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新闻信息
- 重回85:从鹏城小贩到巨头
- 铂金之资
- 2239字
- 2025-03-21 00:08:08
回到家里,做好饭菜的王秀兰,见丈夫一脸兴奋的样子,不由问了下情况。
在听说儿子让他学开车,以后好方便送货载货时,也是赞同。
不然以后蔬菜那么多,用三轮车得来回跑且又花钱雇人。
一次性载过去,能省不少钱和事,送货也能省时间。
钨丝灯泡在饭桌上投下暖黄的光晕,一家三口边吃着饭看着彩色电视上的新闻联播:
“纪念五四运动66周年,邓同志特别强调了青年在改革中的作用……”
“根据现有情况,鹏城经济特区管理线正式启用,二线关全面开始运行。
该管理线全长84.6公里,设6个检查站,其中包含南头、步吉等,内地人员需持《边境通行证》进入特区,港澳同胞凭回乡证……”
王秀兰舀汤的手顿了顿,浓白鱼汤在碗里荡起涟漪,倒映着电视里二线关铁丝网的画面。
“邓同志会见西兰总里朗伊,强调‘对外开放政策不会变……”
“国家物价局宣布放开缝纫机、国产手表等5类商品价格……”
程阳一家安静地看着新闻,但程阳的目光顿时就被其中一条新闻吸引住了。
“爸,今天的报纸买了吗?”程阳连忙问。
程建山和王秀兰知道儿子每天都有看报纸的习惯,因而也交代过要买的。
“有的,就在架子上。”王秀兰当即道。
只是下一刻,王秀兰想起了什么,朝儿子说道:
“今天小妹跟我提了一件事,阳仔,妈觉得有些道理。”
程阳放下碗筷后,起身过去拿报纸时,有些惊讶地问:“什么事情?”
程建山的注意力也从电视上转到老婆身上。
“今天你没在,有人来查证件。这没什么问题,你爸也给了两包烟。
但他们走之后,小妹跟我说,最好做两本账。说是给别人查的和给自己看的。”
听到这话,程阳有些惊讶:“她还知道明账和暗账?”
王秀兰白了儿子一眼:“这丫头也是初中毕业的,听凤娣说,她每天回去不仅教两个孩子读书认字,还自己看书学习到晚上十点多呢。”
程建山点点头:“这丫头确实勤奋。知道读书的好。阳仔,你要不要去上学?华深北也有夜校的。”
程阳摇头:“我只是停止了读书,不是停止了学习。对我而言,我时时刻刻都是在学习。
但周小妹的话倒是不错。妈,您是家里的财政大臣,您也不是在学习会计出纳?看着办就是。”
听着儿子的调侃,王秀兰白了儿子一眼。
但听儿子也说没问题,她也是高兴。
只是转头见儿子饭没吃就看报纸了,不由说道:
“吃完再去看也不迟啊。”
程阳点点头:“好。”
旋即将报纸放一边,迅速将饭扒拉完,再喝了碗鱼汤后道:“我进去了。”
旋即拿着报纸进了书房。
王秀兰看了眼丈夫:“今天的新闻有什么特殊的吗?儿子似乎有些紧张?”
程建山看着已经播完的新闻联播,想了想,摇头:
“我也不知道。信息那么多,我就记住了邓同志。”
“那应该是跟鹏城有关的。不是说二线关全面启用了?”王秀兰也记住了这一点。
毕竟住在鹏城,对鹏城的事情关注自然多一些。
而联播上特别报道了这点,就足以说明上面的重视。
但他们不知,程阳关注的更多。
在书房门关上的刹那,5月的燥热空气仿佛有了重量。
程阳脱下粘在后背的确良衬衫,台灯照亮玻璃板下压着的剪报矩阵:
从《鹏城特区报》头版‘物价改革闯出新路’,到《经济参考》角落里的‘沪市工业券取消试点’。
泛黄的新闻纸在他眼中化作跳动的记忆,想要激发自己可能存在的记忆点。
他取出之前存下来的报纸——都是关于物价闯关的内容和政策。
程阳一一翻开对照后,也基本上确定了。
记忆中,88年是全国闯关年。
但现在是八五年,虽然他们一家3月份才来到鹏城,至今不过两个多月。
但他已经通过一些渠道,买到了一些一月份到三月份鹏城特区报的旧报纸。
经常看新闻联播的都知道,这播出的信息就是全国未来政策的风向标。
今天特别提到的新闻,那就意味着鹏城的物价改革试点是得到上面认同的,意思就是——可以进一步放开!
程阳一一调出信息后,也注意到了几个点,将其单独拿了出来。
——四月,鹏城职工月均工资150元……
——永久牌自行车零售价突破两百……
——步吉农批市场将于六月投入运营……(注:初代)
程阳看着一条条有价值的信息,最后结合今天的新闻。
基本可以确定鹏城进一步放开工业用品的物价的时间,应该从五月份开始,这连续到年底也说不定。
摸着石头过河,意味着一步步来,不可能全部放出来的。
当月光爬上程阳桌上的记事本时,外面传来了母亲王秀兰的敲门声以及叮嘱声:
“别熬夜,早点休息。”
“好。”程阳头也不抬地应了一句。
手中的钢笔继续在本子上记录着一些,只有他才能看得懂的节点信息。
同时也在完善电子厂的计划。
一夜无话。
半夜四点,一家再次忙碌起来。
由于今天的货量多了不少,加上昨天订购的蔬菜不足,因而程阳只能去另外订购。
“小程老板又来扫货啦?”
菜贩老吴掀开盖着冰块的草帘,在手电筒的灯光下,青翠欲滴的菜心还凝着晨露。
这段时间来,他们这些人都晓得程阳来进货,总要留出最水灵新鲜的。
毕竟能掏出侨汇劵来进货的人还真不多。
侨汇劵和外汇劵一样,都是硬通货。
这也就导致程阳拿货比其他人更有优势,因而这些批发商给出的价格和菜品的质量都很有保证。
说句不夸张的,程阳若是拿出外汇券,连紧俏货都能撬出来。
多日来形成的拿货习惯,也就导致这些菜贩子见到程阳就直接给出最好的蔬菜和有优势的价格。
然后程阳就直接让他们送到档口。
随着一筐筐蔬菜送到档口,挑拣的人再次多了几个。
之后分拣好的蔬菜一筐筐送到外面的车上。这让不少人看得直瞪眼。
一些认识程阳的,也都错愕不已。
从以前的扁担菜筐到三轮车再到现在的解放车。
这变化的速度是他们无法理解的。
其中,捷阳陈在看到程阳一家居然用上解放车送菜的时候,也是差点瞪大了眼珠子。
但他们也知道,程阳应该是拿到了工厂或者机关单位的订单。
眼里只有羡慕的份。
但同样的,程阳这边的举动,自然进入了朝山会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