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返京
- 三国:我,刘辩,真龙天子
- 何沛霖
- 2249字
- 2025-03-12 17:30:20
看到昨晚送走的军监官再次出现在眼前,阎忠心头一颤。
“这,大人,你怎么......”
刘辩微微侧身,已经重新披挂整齐的皇甫坚寿从他的身后走出。
“阎司马——”
皇甫坚寿拉长了声音,手中长剑也缓缓出鞘。
看着皇甫坚寿全副武装地回到军营,阎忠如坠冰窟。
随军多年,阎忠知道皇甫坚寿在军中的威望,自然也明白只要这位少将军回到军中,他的一切计划都可以彻底宣告失败了。
踉跄着后退两步,跌坐在地,阎忠看了看皇甫坚寿,又望向刘辩,颓然道:“我不明白,你一个雒阳来的军监官,为何要多管闲事?”
刘辩蹲在阎忠的面前,一字一顿道:“左将军是我大汉栋梁,朕本当助他一臂之力。”
“朕?”
惊愕占据了阎忠的双眼,他怔怔盯了刘辩好一会,脸色肉眼可见地苍白起来。
良久,才苦笑道:“原来如此......传闻陛下庸弱愚钝、不堪大用,今日一见,看来是谣传......只是我还有一事不明,那羌兵个个骁勇善战,陛下是如何救出少将军的?”
刘辩站起身来,头也不回地走出大帐,只远远留下最后一句话:“去诏狱中慢慢问吧。”
皇甫坚寿最后看了阎忠一眼,无奈地叹了口气:“来人!”
......
之后,皇甫坚寿为刘辩审阅三军,并以最快的速度清理了阎忠安插在军中的暗桩和眼线,还将刘辩以火牛阵大破羌族之英勇事迹遍传三军。
一时间,刘辩在军中声威大振,三军上下都对这个新天子心悦诚服。
而刘辩对皇甫坚寿的好感也大幅度提升——将门虎子、智勇双全,又是没什么朝堂纠葛的年轻一代。
关键是他还足够忠心,今日这番举动都是在为刘辩树立军威,向刘辩传递了坚定的忠诚信号。
不管是曹昂还是皇甫坚寿,都是大有可为的年轻将星,对于急缺人手的刘辩来说,这二位无疑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嫡系人才有了,接下来,只要能够搞到足够多的军队,就能迅速拉起一支属于天子的军事力量。
这样一来就有了对抗董卓的资本。
可眼下,一切的前提还是刘辩能够带着大军按时回到京师。
想到这里,刘辩抬起头,看着已经悬在正空之上的烈日,不免有些心焦。
距离五日之期就只剩下不到两天的时间,即使现在出发,星夜兼程,也最多只能在最后关头返回雒阳。
可皇甫嵩还是不见踪影。
若是再拖延下去,恐怕万事将休。
于是,刘辩决定只留下小股部队在此等候接应皇甫嵩,其余所部全部由皇甫坚寿统领,随他先行返京。
但皇甫嵩所部并不都是骑兵,就算急行军,也不可能在一天半之内赶回雒阳。
所以刘辩、曹昂和几位亲卫依然在前先行,争取按时回到京师稳住局势,撑到皇甫坚寿带兵赶到的时候。
皇甫坚寿还提出分拨军中所有骑兵随天子先行,但却被刘辩否决了。
只带骑兵营的话也一样打不赢董卓的西凉军,且目标太大,有着直接惹恼董卓的风险。
到时候只会适得其反。
敲定计划后,皇甫坚寿迅速开始安排拔营行军等相关事宜,而刘辩和曹昂则带着九员亲卫重新踏上官道,一路策马狂奔,以最快的速度向雒阳而去。
......
未央宫大殿之外的长廊之中,文武百官身穿朝服,正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
因天子龙体欠安而罢朝五日,朝臣们也乐得消闲几天。
不少官员都携亲眷出门踏青,也总算是在董卓的重压之下喘口气。
今日罢朝之期已满,虽然众人都各怀心事,但终究还是纷纷按照时间来到了这未央宫前。
但眼下已经过了早朝的时辰,天子却迟迟没有宣众人进殿,是以百官都候在这长廊之上窃窃私语。
其实这几日以来,不少官员已经看出了端倪,皇帝因身体问题而罢朝并非没有先例,但接连五日没有一点有关天子消息的还是破天荒头一回。
这五日以来,无论文臣武将还是外臣内官,都无一人见过天子哪怕一面。
一切奏章都由何太后代为处理,也有人向太后旁敲侧击,却始终没能听到半点风声。
一时间朝野上下流言四起,甚至有传言说天子已经被董相国所害。
百官尚且如此,董卓自然早有打算。
但这些天里,董卓忙着接管宫廷戍卫,将自己麾下不少将领都安插入宫,一时半会也没能找到空闲来调查此事。
直至今日,诸事几乎尘埃落定,董卓也亲自来到了未央宫前,打算一探究竟。
自打入京以来,他便知刘辩并非池中之物,是以对其多有提防。
再加上有何进在侧,在完全掌控局势之前,董卓也不敢直接对这天子之位下手。
可这几日下来,董卓才彻底认识到何进的软弱与无能——这些天来他屡次试探何进,示意手下将领刻意与其产生小规模军事冲突。
但不管他怎么得寸进尺,何进始终只会畏缩避让。
他原本打算先全力拿下这个总领天下兵马的大将军,再进一步图谋废立之事。
几轮交手下来,暂且被董卓搁置在角落的野心再次茂盛地生长起来。
恰逢这些天天子失踪一事闹得沸沸扬扬,董卓已经按捺不住,打算借此机会发难。
虽然当日是有心吓吓小皇帝,但董卓清楚,刘辩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虽不知刘辩辍朝这么久打得是什么算盘,至少绝不会是被吓破了胆。
就在百官已经等得有些不耐烦的时候,仝瑾从大殿中快步走出,高声道:“陛下口谕,辍朝一日,诸公请回吧!”
话音一落,群臣之间又是议论纷纷。
可仝瑾并未打算停留,只是默默回转。
“内官稍待!”
董卓声如响雷,中气十足:“臣闻陛下龙体欠安,夙夜忧叹、挂心不已,还请内官代为通报,让老臣入宫探望,以慰诸公之心。”
“回相国的话,陛下说过,请诸公勿忧,再静养几日,定可痊愈,相国还是请回吧。”
仝瑾弓着身子,全程毕恭毕敬地低着头,没有抬头看董卓一眼。
“欸,大内官,”董卓伸出手,一把抓住仝瑾的手臂,险些把瘦小的仝瑾扯一个趔趄,“今日不见陛下,老臣实在寝食难安,老臣还是入宫看看吧。”
董卓不由分说地拉着仝瑾就向殿内走去,仝瑾被董卓倒拖着,活像是一只被野熊按住的鸡崽,只觉得整条胳膊都快被扯下去了,一时间竟疼得发不出半点声音。
就在董卓刚要踏入未央宫大殿的时候,何太后迎面走上前来。
“擅闯宫闱可是重罪,董相怕不是迷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