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渤海拿下

浮阳城外三十里,中军大帐之内,赵云手持羽檄,剑眉紧锁,踱步沉思。

帐帘一掀,夏侯兰阔步而入,其神色凝重,抱拳道:

“听闻将军得书,可是上峰又有军令催逼?”

赵云转过身来,长叹一声,将手中书信递了过去,苦笑道:

“正是。渠帅限我等七日之内攻下浮阳、章武两城,若逾期不至,他便亲自统兵前来。”

夏侯兰双手接过信件,匆匆浏览一番,微微颔首,先是神色平淡,语气略带敷衍:

“想来如此……”

待逐字看完,他神色一凛,目光如炬,双手按住赵云双肩,语重心长道:

“子龙,事急矣!渠帅性烈如火,若真亲临,两城百姓恐遭生灵涂炭。”

赵云一拳砸在掌心,在帐中来回踱步,愁容满面道:

“可两城守军已然疲敝,粮草将尽,正有归降之意。若强行攻城,我军伤亡必重,百姓亦不得安宁。”

夏侯兰恨铁不成钢,将书信狠狠拍在案几上,怒目圆睁,骂道:

“子龙,糊涂啊!如今已过去近一旬,两城毫无降意,分明是在拖延时日,你还要执迷不悟到几时?”

赵云眉头拧成一个“川”字,缓缓坐在地上,无奈道:

“我亦知他们在拖延。但两城断粮已久,只要再拖些时日,城中军民饿到极致,自会开城投降,如此便能保全我军将士与两城百姓性命。”

夏侯兰缓缓摇头,俯身紧紧按住赵云肩膀,沉声道:

“子龙,你尚不明此中利害。待城中军民饿到绝境才投降,渠帅岂会信任他们?到时必定设下圈套试探,他们又怎能逃过一劫?”

赵云如遭雷击,豁然起身,连拍额头道:

“兄长所言极是!是我疏忽了!”

但随即又陷入沉默。

夏侯兰见他仍犹豫不决,拍了拍他的肩膀,毅然道:

“此事我来担当!我这就派人前去劝降,再给他们一日期限。若明日仍无回音,我便先取浮阳,再攻章武!”

赵云目光如炬,沉思片刻后,猛地站起身来,双手抱拳道:

“不!此事关乎重大,我与兄长一同担之!”

夏侯兰哈哈大笑,用力握住赵云的手臂,赞道:

“子龙,这才是大丈夫所为!优柔寡断,难成大事!待我等攻下两城,定要让敌军知道我军的厉害!”

赵云苦笑着摇头:

“还是劝他们投降为好,莫要生灵涂炭。”

夏侯兰笑着捶了赵云一拳,道:

“好!我这就去安排劝降事宜。”

片刻之后,两支精骑分别从两座军营疾驰而出,向着章武和浮阳奔去。

章武城下,骑在赤鬃马上的黄巾骑兵高举令旗,大声呼喊:

“奉渠帅之令!再给尔等一日时间,若不投降,我军即刻攻城!望尔等莫要自误,为家人性命着想!”

城楼上,汉军士卒身披甲胄,面色冷峻,听闻此言,纷纷露出不屑之色。

一名军司马啐了一口,骂道:

“贼寇!有胆就来攻城,我章武儿郎绝不投降!你们这群蠢货,早就中了我等计谋!”

言罢,汉军士卒纷纷张弓搭箭,向着城下射去。

箭雨如蝗,一名骑兵胯下战马突然前蹄扬起,嘶鸣一声,惊险躲过一箭。

骑兵心有余悸,伸手抚了抚头盔,望着深深扎入土中的箭镞,脸色铁青。

他恨恨地瞪了城楼上的汉军一眼,一扬马鞭,纵马返回。

浮阳城中,截然不同。得知劝降消息后,城中乱作一团,众人分成三派,各执己见,争吵不休。

“城中粮草已尽,再不投降,大家都得饿死!”

“宁可战死,也不能屈膝投降!否则日后如何面对世人?”

“要不派人再去谈谈,或许还有转机?”

“咱们已经骗过他们一次,难道他们还会再上当?”

众人唇枪舌剑,互不相让,场面一片混乱。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到了次日晌午。

赵云和夏侯兰在校场点兵,全军将士盔明甲亮,士气高昂。

就在此时,浮阳方向奔来一骑。

守卒将其带入军营,使者见到夏侯兰,扑通一声跪地,高举降书,大声道:

“将军!我奉浮阳守将之命,特来献上降书!”

