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收购国营大厂

王老板坐在台下,看着这场拍卖会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知道,这场拍卖会的成功,不仅得益于那些珍贵的文物本身,更得益于周正阳等人的精心筹备与运作。

而他和周正阳知道,一场通过拍卖会抓捕盗卖文物的行动已经悄然布局。

这些买家里潜藏着不少靠盗卖文物起家的犯罪分子,想要识破他们,只有借助警局的力量。

随着文物被一个个拍卖掉,有些离场的人已经被警局的人盯上,没走多远就被抓获。

而此时的苏菲呢,她正远在米旗国,与朋友一起忙碌着卖酒的事情。

那些藏酒一经推出,便迅速引起了轰动。

不少品酒师和收藏家纷纷前来品尝购买,价格更是一路飙升。

“苏菲,你的这些酒真是太棒了!”朋友兴奋地告诉苏菲,“价格已经远远超过了五百美刀一瓶!看来,你这次真的要赚大发了!”

苏菲闻言,心中不禁暗自得意。

她知道,这些酒不仅品质上乘,更承载着龙国的文化与历史。

如今能够受到如此追捧,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苏菲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的本心。

她将卖酒所得全部款项,按照周正阳的意思,打入了她父亲的账户。

同时,她还设定了限额领取的规则,以确保父亲能够维持生计,但又不至于因为贪婪而再次陷入贩卖文物的泥潭。

“爸爸,我希望你能用这笔钱好好生活。”苏菲在心中默默祈祷着,“不要再做那些违法的事情了。

我希望你能明白,真正的财富不是金钱和地位,而是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几个月过去了,苏菲在米旗国的事情处理完毕后,终于踏上了返回龙国的旅程。

当她再次站在周正阳面前时,两人都激动得几乎要哭出来。

“苏菲,你终于回来了!”周正阳紧紧拥抱着苏菲,仿佛要将这段时间的思念全部倾泻而出。

苏菲也紧紧回拥着他,眼中闪烁着泪光:“是的,我回来了,永远不分开了。”

“你知道你的那些文物卖了多少钱?”

黄阿莲神秘一笑,问道。

“让我猜猜,嗯,这个数……”她伸出一巴掌。

“到底是多少?”黄阿莲知道她在盲猜。

“五千万,最少了!”

“NO!再高点!”吕梦岚伸出一根指头摇摇。

“五个小目标!”苏菲有些颤抖了。

“再高点!”周正阳鼓励她。

“那,就是五十个小目标了!”

“对,差不多这个数,才一部分,还有大概一半没出手呢!”

“啊?这么多?”苏菲懵了,她这是捅漏了聚宝盆了吗?这么多。

“没错,这是存折,都在里面了,你自己看看。”周正阳将存折交给了她。

“你拿着吧,我还没付你酒款呢!”

“酒款才二千多万,我已经扣除了,这些都是你的。”

周正阳拿出六十万给李援朝和郑桐,蒋碧云三人发了奖金。

三人很高兴,一人二十万,已经知足了。

在那个年代二十多万可以盘下一座千人工厂了。

三人已经开始收购那些一直靠国家输血过日子的亏损工厂。

剩下一千四十万又交给了黄阿莲和吕梦岚,由她们共同掌管。

苏菲拿着沉甸甸的存折,心中五味杂陈。

她从未想过,自己的一场异国卖酒之旅,竟能带来如此巨大的经济回报。

这笔钱,不仅仅是数字,更是她改变命运、重启商业帝国的开始。

“正阳,你说我们该用这些钱做些什么?”

苏菲的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龙国工业复兴的曙光。

她相信周正阳的商业眼光,急切想要他带领她走向辉煌。

周正阳微微一笑,目光深邃:“苏菲,你可知这八十年代,正是改革的春风初拂大地之时?无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也有许多老厂,因体制僵化、技术落后而陷入困境。”

“我们,就是要做那股清流,用这笔钱,盘活那些沉睡的老企业,让它们焕发新生。”

“不谋而合啊!”苏菲兴奋地拍了拍手,“我在米旗国时,注意到那边对高科技产品和精密制造的需求日益增长。”

“我想,我们可以从这方面入手,收购或参股一些有潜力的企业,特别是那些拥有技术底蕴但缺乏资金的国营大厂。”

“哈哈,看来咱俩真是心有灵犀。”

周正阳赞许地点点头,“我已经让李援朝他们开始行动了,目标就是四九城那些濒临倒闭的工厂。”

“特别是那些曾经辉煌一时,却因种种原因没落的老牌企业,它们的技术和人才储备,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说到此处,两人相视一笑,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这场工业复兴大戏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接下来的日子里,苏菲和周正阳带领着他们的团队,如同一群勇敢的探险家,穿梭于四九城的各大工厂之间。

他们不仅考察企业的现状,更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力求找到那些真正值得拯救的“明珠”。

“这家纺织厂,曾是龙国纺织业的骄傲,生产的布料远销海外。”

苏菲站在一座略显破旧的厂房前,眼中满是惋惜,“可惜,现在只剩下这些老旧的机器和满地的灰尘。”

“但正是这些老机器,见证了龙国工业的历史。”

周正阳轻抚着一台锈迹斑斑的织布机,“只要我们注入资金,引进新技术,它定能再次织出绚烂的篇章。”

于是,他们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谈判与收购工作。

过程中,不乏有种种困难与挑战,比如某些工厂的职工对新东家的不信任,或是地方政府出于各种考虑的阻挠。

但苏菲和周正阳凭借着他们的智慧与诚意,一一化解,最终成功拿下了一家家企业的控股权或参股权。

“听说了吗?那个年轻的苏老板和周正阳,要把咱们厂给救了!”

消息像长了翅膀,迅速在各大工厂间传开,职工们的脸上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

“真的吗?那咱们以后不用再担心失业了?”一位老工人激动地拉着同伴的手,眼眶泛红。

“不仅如此,听说他们还要引进新技术,提高咱们的待遇呢!”另一位工人兴奋地说着,仿佛已经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在苏菲和周正阳的带领下,这些老企业逐渐焕发了生机。

他们不仅保留了原有的技术精髓,还大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使得产品质量大幅提升,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一时间,这些曾经默默无闻的工厂,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看,这就是我们的成果!”周正阳站在一座现代化厂房前,自豪地向苏菲展示,“从濒临倒闭到如今的生机勃勃,只用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

随着企业的复兴,职工们的收入也水涨船高,生活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昔日的亏损大户,如今成了纳税大户,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听说了吗?那个苏菲和周正阳,不仅救活了工厂,还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复兴呢!”人们在茶余饭后,总爱谈论起这对年轻的创业者。

而王老板得到这个消息后欣地笑了。

“王老板,您这局棋下得好啊!”助理小张兴奋地说道。

“那是正阳有远见,他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