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口号震天响
- 明末,从救援扬州开始
- 追梦千里之外
- 2162字
- 2025-04-13 15:06:06
北方战线陷入长期大战,其他地方军阀当时啥反应?这些人都是墙头草,嘴里喊着要打跑清军,实际上二话没说,从战场跑了。
如果跑了,这不是躲事,这是给自己惹事,在清军南下这种情况下,少数军阀们的抵抗,会不会有作用,但是至少态度端正。
部分军阀面对清军南下,还保存实力,在刘秀看来,有投敌的嫌疑。
至少这是临阵脱逃,刘秀就会打上一个大大的不可靠,但是冷静下来之后,军阀这样做,也不是不行。
面对清军进攻,平时牛气冲天的军阀逃跑了,军阀这种行为,一般说的很少,为什么要跑,其实这背后意味深长。
打不过清军,军阀当然要跑,因为当时军阀是名人,有知名度,清军来了,找不到对手,当然会拿军阀开刀。
这个时候的清军南下,正好路过徐州各地军阀的地盘。清军拿不下徐州,自然要找其他小军阀们。
清军的算盘是这样的,如果军阀加入到清军一方,这样也是可以的,以前都是这样操作的,对清军有很大帮助。
有汉人军阀领路,这样清军就可以打出旗号,算是有个像样的理由支持,说南下的起兵理由是帮助汉人打汉人,清军还会说,这是为了汉人好。
清军的理由解开了,内容就是,现在反清的力量不是本地人,都是假冒的,根本就不是徐州人。
在清军眼里,因为刘秀军不是徐州的,所以徐州就应该听清军的,就不应该去搞反清。
而军阀们的祖上,那是根红苗正的徐州人,清军嘴上还说要均分天下来着,当然如果清军成功了以后,就就没那码的事。
现在刘秀军就打着护境安民的旗帜,当然对于军阀来说,如果不抵抗,就一下子变得非常危险。
一个刘秀说话有分量,他要是支持谁,本地实力就加分了,有刘秀支持,军阀就是说话很有分量的。
军阀观察以后,发现左右为难,不跑吧,这是把自己送到了清军的嘴边上,这时候清军到处找,正路过徐州。
军阀如果被抓,被抓住是吧,加入清军,那没前途,因为徐州本地人知道清军根本不是好人,纯粹是胡搞,一点儿胜利的机会都没有。
可是如果不加入清军,想想他们现在的身份,他们和刘秀军不是一个队伍只是联合。
清军要了军阀的命,也是刘秀所希望展示给大家的。刘秀现在要干的活,就叫清理汉奸,谁是叛徒?还不就是军阀这样的阿谀奉承的小人,借刀杀人,清军杀了他,那不是正好吗?
所以军阀不傻,要是不跑,只要被抓住,横竖都是死。
大部分军阀很明白这件事,所以第一时间就跑了,消失在灯影下,潜回了中原。那为什么没有去江南,说加入刘秀的队伍,为汉人出力呢?
这时候刘秀正在扬州招兵买马的,准备讨伐洪承畴,刘秀就是要借这一仗,借这一战,奠定了自己的赫赫威名。
可是需要军阀们没有去。为什么不去?既然知道必败,那为什么不趁着这个机会,跟着刘秀一块立个大功呢?
其实在军阀眼里,刘秀称王也是造反,其实背后是汉人内部的斗争,是刘秀和南明的斗争。
东林党是和刘秀走的很近,和南明隆武政权的关系不好,所以这些年护着刘秀,南明隆武政权一直在打压,这也是表面上的,更深层次的是朱家人和汉人的斗争。
刘秀和南明的斗争是东林党挑唆的,而其他起义军没少在边上,喝彩起哄拱火,就唯恐这个事儿不乱。
上不了的台面的南明势力,要提到广西的南明势力。这些人不听隆武政权的,他们有自己的想法。
历史上对两广的南明军队,评价比较分裂,有说他们是“道德楷模”,但更多人说他们只会内部空谈顺便搞内斗。
简单来看,永历皇帝的基本盘,是其中一支相当对大的文官中间势力。在地方上他们开设私立书院。
这些南明力量代表着知识精英阶层,向地主富户的年轻人,传播科举技巧,顺便夹带思想私货。
南明朝堂上,只要作为年轻官员愿意“进步”并做出利益交换,文官老登们也可以考虑提携你一下。
至于平民,这帮小子的爹妈,连书院学费都出不出,家里又没显赫的长辈,有什么资格跟文人混?
至于军户出身的武官们,一身只懂打杀的丘八,敢靠近南明政权,小心参你一本!
很明显,在南明政权,还是这群知识精英,掌握了中间层的舆论和资产资源,还是高高在上的当家人。
在底层来看,他们是令人敬畏的“老爷”,说的话比县太爷还管用。在南明皇帝来看,这群人总想着操纵他的判断,只是提拔的不是他们认可派系的人,就处处掣肘,挖坑害人。
同样中坚阶层的文官武将来看,老牌文人集团除了占据他们的“进步阶梯”外,干不了其他好事。
哪怕有几个想干实事的清醒人,基本也没好下场。譬如因为拜过左光斗码头,而打上东林烙印的史可法,确实想干点实事,要稳定朝廷基本盘。
但问题被这些老资格,上窜下跳的阻止。被迫妥协。道德楷模刘宗周,这货是个被推崇的大网红,日常工作就是嘴炮干活的人,今天喷前线的武官,转移家眷到后方存在投敌嫌疑,明天就说某官员修建城防是为了中饱私囊。
除了成天喷人,也干不了其他好事。最后敌人打过来了,绝食而死混了个美名,成功下线。
当一群人混成一个利益集团时,这些文人也在舆论的包装下,成了完美的道德楷模。
谁也不知道隆武皇帝是咋想的,反正朱家人的脑回路都挺不正常的,他竟然真的要去湖南找何腾蛟,清军听说之后,直接派出骑兵,马上就要干掉隆武帝了。
南明隆武要完蛋了,刘秀有历史记忆,当然知道,所以他还在等,但是徐州军阀以为他们都是大聪明,还在做墙头草,只想跟着胜利者。
其实江南文人不傻,发现刘秀口号搞得震天响,实际行动还是练兵为主,已经知道这里的水太深。
于是劝刘秀上位的人也停了下来,镇江城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全城戒严,总管们也只能继续忙着后勤,连刘秀咋想的都不知道,这个马屁怎么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