夏侯兰快步上前,接过降书,眉头微皱,问道:

“为何此时才来?”

使者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摞起长袖,露出手臂上一道仍渗着血的裹布伤口,苦笑道:

“将军有所不知,昨晚城中反对投降之人闹事,我等好不容易才将其平定。”

夏侯兰见状,神色稍缓,抬手拍了拍使者的肩膀,安抚道:

“很好!汝等此举,黄天必嘉之。”

使者面露喜色,连忙说道:

“将军,请随我前去接管浮阳城。”

夏侯兰点头应允,大步走到军阵前,接过鼓手手中的鼓槌,亲自擂响三通战鼓,声如雷霆:

“浮阳城已降,全军出发,接管浮阳!”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接管浮阳,接管浮阳,接管浮阳……”

全军将士齐声高呼,声震四野,连喊三次口号后,大军随着夏侯兰走下台,立马后军变前军,干劲利落地向军营外跑去。

一旁的浮阳使者看着严整的军列,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此等强军若是硬攻浮阳,只怕浮阳眨眼就被踏碎了吧?

这一刻,他非常庆幸自己的决定。

一个时辰后,浮阳城门大开,城中权贵们身着素服,出城相迎。

城中百姓被拦在街道两旁,望着入城的黄巾大军,群情激愤,不少人捡起石块、杂物,纷纷扔向士卒。

浮阳投降派的官员们见状,吓得脸色惨白,急忙跑到夏侯兰马前,叩头道:

“将军息怒!这些刁民不知好歹,与我等无关,请将军明察!”

夏侯兰面色阴沉,目光如电。

就在此时,一块石头飞来,正中一名士卒额头,士卒当场昏厥。

夏侯兰勃然大怒,大喝一声,挺枪跃马冲入人群。

百姓们见状,惊恐四散。

夏侯兰长枪一挑,将为首闹事者挑起,悬于枪尖,怒声吼道:

“再有敢动手者,杀无赦!”

百姓们见状,吓得纷纷扔掉手中杂物,噤若寒蝉。

夏侯兰将尸体甩在一旁,冷冷扫视众人一眼,继续率军入城。

来到县衙门前,夏侯兰翻身下马,抬手制止了投降派官员们的喋喋不休,对着身后的千夫长招了招手,命令道:

“接管城门,加强城防。每三什为一队,上街巡逻。严禁百姓随意走动,挨家挨户传达命令。留意言语不敬者,记下其住址。”

千夫长抱拳领命:

“遵命!可若有人夜间擅自走动,是否抓捕回来?”

夏侯兰目光如霜,冷冷道:

“不必抓捕,就地格杀!”

-----------------

章武城下,彤云压城,暮色欲合。

赵云勒马横槊,麾下万余黄巾军阵列严整,距城三百步,如虎蹲于野,森然无声。

阵前一员裨将,豹头环眼,声若洪钟,振臂高呼:

“章武军民听令!浮阳已然归降,汝等外援断绝,若不趁黄昏前献城,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城上汉军闻此,军司马怒目圆睁,戟指城下大骂:

“呸!汝等黄巾逆贼,趁汉室衰微,荼毒生灵,欺世盗名。天道昭昭,尔等恶行必遭报应。我等食汉禄,为汉臣,宁死不降!”

言罢,激昂之语如星火燎原,城头汉军士卒皆举戈呼应,声震九霄,很有精神。

赵云于阵前冷眼观望,面容愈发冷峻。

须臾,他伸手从旁将手中接过军旗,奋力挥动,声如雷霆:

“全军出击!杀!”

“杀杀杀……”

刹那间,万人齐声响应,“杀”字从绵延军阵中滚滚传出,势若排山倒海。

章武城头汉军见状,皆心生寒意。

此阵仗,绝非前两次小规模野战可比,敌军如潮,压得人喘不过气。

许久,军司马才回过神,匆忙下令:

“防守!弓手速放箭!”

然而,在他慌乱指挥下,城头汉军乱作一团,弓手与盾牌兵相互碰撞,一片混乱。

不及多时,黄巾军挺枪持盾,已逼近至百米之内。

箭雨落下,却被黄巾士卒用盾牌牢牢挡住,众人稳步前行,直抵城下。

长梯搭上城墙之时,黄巾军的反击也到,数千箭镞密集落下,章武守卒们惊慌失措。

此时,黄巾军并未急于登城,而是一部分人于城下挖土打洞。

军司马见状,暗叫不好,急吼道:

“擂木和金汁,速速抛下!”

