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村头的小混混刘玄德,诸葛亮就显得十分有状元相了
诸葛亮穿越而来到后世,自是也被灌输了九百年的历史,在了解到大汉被司马家灭了之后,他的内心之中虽说也是起了一股子浓郁的悲愤,但若是细究,相较于悲愤,更多的.........却是洒脱......或者用后世的话来说,是意满离?
刘禅没有妄自菲薄,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也为匡扶幼主竭尽了全力,伯约虽说行事有所不妥,但那最后的离间计用来给四百年煌煌炎汉的国祚进行收尾也已是足够了。
相较于刘备纠结于天命归属,诸葛亮还是更看重人为。
虽说益州自古以来就便是天府之国,都江堰灌溉了万亩良田,但毕竟也只是一州,相较于中原来说,还是太弱了,太过疲敝了。
自老刘在白帝躺板板之后,即便重来一百次,能再造大汉的次数也是少之又少。
实在是太难了!
况且,对比后世南北各类奇葩皇帝你方唱罢我复登场的妖魔乱舞,咱们阿斗还算是乖的了,可以说得上算是一名合格的守成之君了。
我笑那司马无德,司马不忠,笑那伏惟司马以孝治天下!
因此,诸葛亮来了大宋之后,活得很坦荡,在工艺技术、书法诗词等方面,一经接触就充分发现了其中所蕴含的宝贵财富。
从蜀汉灭亡到此间,经过了863年,刘备看到的是百姓妻离子散,是神州陆沉,是历史的轮回。
而诸葛亮,则在历史相似的韵脚之下,不只看到了悲苦,更还是读到了灿烂的旋律。
雕版印刷、火药、高炉炼铁.......诸如此类在他那个时代可以算是逆天改命的发明,像是扎了堆一般汇集于这个时代。
若是雕版印刷在当时就能普及,那些依靠垄断经文典籍传承垄断话语权的世家大族,早就烟消云散了。
毫不夸张的说,历史之文化,历经数千载之演进,万里蹀躞,造极于此!
抛开军事不谈,对,先抛开......即便金人就在不远处了,这也是前所未有的盛世,不朽之盛世。
说到底,刘备相较于诸葛亮,还是吃了读书少的亏。
“诸葛兄,你莫不是要去当工匠?整日见你拿着一本《营造法式》魂不守舍的.....再这样下去,完成不了小种太尉的军械要求,怕是要饿肚子了。”
沈墨起身,看着已经被诸葛亮吃得锃亮锅碗无奈一笑,唤来下人将之收去。
“我是懂了,为何小种太尉遣你来我这,他是怕你把他的军粮全吃光呀!”沈墨亲自为诸葛亮点了一杯茶水,挖苦道。
“沈兄好手艺呀!”看着沈墨那令人眼花缭乱的手艺,诸葛亮发自内心赞叹,选择避开了那令人尴尬的话题。
这事还要追溯到先前诸葛亮刚被种师中捞起来的时候,诸葛亮在道谢了种师中的救命之恩之后,问的第一句,就是有没有吃的。
之后,种老将军和士英二人,就见识了什么叫做真正的饿死鬼投胎,诸葛亮在连吃了两只鸡、三碗面、以及各式各样的小吃之后,才终于放下了碗筷,算得上是吃饱了。
这倒也不怪诸葛亮,穿越而来的他,相较于五丈原时的气若悬丝,身体年龄反倒是变年轻了,是当年与刘备在草庐中初见的年岁,一样的27岁。
或许是被司马懿下了“食少而事烦,其能久乎”的恶毒诅咒,当下的诸葛亮,饭量甚至比27岁的自己更大了!
所以,敬爱的诸葛丞相,为了伙食能有着落,在这个时代也是经过了一番颠簸的。
甚至,诸葛亮还在想,要不等自己帮种师中把金人的事解决,还了恩之后,就收拾行囊直接去成都,给刘备扫墓之余,也在武侯祠门前支个摊子,扮作诸葛亮混口饭吃,听说武侯祠的香火不少的哩!
况且,之前受沈墨之邀到勾栏瓦舍之中听剧,也见到喜欢听《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的人不少,可谓是人满为患,这么看,说书也是条路子。
到时候在老刘坟头,摆个棚子,他就说汉末,就说三顾茅庐,就说赤壁借东风,就说关云长义释华容道....嗯....故事太多,还得编录一个集合,就叫《三国演义》吧!
不管怎么说,无论是靠脑子,还是出力气,他诸葛亮在这个时代终归还是有一口饭吃的。
....................
就在此时,真定府数十里之外,
金军正在前行。
“报!”
一名斥候从远处驰骋而来,止行,翻身下马,抱拳单膝跪地。
“禀四太子,宋人出城了!正在前方列阵求战!”
“这长白山神要把泼天的功劳赐给四太子呀!”
听到斥候的消息,赤盏辉神色一喜,对着金兀术恭敬说道。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完颜宗望不在,这支军队的统帅就是完颜宗弼了。
“全军缓速前进!”完颜宗弼略一扬手,便欲下达指令。“把斥候都洒出去,宋人居然敢主动求战?说不得有诈。”
“是!”赤盏辉亲自带人下去传令。
见赤盏辉疾驰而去,完颜宗弼也是减缓了速度,独自坐在马背上慢悠悠晃荡,可过了半响,其眉头却又是一皱,恍然大悟,没来由地伸手扇了自己一巴掌。
“俺真是被宋人吓傻了!”
这偌大的平原,又非山谷密林,宋人又能在哪里设伏?
甚至,即便真设伏了又如何?届时让铁浮屠冲一冲,不也皆成土鸡瓦狗了?
想到此,兀术再度唤来斥候,高声言道:“让骑兵去两翼聚集,步兵中军列阵,待赤盏辉回来,便让中军直接杀向宋军。”
“是!”四五个斥候再度奔驰而去。
经典战术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好用,在大平原上进行野战,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弯弯绕绕。
中军两阵相接,拐子马突袭绕后,锤砧战术一击而定,正所谓以正和,以奇胜,不外乎于此。
其实自从有了马镫被发明,重甲骑兵登上历史舞台以来,与之相关的战术早就在历代大家手中被玩烂了,最实用的也就是深合兵家思想的锤砧战术了。
只是,战术谁都知道,但实操起来却是天差地别。
因为什么时候派出骑兵、如何保证中军稳固,诸如此类的繁琐细节才是最能考察检验将帅指挥水平的,也是决定锤子能不能砸到砧上的关键。
“若是取了真定府,待到秋日,俺便可不跟二哥,独自领军南下了。”
望着骑兵策动而生的滚滚烟尘,金兀术说出了自己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