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站在你身后的,是幽州军队!

思路畅通后,程立战后行事的想法即便不提,典沐也明白。

先打,打了再说!

如果打赢,占据资源丰富的冀州和战兵尽出的幽州,等诸侯反应过来时他就可以爆上二十万战兵,有了可战之力,面对天下围攻都不怕,甚至还有机会将诸侯打残。

这样一来,遗诏的作用就很明显了,能快速安定民心,让冀州百姓的抗拒不会过大。

即使打输了,也能靠遗诏安定后方,狠狠回一大口血,不至于把自己搞废。

不管怎样,都是稳赚不赔!

想明白后,典沐问道:

“依仲德所言,这并州之地又是如何?”

现在的并州是刘虞在管理,那地方,不休整个十年八年,连入场的资格都没有,按理来说是不足为虑的,但程立既然提到了并州,那就必然有他没考虑到的地方。

程立略加思索,道:

“并州南部由刘虞占据,不成大器,但是,并州北部还有诸多异族。”

说到这里,程立便止住了话题,他觉得以典沐的能力能够看出其中深意。

“袁本初绝不可能引外族入关,仲德此言差矣!”

典沐断然否定,摇头道。

勾引外族入境这种行为是绝对不受世人待见的,只要做了就是自绝后路。

世人唾弃,臣下离心,这种行为别说做,想都别想!

更何况,在整个汉末风云史里,外族都是被诸侯刷名望的工具,袁绍那么要脸,就更不可能这么做。

“袁绍确实不会引外族入关,但这不代表不会派人以协助刘虞为名,借此吸收一部分外族为兵。”

既然知道典沐不会因为言语论罪,程立自然是畅所欲言,将自己的想法道出,又道:

“有密探称,袁绍外甥高干已经入了太原,与太原王氏相见甚欢,其中居心显而易见!”

闻言,众人皆是一惊,细想之下对程立的猜想皆是颇为认同。

引外族寇境会受到唾弃,但收拢部分作为兵卒却不会,反正是作为刀兵,并不会重用。

这是诸侯之间的默认规则!

典沐知晓,却无可奈何,并州之地局势错乱,人人皆有防护,所派暗子入内打探消息尚可,行刺杀之事就太过为难了。

听完程立的分析,典沐心中对并州局势有了考量,转而又想到戏志才的想法,便问道:

“志才所言明岁初春行事又是为何?”

戏志才道:“初春之时冰雪消融,道路可通,那时举事可借机颁下求贤令,如此既不会受到太多阻碍,时间也足够练兵。”

稍作停顿,他又补充道:“只是我未料到程君之言,此乃我之失责。”

典沐闻言明了,遂环顾四周道:

“既如此,便依仲德之谋行事,劳烦志才代笔!”

刚起身准备告辞的戏志才闻言脸色一苦,但仍是应了下来。

典沐再看向程立:

“一事不劳二主,仲德既然对邬堡一事有所考量,还须你出马,事若办成,自有厚赏。”

程立施然应下:

“君有命,立当相从!”

不知想到什么,典沐欲言又止了一会,咬牙道:

“仲德先生行事还望以正谋为之,莫要坏我名声!”

典沐不担心程立不尽力,只怕其行事过于激进,毁掉他好不容易建立的形象。

形象一旦毁掉,再想重建便难上加难。

程立垂头思索片刻,还是颔首应下:“唯!”

两人都安排好后,典沐又看向翘首以盼的阎象,笑道:

“福康一向秉公行事,既如此,不如代我出行,以安民心?”

阎象应下。

眼看再无其他事宜,众人便起身离去,去处理各自事情,典沐看天色尚早,又无他事,索性将遗诏收好,乐呵呵的去往内院。

……

程立行事极为迅速,典沐担心之余还派了五百甲兵护从,在威逼利诱之下不过三日便拆掉了十余座邬堡。

与典沐交好的豪强不用多说,得到消息后便自行铲除了邬堡,以此表明忠心。

对待他们,典沐自然不会做绝,财物不动,以利益换取到了部分隐户。

而关系一般的豪强不不愿,但窝就在那里,又不想跑,便没有过多理会。

等程立带着甲兵找上门来,他们才意识到典沐铲除邬堡之心有多么坚定,但披甲的兵马在旁,他们不敢多言,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邬堡被拆,里面的财物人口被收缴。

精明者借机与府衙搭上关系,贪婪者派人前往府衙质问或控诉,愚钝者携家带口逃离幽州,想要另投他处。

或者说,寻求帮助。

当然,质问和控诉典沐以汉律全部打回,并将拆除邬堡的告文公示于民,摆明了是要铲除异己,整顿幽州。

随后以阎象暂为督邮,马不解鞍的奔走各乡县,行安顺民心之举。

同时,为了防止豪强狗急跳墙,鼓动当地百姓暴乱,典沐又以军中将校为将,亲兵为督军,派军队前往各县镇守。

其中不仅是为了震慑宵小,避免有人从中作乱,还有保护阎象安全,宣扬实力之意。

随后又调令各地县兵至郡城,借此扩张兵马,也能削弱地方战力。

临行前,典沐放下了手中事宜来送阎象。

刚至城外,阎象回身问道:“明公,据我所知,各地县官皆为当地豪强,这种伤及豪强的政令施行必然有人施难,我当如何?”

典沐略加沉吟,道:

“如遇县官从中作梗,你可以暂且收住,先安抚百姓,将作乱县官记录下来,我自有安排,如果有人欲加谋害,可调动军队镇压。”

阎象应下,又问:

“如若豪强执意逃离,又待如何?”

豪强挪窝没有触及律法,强行阻拦只会污了典沐名声,但是任其离开又损害了州郡利益,这才是他担忧的地方。

典沐沉吟片刻,道:“若他们执意离开,可登记姓名人口后放行,但佃农必须留下,财产不动,田产充公。此家豪强从此在幽州除名,其族人不得担任我麾下官吏,亦不得入幽州经商。”

“切记,你身后站着的,是幽州军队,是幽州牧守!”

阎象点头应下,轻笑道:

“我记下了,明公,回见,请回吧!”

说罢,他便翻身上马,带着名下官吏绝尘而去,只留下典沐在原地静静的看着他的背影,久久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