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圆满结束

金州,邵承东与钢铁厂的技术人员,进行着关于材料方面的探讨。

他在设计的过程中,使用的材料配方大部分都是教科书或者科学杂志上已经出现的技术。

目前国内虽然刚刚起步,不知道具体的配方,但是也有模糊的摸索方向。

只是因为底子太差,看不到前景,不敢贸然投入。

因为投入太多,又不确定应用前景,就会导致投资收回遥遥无期。

我耗费几万研究处了一种新材料,然后不知道用在哪里,没有订单,没有计划,那这几万块钱可能就是打水漂,要承担责任的。

而研究所就属于高屋建瓴方向的,可以对全国一盘棋进行方向上的调整。

这也是研究所受重视的原因之一,别的不说,光是新技术刊登在杂志上,就能让很多厂来学这个技术,就能收回一部分投入。

“小邵,为什么导轨这里你坚持高速钢而不是碳素钢?”

“碳素钢的硬度达标,却缺少韧性与耐磨性。”

“但高速钢我们现在大多只能应用在刀头,刀片上,成本相对高昂。”

“我不需要高速工具钢。只是硬度稍逊一筹的高速钢。合金钢的分类太多,很多是一个名字,但是实际应用天差地别。”

金州特钢实验室这里,的确研制出来了高速钢,但只有一种,是能做车床切削刀头来使用的。

而邵承东需要的不是这种高速钢,他宁愿牺牲一部分硬度,增加韧性和耐磨度。

这才是一台设备长久稳定,精密的保证。

研究中心的毛主任问道:“那我认为铬铁钢应该更符合你的要求,高速钢给你用浪费了。”

邵承东问道:“你们不是没有吗?”

“谁说没有。你别忘记了,国内第一家轴承厂在哪里,谁提供的原材料。只是我们一时之间思想走入死胡同了,其实你除了铣刀,刀片的需求,轴承钢更加适合机床需要。”

邵承东的脑袋仿佛被砸了一下,先是懵比,然后欣喜若狂。

他自己也是想岔了,只认为材料需要研发,却忘记了,轴承钢实际上符合他的大部分期待。

轴承钢硬度高,耐磨性强,虽然与机床滑轨用的铬铁钢略有差异,但那是以后技术发展起来了,分类更加细致的结果。

实际上,轴承钢几乎完美符合机床用高强度钢的需求。

他也是误入歧途了,总想一步到位,但实际上有很多取代方法,而且没有降低标准。

他立即欣喜若狂道:“那我们现在就去铬铁钢车间看看,除了夹具与立柱,平台底板,大部分现成产品就能加工出我想要的配件。”

“不急,不急,今天时间也不早了,先去吃饭吧,明天我亲自陪你去车间,尺寸不合格的话,我还能帮你倒模。”

邵承东开心说道:“一会儿我可要好好敬你一杯,毛主任,你今天可是帮了我大忙,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钢铁厂愿意跟部委直属的研究所搞好关系,晚上的宴席,不仅有毛主任,王处长,于科长他们,就连副厂长都来了一个。

