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苏州林家

侯俊找自己有好事,让郑阳觉得很不寻常,他想到了昨夜的场景。

“却不知是何好事?莫非是百户大人有什么差遣?”郑阳问道,心里却是存着戒心。

却见这校尉笑了笑,随后便从怀中的拿出一个布包,然后递给了郑阳。

“百户大人说了,郑兄你们从京里过来,千里迢迢着实辛苦,这是他的一点儿心意!”

郑阳顿时愣了,他没想到会是这种事,难怪这厮会说是好事。

这算是给我的封口费?还是说收买?

“这是单给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弟兄都有?”

这个问题必须要问清楚,如果大家都拿他就得拿,如果只是给他一个人拿钱,那他可就得推辞一番了。

“郑兄弟,自然是所有弟兄都有,只不过别人是二十两,你这是五十两!”

五十两银子,等于郑阳一年半工资,如此赠与已算极为丰厚。

上官门怕是不少于百两,赵千户那边也少不了孝敬,再加上昨晚酒席和美女。

郑阳粗略估算了下,此番这位侯百户搞接待,至少得要一千二三百两。

如此耗费,姓侯的可真有钱……郑阳心中咋舌。

但他换个角度一想,这侯俊在地方上收的好处多,平日耀武扬威花钱的地方少,拿个千把两银子貌似也不算大事。

“百户大人说了,聊表心意而已,请郑兄弟不要嫌弃!”

人家话都已说到这份儿上,郑阳也就不好再推辞了。

“这……如此,在下就不好意思了!”

接过沉甸甸的银子,郑阳拱手道:“不知百户大人在何处,卑职总得去道谢才是。”

“百户大人他……和赵千户在一起,怕是……怕是不太方便。”

微微点头后,郑阳方答道:“明白……在下明白,那就下次再道谢了。”

这二人随即告辞,郑阳则是返回居住的院子,便看见校尉们个个喜笑颜开,显然是领了银子高兴。

当他返回屋子,就见到英莲已换好衣服,且已把屋子收得很规整。

英莲是个好姑娘,想起昨晚的冲动之举,郑阳心中还是有些。

无论人家是否情愿,他这样做还是过分了些……

见英莲还在忙碌,郑阳把东西搁在桌上,便叫了英莲过来吃早饭。

“没事吧?”

他虽未明言哪里没事,英莲却是自行体悟到了,然后颇为羞涩的点了点头。

在她吃饭时,便看见摆在桌上的袋子,遂问道:“郑爷,这是何物?”

“银子,帮我收起来。”

“哦!”

英莲遂伸手去拿,却不料袋子沉得很,猜测至少有四五十两。

这么多的银子从何处来,郑阳没说英莲也没问,毕竟对她来说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么多银子郑阳都交给她管,这表明了对她的极度信任。

当英莲一边吃饭,一边扒开袋子看里面银子时,郑阳却是独自坐在屋门处,抬头看着湛蓝天空。

过去的十来天里,郑阳总会盯着天空出神,一看就是心里装着什么,英莲虽好奇却多问。

如今和郑阳相处日久,尤其昨夜发生了那一档子事,便让英莲与他亲近了许多,所以她便开口问了出来。

“郑爷,你有心事?”

郑阳确实有心事,他在想着前世的亲人,尤其是自己的父母。

好在他是家中老三,前面还有两个工作不错的姐姐,倒也不怕父母晚景凄凉。

但是,这些话他不可能对外说,于是也就只能是一声长叹。

“没事,只是想家了!”

“郑爷办完了差事,就可以回家了……”

嘴上这样说着,英莲心中却苦得很,只因她连家都找不到。

察觉到英莲的异样,郑阳便问道:“英莲,到时候你可愿随我一道回京城?”

他这问的当然是废话,但也正式向英莲发出了邀请,让后者对自己的人生路有个选择。

如果英莲不愿一起去,郑阳也会把她在金陵安顿妥当。

“我愿意,只怕……郑爷嫌我蠢笨!”说到最后时,英莲又低下了头。

她不但缺乏安全感,而且还缺一点自信。

郑阳起身,走到英莲旁边坐下,随后就拉起她的手,说道:“怎么会……天下可少有你这般聪慧的女子。”

随后,二人便是一阵你侬我侬,屋内气氛旖旎而饱含温情。

与此同时,远在苏州城北的林家,此刻则是父女重逢,一片喜不自胜之情。

细问女儿近况后,林如海方让女儿下去休息,然后便与贾琏攀谈起来。

端着茶杯,林如海平静问道:“我身体虽是抱恙,然无大碍……何故将玉儿送回?”

说话时,他还忍不住咳了几声,想来并不如他所言那般,只是身体抱恙。

“这个……父亲和二叔说,姑父抱病在身无人照料,所以让林妹妹回来探看,以全孝道。”

“两位兄长着实想得周到,只是京城距此远隔千里,来往实在不便……辛苦你了!”

被长辈道谢,贾琏哪里还敢坐着,连忙齐声行礼道:“这都是侄儿的本分,只是路上没照顾好林妹妹,害得她又惹了风寒……还请姑父治罪。”

林如海当即抬手,示意贾琏不必自责,他知道女儿的情况,能安然送回苏州,就已经不容易了。

接下来,林如海又问了京里老太太,顺道聊起了贾家一些琐事,最后话题辗转聊到了薛家。

“所以薛家拿了银子,就把人从锦衣卫捞出来了?”林如海诧异问道。

他在苏州,和应天隔着老远,消息闭塞比较正常。

贾琏答道:“正是,只是他着实吓得不轻,回来就大病了一场,到现在都没恢复……”

随后他接着说道:“也是奇怪,薛家老大明明没受刑,不过是看了锦衣卫杀人,就被吓得神神叨叨,成日喊什么人头、血、肠子……”

林如海神色略有不悦,便听他道:“我虽在苏扬二地,对薛家的事也有所耳闻,那薛蟠恃强凌弱之事,我也听人谈起过。”

“似这等外强中干,色厉内荏之辈,稍遇风险便原形毕露,因此而一蹶不振……何足怪哉!”

作为官场上的一员,林如海谈不上嫉恶如仇,对薛蟠这等纨绔子弟却厌烦无比。

此刻,贾琏心中没来由感到尴尬,虽然此刻林姑父骂的是薛蟠。

为避免难堪,贾琏随即转移了话题。

“姑父,我看有人收拾行装,你这是要去哪儿?”

深深看了贾琏一眼,林如海笑着说道:“北镇抚司的缇骑到了,三日前传来指令,让我回扬州盐院待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