖中间那座岛上的石灰石,不仅含量极高,还距离金陵不算太远,又有十分发达的水路,运输也很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