邵承东今天跟技术科的讨论技术与前景,虽然年轻,但是胸有千秋,每个人都发现了。

面对这么多的前辈,他一个年轻人在技术方面竟然没有半点逊色,更显示出他的能力。

对有才华的人,哪怕是领导们也会高看几分。

晚上吃的依旧是海鲜,现在肉禽供应少,在海边,也就只有海鲜能敞开供应。

而邵承东喜欢吃海鲜,自然吃的十分满意。

也因为占了年龄的便宜,他自称年纪小,酒量不好,众人也没有劝他酒。

可是夏英就倒霉了,她这个女人成为了被集火的对象。

邵承东刚吃饱,喝了不到三两酒,她就已经被灌醉了。

邵承东鸡贼地故意把剩下的海螺,蛤蜊打包,假意是给夏英带的,实际上准备留给豹子。

技术科的两个女士帮邵承东把夏英扶回了招待所,夏英还有一点意识,就是身体发软,说胡话。

两个女士走了,邵承东开着两个房间的门,不敢马虎,很怕夏英喝多了出事。

邵承东原本想喊小蔡来照顾夏英,去了前台,才知道她今天白班,晚上没在。

跟前台的那个小姑娘说了半天好话,他愿意出两块钱,只求这个小姑娘叫个女孩来帮他照顾人。

照顾一晚上给两块钱,其实不少了。

小姑娘很开心,答应了叫她妈过来。

邵承东回到房间,夏英快把自己脱光了,邵承东吓了一跳,连忙好声好气地劝她不能脱衣服。

至于便宜,他一点也不敢占。

经过了漫长了半个小时等待,邵承东终于等来了前台小姑娘的妈妈。

这个女人也不到五十岁,看起来身体健康,而且膀大腰圆,一看就是有力气的。

邵承东把夏英托付给她,直接给了她两块钱。

她女儿在招待所上班,不怕她拿钱了跑路。

而她心满意足地收了钱,就跟邵承东承诺,保证今天晚上不睡觉也要照顾好夏英。

邵承东看她还带了毛线准备打毛衣,就放心地回了自己房间。

辛苦了一天,邵承东洗了澡,躺在床上就睡着了。

第二天醒来,邵承东到了对门,夏英还在睡。

想到今天也不需要她出面,她只是负责联络,邵承东已经跟大部分人都认识了,也不需要她辛苦了。

所以邵承东就没有叫她起床,自己吃了早餐,就去了研究中心。

上午,他们去了轴承钢的冶炼车间,这里生产的钢材种类只有一种,但是轧钢机种类计较多。

根据轴承的大小,轧压出相应的长钢棒,然后才会进行后续加工。

邵承东发现根本不需要倒模,因为他们的产品线,就覆盖了邵承东需要的尺寸。

邵承东需要用钢棒打造立柱,需要夹具的尺寸都不算大,只有工作台的台面需要的尺寸超过了二十厘米宽,三十厘米长。

但他们生产的最大轴承规格,直径将近五十厘米。

不到中午,邵承东就挑好了材料,并且一次性挑了两套。

下午,邵承东回到了研究中心,开始按照高速钢制造刀头与刀片的尺寸,寻找材料。

毛主任建议道:“小邵,其实我们厂与兄弟厂家,也有完善的加工体系,你想要什么配件,都能直接在这里加工,这样你也可以省不少心了。”

邵承东笑道:“我也想这样啊,可是这些配件只是总共配件的三分之一,京城那边还有一大半的配件需要加工,我想把这些原材料都汇总在一起,这样到时候也好调整。”

毛主任见劝不住邵承东,就直接说道:“我们看了你画的图纸,能不能让我们跟着画一份?”

邵承东没有拒绝,点了点头。“没问题,除了这些,我还绘制了一部分龙门铣床的递进系统改进图纸,未来还准备把车床,镗床都改进一番。”

毛主任开心说道:“等你绘制了完整的图纸,一定要给我打电话,到时候我带人去京城学习。”

邵承东也答应了下来。

这个时代,没有所谓的知识产权保护,任何技术,都是需要共享的。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样会打击个人研究技术的积极性,可在这个时代,想太多了。

国外很多技术都领先国内几十年,想要追上来,就必须同心协力。

差距不大的时候,我们能谈技术控制或者遏制,但差距太大,人家根本不会那你当威胁。

新世纪初的时候,国外都还没有把东大当威胁呢!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未来的东大厚积薄发,一下子变得遏制都遏制不住了,还超越了他们。

而东大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苦练内功,增强基础能力。

第二天,于科长就派了几个技术员,开始复制邵承东的图纸。

因为要复制图纸,邵承东还会在金州待三天,准备周六的时候回去京城。

厂里也没有让邵承东去辛苦寄货,直接派人把邵承东所要的材料运到了火车站去快运。

每一列客车,都有一节行李车厢,这种运货方式最快。

顺利的话,这些材料明天就能到京城,后天就能提货。

不过提货单在邵承东手里,只有等他回去的时候再提货了。

夏英觉得出差这么多次,这次出差是最舒服的。

三天的事假那就把工作完成了,非常顺利。

接下来的三天,她可以公款吃喝游玩。

邵承东也有些羡慕她,可是他被技术科的人拉着探讨技术,根本没有时间去玩。

一直到周五的晚上,他才特意去了一趟市场。

可惜他去的时间不对,去晚了,只买了一些海螺,蛤蜊,不管是龙虾,还是海鱼,都卖光了。

他也没有太失望,因为他妈也在沿海出差,给家里增添了不少活物。

周六的早上六点半,邵承东跟夏英圆满结束了第一次出差,也圆满完成了任务,登上了回家的列车。

这一次,没有了旅行团,车厢里的人都没有坐满,他跟夏英都买到了下铺。

除了他们,就还有两个业务人员去京城出差。

这一次,没有了臭脚体味的化学攻击,可是依旧热的让人难以忍受。

这个年代出门,真的受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