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3.少年英才霍去病横空出世

一个月后,卫青再次从定襄出兵,汉军斩杀匈奴一万余人。但右将军苏建和前将军赵信率领的三千骑兵,单独遇上单于的大军,苦战一天,终因寡不敌众,眼看就要全军覆没。赵信原本是匈奴人,后来投降汉朝,被封为翕侯,看形势危急,加上匈奴引诱,赵信就率剩下的800骑兵投降了,苏建孤身一人,逃回汉军大营。

卫青询问手下官员,该如何处置苏建。议郎周霸说:“自大将军出兵以来,未曾斩杀副将,如今苏建抛弃军队逃回来,可以杀他来显示到将军的威严。”军正闳和长史任安却不赞成,他们说:“兵法上说‘两军对敌,一人难抵十拳’。苏建以数千之兵抵挡单于数万之众,奋战一日有余,士卒死伤殆尽,不失英勇;而他不敢有投降之心,独自归来,不失忠诚。现在若要杀他,会让浴血奋战的将士寒心,今后如果遭逢失败,他们就不敢返回汉朝,所以苏建不能杀。

卫青说:“我有幸以外戚身份在军中任职,不必担心没有威严。周霸劝我杀将树威,误解了我的意思,这样有失人臣应有的本分。即使我有权斩杀将领,也不应以我的地位的尊贵和所受的宠信擅自诛杀将领于境外,还是把苏建交给皇上,让皇上裁决。这样也表明做臣子的不敢专权,不是更稳妥吗?”于是把苏建拘禁起来,送往武帝的行营。卫青身为三军主帅,又是外戚身份,他的一举一动都被很多双眼睛盯着,正是卫青这种谨小慎微,不敢擅专的特点,汉武帝才对卫青毫无猜忌。

而这一年,霍去病崛起,受封为列侯。

霍去病也是私生子,是卫青的二姐卫少儿与平阳县吏霍仲孺私通所生。霍仲孺当差期满,回到平阳县,与在长安平阳侯家的卫少儿失去联系。因此,霍去病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直到成为骠骑将军后,才与父亲相认。霍去病两岁时,姨母卫子夫入宫受宠,卫氏兴盛,卫少儿得以嫁给了詹事陈掌。后来卫子夫被立为皇后,霍去病因此在年幼时就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外戚家族的一员,过上了上流社会的生活。

霍去病18岁就在宫中担任侍中。霍去病喜欢骑射,两次跟随卫青出征。卫青奉武帝诏命,要挑选一些壮士,于是他任命霍去病为剽姚校尉,拨给他一批善战的士兵。年轻无畏的霍去病率领800轻骑兵冲锋在前,把大部队远远甩在了后面,他们长途奔袭数百里,直捣匈奴巢穴,作战十分勇猛,立下了不少军功。武帝大喜,下诏说:“剽姚校尉霍去病斩杀俘虏匈奴2028人,俘虏匈奴相国、当户,斩杀单于祖父辈的籍若侯产,俘虏单于叔父罗姑比。两次出征,功盖全军,以2500户封霍去病为冠军侯。”18岁的霍去病获得了这样高的荣誉,可见他的少年英才和武帝对他的喜爱程度。

而卫青这一次出征,因为损失两位将军,赵信又叛变,建功不多,没有得到封赏。苏建被送往行营,武帝没有杀他,苏建花钱赎罪,贬为平民。武帝赏赐卫青1000金,当时王夫人正受到天子的宠幸,方士宁乘劝卫青说:“将军功劳不是很多,却享受万户食邑,三个儿子也受封为列侯,这是因为皇后的缘故。现在王夫人正得宠,而王夫人的亲属并不富裕。将军何不拿出皇帝赏赐的千金为王夫人的母亲祝寿呢。”卫青于是拿出500金为王夫人的母亲祝寿。武帝听说了此事,觉得很奇怪,卫青便把宁乘劝他的事说了,武帝于是任命宁乘为东海都尉。卫青一向谦和退让,靠柔和讨武帝喜欢,在这件事上的处理就是如此,作为皇后的弟弟却去讨好现任宠妾,他的态度低到了尘埃里。

与卫青的小心谨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横空出世的少年英才霍去病,他不按套路出牌的战术,充满新意的战法、崇尚进攻的风格,让汉武帝眼前一亮。武帝当然不会埋没霍去病的才能,元朔二年春天,武帝任命20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领一万精锐骑兵从陇西出兵,大获全胜,再次建立功勋。武帝在嘉奖公告中详述战绩如下:“骠骑将军率领大军翻越乌戾山,征讨速濮部落,渡过狐奴河,跨越五个匈奴王国,将缴获的敌人辎重、俘虏、投降的部众置于身后,直捣敌寇巢穴,几乎擒获匈奴单于的儿子。霍去病转战六天,越过焉支山一千多里,在皋兰山下斩杀折兰王、卢侯王,强敌在汉军面前纷纷瓦解,活捉了浑邪王之子及其相国、都尉,斩杀匈奴8960人,缴获了休屠王的祭天金人,加封霍去病食邑2200户。”这是霍去病第三次出击匈奴,也是他独立統兵的开始,年轻的骠骑将军在战场上速度快,冲击猛,作战利落,战果骄人。

霍去病的年轻与英勇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当时的西汉王朝:蓬勃、张扬、笑傲天下,那他是怎么创造一个又一个神话的呢?请听下回分解。