黄巾军有人留意城头动静,见势不妙,立刻率众后撤。

待擂木金汁落下,借助己方弓手压制,又再度靠近城墙根,继续挖掘墙角。

土洞挖至足够大时,黄巾军从盾牌后抛出巨木、松脂,随后点燃火把丢入洞中。

瞬间,城下大火熊熊燃烧,火光冲天,霹雳之声响彻城墙四周。

城上汉军很快猜到黄巾军的意图,高声喊道:

“他们要烤城毁墙!”

有人大喊。军司马捶胸顿足,却又无计可施。

见火势愈发凶猛,将士们纷纷请战:

“将军,开城门出击,或许能出其不意。即便不成,也可拼个鱼死网破,死得其所!”

军司马沉思片刻,环顾四周,见将士们皆视死如归,遂昂首挺胸,振作精神:

“好!出城杀敌,给这些逆贼一个教训!”

他留下千人虚张声势迷惑敌军,自己则率领三千精锐,快步走下城头。

刹那间,章武城门轰然洞开,三千汉军如猛虎出山,直扑城下黄巾军。

黄巾军工兵和先登部队猝不及防,被打得晕头转向。

但黄巾军训练有素,阵型并未大乱,盾牌兵迅速向前,死死抵住汉军攻击。

赵云见势,横枪立马,一马当先冲向城下。

几个呼吸间,他已冲入章武军阵中,长枪如电,所到之处,汉军纷纷倒下。

见主将出击,黄巾军前军迅速压上。

当章武军欲后退回城时,赵云纵马一跃,挡住退路,恰似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他于城门前左冲右突,人马一体,长枪翻飞,进退自如。

片刻后,黄巾军前军赶到,将章武军困在城门前,使其腹背受敌。

军司马见大势已去,仰天长叹,拔剑自刎。

主将一死,章武军非但没有士气低落,反而愈发激昂,誓死抵抗。

赵云见状大怒,纵马与骑兵会合,往来冲击,将试图聚集的章武军一次次冲散。

不知来回多少次,直到城门前再无站立之人,赵云才勒住缰绳。

他甩了甩沾满鲜血的枪杆,踏过满地尸体,神色凝重地迈向章武城。

入城之后,赵云看到众多百姓跪在街头,为幸存的章武军求情。

赵云回首,望着身后堆积如山的尸体,心一横,挥手下令:

“全军进城,一个敌军都不留!”

百姓和剩余守卒见赵云不肯饶恕,一同冲了上来,欲与赵云拼命。

赵云怒极反笑:

“尔等冥顽不灵,竟还想再诓骗于我,吃我一枪!”

言罢,他再度率军冲锋。

几个回合下来,章武军及拥护他们的百姓死伤惨重。

少数人趁乱逃入巷道或民宅,黄巾军如恶犬逐兔,紧追不舍,但凡有收留者,一并诛杀。

从黄昏至夜幕深沉,章武城内血流成河,血腥味弥漫在每一寸空气中,这场惨烈的杀伐才渐渐平息。

鸡鸣时分,章武城门骤开,两骑斥候如离弦之箭,分持军情急报,一封赴浮阳,另一封奔南皮。

越明日,张旸正于军营巡弋,忽得军报。

展黄纸观之,面上笑意渐浓,脚下步伐亦改。

俄而,行至校场,拾级登上高台,目光如炬,向台下高声传令:

“众兄弟!章武、浮阳已为夏侯渠帅、赵渠帅克定,今渤海全境,尽入我军囊中!”

台下黄巾军士卒闻此捷报,皆振臂高呼: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鼓噪喧天,士气如虹,群情激奋,士卒们相互拥抱,难掩喜悦。

张旸见状,双手高举,示意众人安静,而后朗声道:

“今日,特准全军休假半日。诸位于此稍作整顿,今夜我军将设篝火晚宴,以庆大捷。再者,三日后,欲卸甲归田的兄弟便可回归乡里,以耕织之力,为黄天伟业添砖加瓦。在此,吾先预祝诸位,往后皆得黄天庇佑!”

此言一出,台下欢呼雷动,黄巾军士卒的欣喜之情愈发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