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欺我大禹无人
- 从六扇门到锦衣卫,皇帝见我都发抖
- 一笔荒芜
- 2031字
- 2025-03-19 15:19:25
刀锋周围的空间开始扭曲,隐约出现一道道细微的裂缝,仿佛要将周围的一切都吞噬进去。
姬清秋的脸色微微一变,她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奇怪的景象。
“此刀……当真能镇压煞气?”
姬清秋只是简单感应,便发现了镇煞魔刀与其他宝物神兵的不同。
谢必安收回真气,魔刀的光芒缓缓黯淡。
刀锋周围的空间恢复如常,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般。
谢必安将魔刀双手呈上。
“此刀名为镇煞魔刀,乃臣从波斯神物中所得。虽不知其来历,但确实具有压制煞气,吞噬魔气的功效。”
“臣怀疑,波斯国王利用龙脉唤醒‘神物’,或许与魔气有关。还请陛下明鉴!”
姬清秋接过魔刀,仔细端详。
刀身上的纹路与宝石散发出的气息,都让她感到十分好奇。
她尝试将体内的真气注入魔刀,却发现魔刀对她的真气毫无反应。
与谢必安演示的截然不同,这让女帝十分费解。
“这等神物,确实罕见。不过你说的这些只是猜测,如果贸然兴兵动众……”
姬清秋没有将话说完,她在暗示自己的难处。
贸然用兵绝对不可取,甚至会引发动乱。
“回禀陛下,如果臣所料不错,恐怕这几日皇城将出现更多问题。”
谢必安也暗示龙脉不会就此作罢,必须提前有所动作。
姬清秋自然明白谢必安说的“问题”是什么,只是她需要时间来思考对策。
这已经不能单纯地看作内部隐患了。
如今波斯力量的参与让事态更为复杂,甚至会牵动天下,绝不能鲁莽做决定。
就在这时,一位内侍急匆匆地走进御书房,跪倒在地。
“启禀陛下,六部尚书求见,说有紧急军情禀报!”
内侍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显然发生了什么大事。
姬清秋眉头一皱,她心中隐隐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宣!”
她当即命令,不再纠结谢必安之前的提议。
很快,六部尚书鱼贯而入。
他们一个个神色匆匆,面带焦虑。
“启禀陛下,西北边境传来急报,一支打着波斯旗号的军队突然出现,正向我大禹边境进发!”
兵部尚书率先开口,声音洪亮。
他手中的急报微微颤抖。
此言一出,御书房内顿时一片哗然。
姬清秋的脸色骤然一变,波斯竟然真的敢入侵大禹!
谢必安也很震惊,他还是低估了波斯的图谋。
姬清秋当机立断,命六部尚书商议对策,同时派人传唤朝中大臣。
整个大禹皇都,因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而陷入一片紧张的气氛之中。
大臣们纷纷进宫,聚集在御书房外等候召见。
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议论纷纷,猜测着波斯此举的用意。
“波斯与我大禹远隔万里,向来井水不犯河水,为何突然出兵?”
“莫非是与那龙脉异动有关?”
“那柄镇煞魔刀,究竟是何来历?竟能引得波斯如此大动干戈?”
这些人都听到了风声,纷纷猜测谢必安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也有一些大臣,对谢必安呈上的证据表示怀疑。
其中不乏对六扇门不满的声音。
“哼,区区一封密信,几块破石头,就想让我们相信波斯人要颠覆我大禹?未免太过儿戏!”
“依我看,这分明是六扇门为了邀功,故意夸大其词!”
“那镇煞魔刀,说不定就是谢必安从哪里弄来的妖物,用来迷惑陛下的!”
御书房内,气氛同样凝重。
姬清秋高坐龙椅之上,脸色阴沉得可怕。
六部尚书跪在下方,正在汇报军情。
波斯军队来势汹汹,人数众多,且装备精良。
为首的将领更是一位神秘的黑袍人,自称波斯国师,实力深不可测。
大禹边境的守军虽然奋力抵抗,但却节节败退。
情况十分危急,已经有多处城镇失守。
若不尽快采取行动,恐怕整个西北边境都将沦陷。
听完六部尚书的汇报,姬清秋心中怒火中烧。
她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巨大的力量让整个御书房都为之一震。
“好一个波斯!竟敢如此欺我大禹无人!”
她环视群臣,目光如炬。
“诸位爱卿,可有退敌良策?”
御书房内一片寂静,大臣们面面相觑,无人敢轻易开口。
波斯军队来势汹汹,实力强大,且有备而来。
大禹虽然国力强盛,但仓促之间想要组织起有效的反击,也并非易事。
更何况,对方还打着波斯国师的旗号,这让许多大臣都心生忌惮。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查明波斯此举的真实意图。”
一位老臣上前一步,拱手说道。
“若只是为了镇煞魔刀,大可不必如此大动干戈。其中恐怕另有隐情。”
“王大人所言极是。”
另一位大臣附和道。
“臣建议,先派遣使臣与波斯交涉,探明其底细。若能和平解决,自然是最好不过。”
“不可!”
兵部尚书立刻反驳。
“波斯军队已入侵我大禹领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若此时派遣使臣,岂不是示弱于敌?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那依李大人之见,该当如何?”
“自然是出兵迎敌!将那些胆敢入侵我大禹的贼人,统统赶出去!”
“李大人莫非忘了,那波斯国师实力深不可测,连边境守军都难以抵挡。贸然出兵,恐怕会损失惨重。”
“那也不能坐以待毙!难道要眼睁睁看着波斯军队在我大禹境内横行?”
御书房内,大臣们争论不休,各执一词。
有人主张议和,有人主张出兵,一时间难以达成统一意见。
姬清秋看着争吵不休的群臣,眉头紧锁。
她心中清楚,议和绝无可能。
波斯国王既然敢派兵入侵,必然是有恃无恐,不会轻易退兵。
但若贸然出兵,胜算也并不大。
毕竟,对方有一位实力深不可测的波斯国师坐镇。
必须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既能击退波斯军队,又能避免大禹遭受重大损失。
就在这时,谢必安上前一步,打破了僵局。
“陛下,臣有一计,或许可解眼下之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